看完这个你还向往世家门阀吗?

吴聊的历史 2024-02-02 22:07:06

说起门阀士族,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唐朝的五姓七望或者关陇世家,那个时候时代如果喊出一句我乃“范阳卢氏某某某”或者“清河崔氏某某某”,有种武侠小说里面那种自报名号的大侠的威风,确实让人有些向往。

但要说门阀世家最威风的时期,那还得往前推一推,毕竟经过隋唐两朝打击后的世家,其实更多只是表面风光了,前面的魏晋南北朝,那才是门阀世家的高光时刻。

最开始世家中最庞大的群体就是河北士族,这里的河北不仅仅是指如今的河北省,而是泛指古黄河以北,基本覆盖了如今山河四省的地盘。开篇提到到五姓七望就是河北士族的成员,而关陇世家的发迹,要等到北魏时期的宇文护推动鲜卑汉化才初现雏形。至于后世势力庞大的江南士绅团体,那个时候存在感不高,至于原因,呵呵,中原地区看不起吴越之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世家能在魏晋南北朝发展的这么好,头号功臣就是司马家啊。因为司马懿要想成功发动政变取代曹魏,那必然是需要依靠封官许愿收买人心的,不然跟着谁打工都是打工,为啥要冒着杀头的风险换老板啊!

这种利益上的让步可是实打实的,要是想登基后反悔,前面王莽同学的下场就摆在那。毕竟你骗一个打工人没啥大事,他一怒之下也就只能一怒,但要是欺骗了一群打工人,那他们可是能把老板掀下去的。

西晋这传了两代就不行了,主要就是司马家的三代们搞内讧,搞的太乱了,史称“八王之乱”。这种事在历朝历代也挺常见的,所以也不算太出名,但是王八里面,啊不对,是八王里面有个大聪明。自家人打架他居然叫“外援”,这不是引狼入室嘛,然后司马家就被这些外援赶到南边去了,史称“衣冠南渡”。

河北地区从此就成了这些外援的乐土,匈奴、鲜卑、氐、羌、羯开始争夺西晋这块大蛋糕,中原大地从此进入最分裂最黑暗的时期,史称“五胡乱华”。

如此乱世,对普通老百姓是灾难,但是对门阀世家而言却是天大的机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当时跟着司马家一起南迁的河北士族,可以说是风光无限。毕竟这个时候的皇权已经弱势到了极点,只能依靠这些南迁的世家大族来开拓局面。其中琅琊王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因此迅速做大,不仅压的江左本地士族抬不起头,就连东晋皇权都敢染指,民间直接传出“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当然这些河北士族扩张的同时,江左士族和皇室肯定都是反抗过的,可惜都输了。后来世家大族在东晋继续蓬勃发展,“旧时王谢堂前燕”里面的王和谢都是其中代表。

再说说当时继续留在河北的那些士族,不要问为啥不跟着司马家一起往南跑,哪个时代都少不了要钱不要命的人。河北士族那么多不动产都是带不走的,肯定得有人留下来守家啊,而且分散投资可不是只有现代人才懂的道理。

这些留守的士族肯定不可能是为司马家尽忠,在意的只是自家的财产。所以基本是谁来就降谁,政局稳定时就出仕做官,至于是不是胡人的官根本不重要,反正是官就行。局面动荡时就抢人抢地,老爷们打不过胡人,还打不赢百姓?后世常常有人说孔家世修降表,其实这种家族从魏晋时就有不少。

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老百姓是真的惨,但是世家门阀却过的滋润。什么?你说都是汉人,嗐,管他什么胡人汉人,其实人啊,从来只分“人上人”和“被吃的人”。

0 阅读:9

吴聊的历史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不同的角度再看看历史上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