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10位院士:传奇师生同获荣耀,杰出女院士3年获博士学位

个大老学长 2024-05-07 19:24:33

院士是中国授予科研工作者的最高学术称号。能获得院士称号的,几乎都是各领域的顶尖科研人员,为科技文化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

有些人一想到院士,脑海里可能浮现的是满头银发的老年学者形象,似乎只有这样才能配得上院士的称呼。其实,院士可不是看年龄的,而是看谁的贡献大。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就来看一下最年轻的10位当选院士都是哪些科技精英,其中有一对还是师徒。23年当选的、人气很旺的颜宁院士,并不在这10位之中。因为手工整理,有可能还有其他当选的年轻院士漏掉了,大家自行补充即可。

01

9位当选年龄最小的院士

第一位:卢柯,38岁当选院士

卢柯院士,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38岁。材料科学专家,主要从事金属纳米材料及亚稳材料等研究。本科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在纳米材料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获得过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ISMANAM金质奖章,也是首位担任美国《科学》周刊评审编辑的中国科学家。

除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外,他还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第二位:张亚平,38岁当选院士

张亚平院士,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38岁。分子进化生物学和保护遗传学家,主要从事灵长类、食肉类等一系列动物类群的研究。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学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第三位:支志明,38岁当选院士

支志明院士,出生于中国香港,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38岁。无机化学家,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基础研究。197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1982年香港大学博士学位。

除此之外,他还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成果卓著,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第四位:任咏华,38岁当选院士

任咏华院士,出生于中国香港,师从支志明院士,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38岁。无机化学家,主要从事新的无机发光分子材料和化学传感器配合物设计和合成研究。198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

支志明和任咏华师徒同获中国科学院院士,而且都是38岁当选最年轻的中国院士,一时间被誉为传奇。

第五位:麻生明,40岁当选院士

麻生明院士,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40岁。有机化学家,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研究。198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后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

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第一完成人,一次第二完成人)。

现任复旦大学化学教授。

第六位:潘建伟,41岁当选院士

潘建伟院士,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41岁。

物理学家,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5年获中科大硕士学位,1999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物理博士学位。其在量子信息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现任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

第七位:曹雪涛,41岁当选院士

曹雪涛院士,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年41岁。

医学免疫学专家,主要从事天然免疫与炎症的基础研究、肿瘤免疫治疗应用研究,为中国免疫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0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

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第八位:邓中翰院士,41岁当选院士

邓中翰院士,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年41岁。

微电子学专家。199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1997年取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学博士。担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成功地开发出中国第一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星光中国芯”数字多媒体芯片并打入国际市场,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史文物收藏。星光中国芯工程20年历程,为中国芯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曾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1次,参与1次)。

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

第九位:薛其坤,41岁当选院士

薛其坤院士,材料物理专家,长期从事超薄膜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物理性能研究。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光学系,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凭借拓扑绝缘体研究和在拓扑绝缘体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创新突破,薛其坤获得巴克利奖。这是该奖1953年来首次颁发给中国国籍物理学家。曾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非第一完成人)。

第十位:张希,42岁当选院士

张希院士,高分子化学家,主要从事超分子体系的构筑、调控与功能研究。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42岁。现任吉林大学校长。

02

回顾与建议

这10位当年作为当选院士中最年轻的学者,每个人都有显赫的科研经历,取得过重大科研成果。既有中国完全本土培养的院士,也有留学归来的院士。不管来自何方,为中国科技进步做出重大贡献都是值得大家尊敬和学习的。

院士资料众多,手工整理,有可能还有其他当选的年轻院士漏掉了,大家自行补充即可。本文信息均整理自网络公开资料。

提醒一下未来想从事科研工作的考生们,可得有读博深造的准备。

备注:文中如有引用的图或表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

2 阅读:436

个大老学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