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中石、梅姜:警惕新形势下的“暗流”,驯服大格局中的“异宠”

秦安战略 2024-02-27 06:10:31

“异宠”是区别于猫、狗、鸟、鱼等传统宠物的“另类”宠物,例如一些昆虫和爬行动物。它们外形奇特、虽不多见却一直存在,但过去鲜有人把它们当宠物,近年却逐渐走红。“异宠效应”是指同样一件事物,伴随时代和形势变化,产生影响也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异宠效应”在政治领域常见而重要。例如,过去中国海军实力弱,英国若派军舰穿航中国南海,我们办法不多,民众会认为这是威胁,感到不高兴;而至2018年时,英国派“萨瑟兰”号护卫舰过中国南海,却遇到十几艘比英国军舰更先进的中国军舰的“围观”与跟监,民众则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新时代的“英国笑话”看,这就是很典型的“异宠效应”。

同样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形势任务中,产生的影响不同,带来的风险也会不同。加强党的领导、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台湾问题是新形势下三件重要、复杂的大事,在推进过程中,“异宠效应”正在一些很具体的小切口中发挥作用。共产党人做事较真碰硬、实事求是,达成宏大目标需要重视工作过程中具体矛盾的发展变化。

一、加强党的领导:警惕基于“知白守黑”的矛盾凸显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需警惕的不仅是这项工作还有待提升,更在于部分人对待提升点的方式。实践中有两种情况很伤士气,一是“灯下黑”,即队伍内部有要求、有目标,但却不执行、没实现;二是在做具有一定仪式教育属性的事时,却把“仪式感”本身破坏了。最伤士气的,是两种情况同时发生,且大多人都知道它们发生了,但没有人提、少有人管,大家似乎都在秉持道家辩证和消极的“知白守黑”态度。例如如何去写入党申请书——大多数人的入党申请书是网上找模版、前辈那里找范文,抄抄改改就交了;在一些基层单位,看入党申请书的人,也不过只要求交了且行文没有硬伤即可。过去有人认为,考察一个人是否可以入党,关键在于其平时表现、日常行动,入党申请书更重“流程”而非“内容”,现在宜对这种现象重新审视。

形势变化在于,我们现在正在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知白守黑”一类的事,对提升党的形象、强化党的领导阻碍明显,甚至比打败仗更伤士气。细数在强化党的建设相关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我们着力去解决的一般是让大多数人都获益的事,例如强化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干这件事可能会让少部分人出问题、不好过,但多数干部、人民群众是乐于见到并会获益的。然而还有一类事,如果认真去抓去落实,一连串人都会更“麻烦”,例如抓好入党申请书撰写,写和看的人都要增加工作量,因为如果光有人认真写、但没有人认真看,这件事就变成了形式主义。“认真看”的本质是入党申请书要有基于“内容”而非“流程”的实质作用。

对比来看,很多人在准备国外大学的申请材料时都极认真,虽然也找模版,但总会想方设法把想要展示的内容写进去,因为材料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录取结果。认真写了、申请上了,仪式教育也在不知不觉间发挥了作用,所获录取自会令人倍感骄傲与珍惜。如果入党积极分子在起初就把入党申请书“混”过去,日后就很难对全面从严治党有更准确的认识。

可考虑从“形成一套机制”的小切口切入,扭转基层一线在部分领域“知白守黑”的情况。一个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形势,主要由五个方面来决定:一是“立”,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队伍要立起来、建设好;二是“理”,说话办事要让人觉得在理;三是“力”,能够带领队伍不断打胜仗;四是“礼”,关心爱护组织成员与被领导的更大群体;五是“利”,掌握能够影响组织成员与被领导的更大群体的权力和资源。像是入党申请书的事,就属于第一个“立”的范畴。宜系统梳理一下,在上述五个方面中,基层一线还有哪些“知白守黑”的情况,发现、面对、指出它们,并相应形成一套机制解决问题。

二、促进经济发展:警惕基于认知空窗的矛盾凸显

民众对中国经济的认识一直在变,需警惕的不是变化本身,而是一部分人利用它的方式。过去、现在都有人在唱衰中国经济。近有部分网民聚在美国、印度驻华使馆官方微博吐槽甚至“求救”,以此表达对中国股市的不满;还有部分网民聚在财政部网站留言“许愿”或者“祈福”,希望中国经济发展更好、百姓收入持续提升。一些外媒就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围绕此事作文章,东拉西扯最后落到“中国不行”。过往来说,我们对此的风险判断一般是“在中国引发经济舆情”,但总体看,即便部分外媒唱衰中国经济,大方向上会被判断为是“蚍蜉撼树”,因为中国的市场、需求、势头就在这里,嘴上功夫挡不住人用脚投票,到真金白银的事上,谁也不会和钱过不去,市场终究在发育、投资还是在涌入,现在宜对这种认识重新剖析。

形势变化在于,目前围绕中国经济的认知空窗正在大群体中形成。所谓认知空窗,即旧的总体认识基调正逐步变化,但新的总体认识基调还未形成。从内容到质量,中国经济在高速扩张时期曾展现出来的特点不止一种,每个特点都既有人夸、也有人损,但“快”这个特点,是即便唱衰中国经济的人也必须承认的——就算要黑中国经济“质量低”,也得说“只有速度没有质量”。“快”是上一阶段中外民众深印心底的对中国经济的总体认识基调。

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增速相较自身过去有所降低是事实,大群体对中国经济的总体认识基调不可避免地正受到冲击,而形成新的认识需要时间和新的工具。认知空窗已经出现,这对不怀好意的人、组织、势力来说是个“机会”。此种形势下,对中国经济进行全方位的扭曲解读所产生的风险,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通过认知作战催生超过经济范畴的不稳定因素,目标是破坏社会稳定。社会不稳定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自然都受影响,这是在用所谓“巧实力”迟滞中国发展进程。

可考虑从“找到一个指标”的小切口切入,开启填补认知空窗的系列工作。在中国经济高速扩张时期,承载大群体对中国经济“快”这一总体认识基调的生动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DP)。尽管一直有人在黑这个指标,但不可否认直到今天它依然是国际通用的衡量国家经济能力的重要参考,并在前一阶段塑造国民认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我们想把认识往“质量更高”、“内涵丰富”的方向引,但还没有一个类似于GDP,不仅国际通用、具权威性,同时简洁明快、便于传播,可以被大众而非专业集体所广泛接受的指标作为工具,去有力地度量和体现质量、内涵等方面的积极变化,从而无法助力民众形成新的有关中国经济的总体认识基调。可考虑找到一个现成的关键指标,例如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占比,或者设计一个全新的关键指标,例如“新质生产力活跃度”。不仅可以用新指标给自己打分,也可以在适宜条件下出个研究报告,给美日等国打个分、排个名。

三、解决台湾问题宜警惕基于底线依赖的矛盾凸显

大陆在台湾问题上一直有底线,需警惕的不是底线本身,而是一部分人利用它的方式。美总统拜登在任上曾多次表态“不支持台湾‘独立’”。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产生后,拜登也表示“我们不支持(台湾)‘独立’”。过往来说,我们对此的风险判断一般是美国政治人物“说一套做一套”。但总体看,只要他说了,大方向上会被判断为在释放相对积极的信号,至少说明其有意在台湾问题上打压“台独”,并与大陆缓和关系,现在宜对这种判断重新思考。

形势变化在于,目前底线依赖已在台湾岛内产生并蔓延。所谓底线依赖,即只要不越“台湾不能‘独立’”的底线就可为所欲为。春节期间,福建一艘渔船在金门海域被台方驱离,导致船上4人全部落海,其中2人死亡,即是案例。从台湾政界到民间,“台独”不是只有一种,他们当中真正能够豁出命去“急独”、“死独”的只是少数,更支持“独”但不想死、倾向于“独”但不想穷、能接受“独”但不想乱的人占多数。想“独”但不激进,主要因为依然有所顾忌,这部分人跟谁走、往哪走,会在很大程度决定岛内政治氛围与形势走向,而他们需要的,是有人能够替他们在越过底线之前踩刹车,从而方便自己在底线之上、红线附近牟利。赖清德给自己所谓“务实台独工作者”的定位,目的之一也是吸引这一群人的关注和支持。

此种形势下,拜登关于不支持台湾“独立”的表态,实际是在与“台独”打配合,不仅不会给“台独”势力实质压力,反倒是在给除了小部分“急独”、“死独”之外规模更大的人群吃定心丸,告诉他们“别害怕,跟‘台独’走不会出事”。这种表态如出现在“台湾大选”前,是帮“台独”拉选票,如出现在选后,是帮“台独”稳局面,这是在用所谓“巧实力”迟滞中国统一进程。

可考虑从“梳理一批议题”的小切口切入,开启击碎“台独”势力底线依赖的系列工作。做大群体的工作,往往忌讳“我觉得你应该懂”、“我认为你大概知道”,一些事我们自己心里清楚,若少说不强调,别人就会懂装不懂、借坡下驴。可考虑根据最新情况梳理一下我们对台湾问题当前形势下的总体判断,并在适宜时机与场合,明确告知各国以及台湾岛内,我们对“台独”势力底线依赖的认识,并以此为议题统领,有力传递台湾“独立”不是导致事态升级的唯一条件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各领域、各部门要联合梳理形成“议题蜂群”,做好“开炮”准备。

例如,台湾学者张德麟等人为将妈祖信仰“台湾化”,把“出海妈祖”扭曲成为“过海妈祖”——出海还需回家,但过海则是离开,打的是文化“独立”的算盘。我们的宗教事务局、文旅部可以集合有关妈祖信仰的正统史料,针对“台独”势力妄图通过扭曲妈祖信仰意涵达成政治企图的丑行予以揭发披露,维护中华文化妈祖信仰的本真含义。

“异宠效应”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中。矛盾一直存在,只不过在某一阶段之前,没有被激化、显露出来。过去少有人养珍奇蜥蜴当宠物,现在多起来,对于没有生物入侵风险、对人安全风险可控的蜥蜴,未必就要禁止养,做好了还是新产业,就好像现在英国军舰再来南海,中国百姓已经不怕了,总不能强迫百姓去害怕。关键在于,我们要强化自身驯服“异宠”、驾驭风险的能力,不仅居安思危,也要居危思危,更能转危为安。龙年是中国年,新一年里,我们将向世界传递更有力的中国声音、做出更丰富的北京贡献。

注:本文作者为“秦安战略智库”核心成员白中石、梅姜,为本平台原创作品,祝愿大家携起手来、战胜疫情、遏制霸权,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