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立足岗位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劳动午报 2024-05-13 20:45:15

走在技术创新前沿

争当综合性技能人才

北京市工会十五大代表、北京枭龙防务科技有限公司测试工程师 姜茹月

我是一名测试工程师,这次能以北京市工会十五大代表的身份现场参加大会,与各行各业的劳模工匠和科技领军人才交流,我倍感激动,同时深受启发。

这几天,我反复细读北京市工会十五大工作报告,其中提到,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尖兵”,为新时代首都发展建功立业。作为一名技能人才,我深有感触。近年来,我们公司相继攻克了大视场角、小体积“光栅波导”光学显示器件研发和批量制备技术,技术指标与显示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获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及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深感责任重大,未来我会继续在前沿技术领域攀登,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发挥自身价值,努力成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想职工之所想

急职工之所急

朝阳区呼家楼街道工会服务站常务副站长 高博

北京市工会十五大工作报告对如何做好今后五年工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特别是大会工作报告强调,打造一批“全天候”“智能化”“小快灵”的服务站点,能够更好解决职工的“关键小事”,让职工群众真切、直观感受到工会服务“就在身边”。这一点让我感触很深,身处服务广大职工群众的第一线,我们基层工会干部就是要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

呼家楼街道总工会建成的工会驿站共计47个,解决了户外劳动者日常的实际需求。在驿站建设和服务过程中,我们积极开展专项服务活动,例如在送餐低峰期,为外卖小哥送去暖心早餐,让他们感受到工会的服务就在身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和同事们将继续总结经验,从劳动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与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工会驿站建设,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为更多职工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维权“向前一步”

服务更加贴心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工会干部 黄红连

作为一名基层工会干部,我们将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北京市工会十五大精神,结合区域实际,精心谋划、严密组织,担当作为、脚踏实地,扎实做好各项工会工作。

在健全“向前一步”维权工作体系方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工会将设置专人专岗专线,定期与企业进行职工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做到及时发现、认真处理,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依托顺义区总工会法律资源,筹备开展专项普法进基层活动,做到资源共享、上下联动,建立健全职工权益维护工作体系。在健全“就在身边”服务职工需求工作体系方面,我们将畅通沟通渠道,目前已与66家企业155名工作人员实现线上沟通;建立“季度走访制度”,以座谈会的形式,推进工会工作的开展。同时,我们还将充分利用辖区所有对外服务的工会驿站,为30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服务,让职工感受到“娘家人”就在身边。

忠诚履职尽责

用心用情服务职工

北京燃气集团第二分公司工会工作者 胡安霓

北京市工会十五大胜利闭幕,我们深感振奋和自豪。大会工作报告指出,牢固树立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着力提高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打造“产改”赋能建功立业平台,打造劳模工匠示范引领平台。这些内容为我们基层工会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深切感受到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职工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未来,我们将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履职尽责,全心全意为企业职工谋福祉,当好职工信赖的“娘家人”。同时,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北京市工会十五大精神,聚焦构建“1234”工会工作格局,发扬北京“燃气人”创业精神,拧紧燃气“安全阀”,努力提升工会工作水平,用心用情服务职工,谱写首都燃气为民服务新篇章。

不断磨砺技能技术

为乘客安全出行护航

北京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103路驾驶员 高国然

北京市工会十五大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和技能培训,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必须要掌握娴熟的驾驶技能。我是个“爱琢磨”的驾驶员,除了参加车队的司机专业会、向师傅请教外,业余时间我还会通过看书学习掌握车辆安全驾驶要领、车辆内部构造和技术性能等知识。

我曾参加过多次技能比赛。在备赛的那段时间,我扎根在训练场,一遍遍琢磨每个动作、练习每个科目;回到家里,继续翻阅教材做笔记。最终我在技能大赛上取得冠军,被授予“公交大工匠”荣誉称号。

今后我将学习贯彻好大会的精神,不但自身继续磨砺技术技能,还将带动更多同事投身技能竞赛和技能培训,练好“金刚钻”,以过硬本领为乘客安全出行护航。

为百姓盖“放心房”

让每一项施工都成为精品

中建二局三公司北方分公司菜园街C地块项目建筑工人 陈飞龙

“加大职工职业发展、创新项目等助推力度,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素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北京市工会十五大工作报告中关于产业工人的一系列阐述,让我们深受鼓舞,作为施工一线的建筑工人,我们心里更加有底气了。

我是一名钢筋工,从业二十余年,每每看见自己参与建设的大楼交错矗立、修建的地铁四通八达,内心总会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是西城区,这里是二环里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这个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我将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继续提升自身技能,为百姓盖好“放心房”,把手头每一项施工作业都做成精品,在平凡岗位上为首都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孙艳 张晶 王路曼 刘欣欣 盛丽 马超 宗晓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