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兽|喵言喵语之老舍的“猫”

经略事要 2024-02-22 15:09:53

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曾收录在小学课本中,老舍先生的一篇《猫》。

老舍《猫》原文片段: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稿子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力避单调。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连半个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它倔强得很!

Tips1: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年轻的老舍在英国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叫作《英国人与猫狗》。彼时的老舍并不是猫奴,他甚至认为,英国人对猫爱得太过火了:不过这个人表面上说着猫没什么了不起,从英国回国之后,住在济南就开始养猫。他养的这只猫名叫“球”。

老舍的《一天》一文中对“球”也略有着墨:往常我一叫“球”,小猫就过来用小鼻子闻我,一边闻一边咕噜。上了房的“球”和地上的大不相同了,我越叫“球”,“球”越往后退。我知道,就要是一直的向前赶,“球”会退到房脊那面去,而我将要变成“球”。

老舍在济南创作了著名的小说《猫城记》这本 11 万字的科幻著作,直到今天仍旧是日本学术界最喜欢研究的中国著作之一,大概和它有个可爱的名字有很大关系吧。

TIP2:《猫城记》是老舍所著具有讽喻及科幻色彩的长篇小说。该书采用游记式的结构展开故事,用第一人称写作,以“我”飞离地球开始,以“我”返回地球结束,描述了“我”在猫国经历了一番奇遇。《猫城记》反映出老舍小说创作时愁肠百结的心境,包含了老舍对社会现实的深思和对国家的深爱。

1933 年,老舍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女儿——舒济,在给长女照的一张照片背后,老舍还高兴地题诗一首,把爱女和爱猫都写了进去:

爸笑妈随女扯书,一家三口乐安居。济南山水充名士,篮里猫球盆里鱼。

一家三口还有猫,乐哉乐哉。

抗战爆发之后,老舍离开居住了四年的济南,又辗转去了重庆。当时他住的地方老鼠肆虐,他甚至取名为:多鼠斋。也为此,老舍特意花费二百多元买了一只猫,本意是解决鼠患现状,只不过这只猫又丑又小,哆哆嗦嗦,令人担忧能否成活,甚至还要担心小猫被老鼠吃掉。不过小猫咪咪很争气,没过几天就会自己捉老鼠了。

老舍《多鼠斋杂谈·猫的早餐》片段:

我们总觉得有点对不起咪咪——没有鱼或肉给它吃,没有牛奶给它喝。猫是食肉动物,不应当吃素!可是,这两天,咪咪比我们都要阔绰了;人才真是可怜虫呢!

昨天,我起来相当的早,一开门咪咪骄傲的向我叫了一声,右爪按着个已半死的小老鼠。咪咪的旁边,还放着一大一小的两个死蛙——也是咪咪咬死的,而不屑于去吃,大概死蛙的味道不如老鼠的那么香美。

我怔住了,我须戒酒,戒烟、戒茶、甚至要戒荤,而咪咪——会有两只蛙,一只老鼠作早餐!说不定,它还许已先吃过两三个蚱蜢了呢!

抗战胜利之后,赴美讲学的老舍受到周总理的邀请,回到了北京,担任作家协会副主席,同时搬进了在北京的丹柿小院。他在这所小房的院子里,养了不少花草,当普通朋友来访的时候,请他们看花、看猫:“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老舍爱猫,或许最为重要的是猫的性格、特征,这给了他无穷的写作灵感。他曾在《新年的梦想》中写道,其实他对生活的期盼很简单,就是希望家中的小白猫,再生两三个小小白猫而已。

0 阅读:5

经略事要

简介:有趣、有料,分享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