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正月十二,你知道是啥节吗?老人说:做好5件事,家中无灾祸

懒喵爱下厨 2024-02-20 11:16:54

从正月十一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是人们为元宵节准备的日子。对此,民谣中早有提到,“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要等到正月十五结束,今年的春节才算正式谢幕。

正月十二,是民俗中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的日子,也叫“点丁日”。除此之外,这一天还和排在十二生肖之首的老鼠有关,民间还称这一天为“老鼠节”。2个节日汇集在同一天,各种习俗和规矩自然少不了。

你知道,正月十二“点丁日”和“老鼠节”,背后有啥说法吗?老人说的,做好5件事,家中无灾祸,指的是哪5件事?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

正月十二,是啥节日?

正月十五元宵节,最重要的年俗活动,莫过于赏花灯、猜灯谜。一般从正月十二开始,人们就要为十五的活动搭灯棚、备花灯了,还会在这一天点灯测试。点灯谐音点“丁”,有添丁发财的意思,因此这一天就被叫做“点丁日”。此外,在民间传说中,有些认为正月十二是老鼠的生日,也有些认为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因此人们便将此统称为“老鼠节”。

我们这的老人常说,正月十二是个重要的日子,做好5件事,家中无灾祸,也和上面提到的两个节日有关,接下来就看看都有什么说法。

正月十二,做好5件事

一、捏“老鼠嘴”

饺子,是春节期间最常见到的年节食物,但在不同的日子里,饺子被赋予的寓意还有所不同。比如,正月十二的饺子,和这一天是“老鼠节”有关。老鼠是人类最为讨厌的动物之一,因为它喜欢四处乱窜,还会糟蹋粮食和家中财物,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困扰。因此,正月十二包饺子,人们在给饺子封口的时候,会用力捏捏边缘的位置,有捏住“老鼠嘴”,新的一年粮食丰收、衣食无忧的寓意。

二、炒花生吃

到了正月十二,很多地方还有炒花生吃的习俗,也和这一天是“老鼠节”有关。人们会提前备好花生,在十二当天倒入锅中炒一炒,炒花生的过程中,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在旧俗中看来,有将老鼠震聋的意思。

在吃花生的时候,花生仁还被人们比作老鼠的眼睛。炒过花生,再将花生咀嚼一番,就象征家中老鼠变得耳聋眼瞎了,新的一年自然就不会出来扰人了。这个习俗背后,寄托了人们心中朴素而真诚的心愿,希望岁月静好、无灾无扰。

三、藏好剪刀

和其它很多寓意美好的节日不同,正月十二“老鼠节”,更多是体现出了人们对于老鼠的厌恶和担忧。就比如旧俗中,还有这一天要藏好剪刀的讲究。老人们认为,剪刀能镇住老鼠,如果将家中剪刀收集起来,用红布包裹住,再用红绳捆好,最后再拿出一个木棍,将家中角落全部敲一遍,就有镇跑老鼠的意思。这跟旧俗中认为的“剪刀能挡煞“的说法有关。

四、收好旧鞋

正月十二,是年俗中的“点丁日”,也是一个吉祥的好日子,灯火灿烂,会给节日增添浓浓的喜庆氛围。旧俗中认为,家中的旧鞋子,谐音“有邪”,代表不美好的事物,应该在正月十二当天全部收好,尽量放入柜子中或不显眼的地方,以免破坏掉喜庆的节日气氛。此外,老鼠还特别喜欢在旧鞋子里搭窝,收好旧鞋,也有将老鼠窝端掉的意思。

五、烤柏火

在我国一些地区,民间还有正月十二“烤柏火”的风俗,也叫“烤老鼠火”。到了正月十二的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落山,人们会在自己的家门前,点燃柏枝,空气中会弥漫一种特殊的香气,还能赶走空气中的寒意。对此,民俗中也有相关说法,“柏枝被烤,百病皆治”,有祛灾祛病的寓意。

年味的重要来源,正是上面提到的一些旧俗仪式,虽说没有过多科学道理可言,但从情感和信仰角度出发,初心是非常美好的,是人们心中对于美好日子的盼头。正月十二,老人说的,做好5件事,家中无灾祸,正是这份初心的体现。人们希望通过一些有仪式感的事情,求得内心安宁,新的一年家中无灾祸。这份初心,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尊重。

9 阅读:2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