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童年时期,家长缺了这一步,以后怎么管都是错

周渝波的精彩日记 2020-12-12 15:56:25

梦雅约着好友准备外出旅行,好友很是疑惑,平常一步都离不了孩子的人,会舍得把孩子丢在家里,于是问她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梦雅说:“最近发现教育孩子的时候,我的情绪很容易烦躁,只要孩子一做错事情,我就很想发火,我觉得自己需要出去转转,离家两天,舒缓一下心情。”好友劝说:“回来还是一样要面对这个问题,你呀,就是容易着急,孩子犯错在所难免,不过你的方法要是用不对,也很容易起到反效果。”孩子大了之后,不少家长觉得越来越难管教,其实孩子的成长中,家长用不对方法,教育只会适得其反。

一、这些方式不合适

1、打骂

孩子的成长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 如果家长采用的方式不对,会让孩子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些急脾气的家长,在管教的时候,情绪一来会直接上手拍打孩子,认为打一顿什么事情都解决了,孩子对自己的错误也会改正,然而长期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很可能会出现逃避、 撒谎、自卑的现象,甚至会在以后成长中,也会以暴制暴。

2、批评

也有一些家长,知道打孩子会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不打,但是会狠狠的批评一番,甚至大吵孩子。特别是爸爸批评的时候,怒气冲天,表情又十分的严肃,孩子看着发怒的爸爸,是心惊胆战不敢靠近,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还会让孩子有自卑感,更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在爸爸这样的教育之下,会让孩子以后也采用相同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3、无效道理

有的家长不打骂孩子,也不大声批评,而是给孩子讲一番道理,刚开始这样的方式会有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在乎,而且当孩子处在犯错的惊恐中时,家长讲道理,孩子也很难听进去。

二、怎么办

能够正确分辨对错的孩子,其实在犯错的时候,已经有了恐惧意识,此时要是家长的情绪比较大,会加重孩子的恐惧心理,所以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先和孩子隔离两分钟。不要急于立刻惩罚孩子,可以先对孩子说自己的感受,同时要让孩子知道你因为他的不正确行为很生气,但是愿意给他反思错误的机会。

如果在不能控制之下,你真的打了孩子,也请在彼此情绪安定之后,和孩子沟通,就事论事的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做,更要告知孩子,自己依然爱他,并给他拥抱。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