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过40份工的北漂女远走非洲,成家立业变大佬

向阳而行 2023-09-12 16:46:09

故事主人公叫赵丽媛,33岁。

北漂六年,她换过四十份工作,按摩、地推、房产中介、卖红酒、经纪人……最迷茫的时候,她在机缘巧合下来到非洲,加入国内互联网大厂,成为外派的一员,结了婚,嫁了一个帅气的尼日利亚人,在富人区过上有钱有闲的生活。

第一次见到丽媛,她乐观外向,有韧劲,充满力量。如同一只“野生猴子”,离我们秩序、稳定、安全的生活那么遥远,为我讲述它是如何跳进水帘洞、取经、成为齐天大圣。

在“卷也卷不动,躺也躺不平”的今天,她让我看到生命另一种可能,“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蝴蝶的蜕变

赵丽媛是个半夜敢在北京街头把一个酒醉不醒的路人捡回去,还能因为对方也在非洲工作过的缘分和他交朋友的女人。

1991年,赵丽媛出生在辽宁省瓦房店市,一个开车十分钟就能绕城一周的地方。她的童年如同这个东北小城一样压抑闭塞,家庭贫困,父亲情绪不稳定,没完没了的校园霸凌。混沌,仿佛是人生常态。

十年寒窗苦读,赵丽媛考上了大连外国语大学,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多样的学校活动终于令她的生活丰富起来,她开始变得开朗。真正打开她的世界观源自大二一次出国经历,那是一个政府组织的带薪实习项目,有机会去美国待三四个月,申请门槛很低。一个连省城都没走出的女孩萌发了看看世界的想法。

赵丽媛在美国的生活类似在麦当劳打工,除了洗盘子,就是在后厨摞汉堡,每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挣8元。那时年轻的她不觉得苦,只觉得一切有意思极了。

更有意思的是,每当她下班回到员工宿舍,这个两层小别墅塞满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不同文化汇融,大家打成一片,中国人反而是最放不开的,她颇受触动,一个从未想象过的世界展现在她的眼前。

2013年,赵丽媛临近毕业。她是学计算机的,身边的同学大多准备着去IBM、埃森哲等企业实习,抑或准备出国留学。她的父亲打算让她毕业回家,找个事业单位老老实实上班。但她还想出国,于是她又找了一个海外实习项目。

出国需要交三四万的中介费,这对于当时的赵丽媛来说是个最大的难题,父母那时已经离婚,赵丽媛决定自己挣。

学校食堂的烤鸡架烤鸡腿颇受学生欢迎,她自己也爱吃这些,于是她就去食堂进货,用行李箱装满鸡腿鸡架,去宿舍楼挨个询问售卖。一个鸡腿她可以挣三块,每天有五六十个订单,考试周她甚至可以卖二百多个。

她给自己印了名片,老板给她的折扣也越来越大,最后赵丽媛成了学校最大的“鸡腿批发商”,大家亲切叫她“鸡腿姐”。

一年的时间,她攒够了项目实习的钱,飞到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在YMCA青年旅社做管理培训生,开始为期一年的实习生活。她在酒店不同岗位轮岗,在这里她得到了更大的锻炼。那个自卑又压抑的小女孩连着淡去的童年渐行渐远了,赵丽媛更坚定了一个信念:世界那么大,一定要去看看。

▋几次人生清零

2014年,实习项目结束后的赵丽媛被困在家里。

她父亲为她安排好了一个事业单位,没收了她的电脑和手机,让她不能在网上投简历,也不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这怎么能困住已经见过世面的赵丽媛,她趁着父亲出差,拿了家里几千块,背上书包来到北京。

第一个工作和她读大学的实习项目有关,是专门送学生出国做项目的留学中介,赵丽媛的工作是销售支持,去和各个学校对接,分享自己的经历。

2014年,2400的工资去掉房租,可能连基本的生活都很难保障。于是,她搬到了公司附近的半地下室,一个月750元。

工作之余,赵丽媛就绞尽脑汁如何赚钱。她的公司在双桥附近,离传媒大学和第二外国语学院很近,她就去这些学校发传单,教外国人汉语,通过接活她认识了不少外国人。

第一份工作她没有干多久就辞职了,她找到了一个外国人专用的网站“The BeiJinger”,在上面张贴广告,称自己会教英语、做翻译、当导游、会按摩,她把自己会的所有技能都写在上面。

不久,她发现了一个商机,许多中国的APP在做海外界面的时候,对外国人十分不友好,一些大使都有寻求帮助的需求。她上门给人开个淘宝账户,微信账户,随心情要小费依靠这些兼职,赵丽媛终于在北京站稳脚跟。

赵丽媛的第二份工作是帮一个意大利人卖红酒,公司的客户都是四季酒店这样的连锁酒店供应。那段日子她穿梭在各个酒展上谈生意,随着收入的增加,她的日子好了起来,她对自己当时的状态满意极了。

好景不长。一次应酬,她的包被偷丢了手机。许多大型供应商只有她的联系方式,现在谁也联系不到她了。不得已,她和老板发了邮件解释了情况,一一挂失,回老家补齐证件。

第二份工作丢了。赵丽媛被打回原形。

赵丽媛感到意志消沉,她买了许多泡面,待在出租屋里不出门,每天刷着The BeiJinger的网页,除了长吁短叹,就是为下个月房租发愁。

这时又迎来了转机。

赵丽媛在一个酒局认识的朋友询问了她的近况,并邀请她来面试。赵丽媛自己都没想到,踏进这家公司的那一天,她的人生轨迹即将被彻底改变。

新老板是一个美籍韩国人,开了一家高端留学中介。老板会把自己重要的资源介绍给她,让她放手干。赵丽媛的打法也很野生,会将一个区域所有学校找出来,顺着它们的官网挨个打电话,寻找合作突破点。随着业务面扩大,赵丽媛的社交局面被彻底打开。

作为社交小达人,又经常混迹三里屯,赵丽媛手上有几百个群,堪称“外国人才池”,她每星期不得不删除1000个人,才能让微信开始正常使用。渐渐找她的人越来越多,篮球外教,瑜伽外教,互惠生……赵丽媛就像一个提供定制化服务的百宝箱,只要她在群里发个消息,什么样的人都能找到。

2016年,一个叫广州宏远的体育培训学校向她砸下200万的单子,要求60个篮球外教,对方说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话,我们可以给到更多钱。

200万,赵丽媛觉得自己要发了。她花了4500块注册了一家公司。虽然后来和她对接的人整体换了一遍,换到最后需求都没了,但赵丽媛确实正式开启了“外国人口中介”业务。

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中轴线“”闭幕式合影

2018年底,政策风向变了。

北京开始“清理洋垃圾”,没有工作签证的外国人不得被雇佣。政策落实下来查得很严格,在酒吧、体育馆、大街小巷,许多只有“学生签证”的外教被抓了起来关几天,她也有很多客户被关起来,就连室友都因非法工作被遣返回国,赵丽媛的业务彻底停滞。

人生再次清零,赵丽媛一无所有。

▋远走非洲

在北京那段灰暗的日子里,赵丽媛投遍各种简历,一个美国艺人经纪人的工作接纳了她,对方直接给她买了当天下午的机票,申请签证,整理行李,她飞到了美国。

赵丽媛的新老板花了10亿给休斯顿,得到一个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终身主席的名号。赵丽媛的工作就是接待服务明星。在休斯顿电影节上,她亲自接待了刘晓庆、张纪中,还看到好几个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赵丽媛自觉和顶头上司脾气不对付,这时又有一个肯尼亚的机会向她招手,她直接飞往非洲这片神奇大陆。

赵丽媛的新公司叫好望观察,是一家中国创投媒体,刚拿到一轮融资,主要业务帮助中国企业在非洲落地,赵丽媛是公司的非洲负责人,工资开了两万多。

对于非洲情况,赵丽媛一窍不通。她的老板直接打了个样,他去各种应聘网站上找各种人直接问这些事该怎么做。

在她还在摸索情况的时候,肯尼亚发生暴乱,到处抓中国人,她甚至经历了入室抢劫。公司安排他们返航,她匆匆回国,至今仍有两个箱子留在肯尼亚。老板带着她挨个拜访投资人,但二轮融资失败,她也丢了工作。

但这次经历让她觉得非洲是个机会,于是她向海外各种海投,一个平台最多发50个简历,这次她的事业迎来新的高潮。

2019年,互联网公司昆仑万维拿到一笔投资,迎来快速扩张。老板周亚辉想要尝试各种赛道,其中一项就是在尼日利亚的广告推广业务。他们需要一个英语好,性格开朗,又了解非洲的人负责地推业务,赵丽媛幸运地拿到了offer,工资翻倍,拿到了四万。

公司为了支持海外的工作,也是为了员工的安全,不惜砸下重金,直接包下当地200美元一晚的五星级酒店当员工宿舍。第一个星期她就要招满100个人,招人开人,定kpi,给员工洗脑培训,她忙得团团转。不久,她手下300个兄弟,一个地推团队,一个BD团队,一个培训团队,让业务转动起来。她从各行各业重金挖人,通过当地人的人脉,向当地推广公司浏览器的广告位。

在尼日利亚工作的半年,赵丽媛的生活可以称得上“工资体面,资源丰富,人脉广博,位高权重”,直到疫情来袭。

新冠传染一例接着一例,每天都上演着生死大戏,机场关停,道路封锁,地推活动被迫暂停。公司让她开掉了这三百人,最后,她也被开了。

在被开除之前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赵丽媛意识到事态即将严重,要求合作的人力资源公司暂时压住员工工资,先把公司电脑收回。对方负责人并没有听取意见。最后,不出意外的,非洲员工拿走了电脑。这个损失的责任还是落在了赵丽媛,她找合作的人力资源公司对峙,对方不仅矢口否认曾经的承诺,还指责她煽动员工、聚众闹事。

赵丽媛被激怒,在几方公司的大群揭露这家人力资源公司阴阳合同问题,将事情彻底闹大。人力资源公司本就是地头蛇,他们向赵丽媛打死亡威胁电话,称她只要出酒店门就弄死她,并找律师、找警察,日夜电脑骚扰不停,赵丽媛陷入崩溃。

她买不到回国的机票,又失了业,在异国他乡还有生命危险,看不到希望,也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我在非洲大厂的日子

困在酒店的日子充满了无聊和恐慌。

这是大使馆指定的撤侨酒店,全国的华人都聚集在这里。有大着肚子的孕妇,有岁数很大的老人,有拖家带口的中年人,大家一天天困在这里,都在等待着撤退的航班信息。赵丽媛是其中一个失了业,又无处可去的华人。

每天一日三餐的时间是固定的,大家都会从房间出来吃饭,聊聊天。赵丽媛可以搞定炸鸡和奶茶,她会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其中一位互联网工作的大哥来头神秘,对自己的身份只字不提,闲不住的赵丽媛和他“添油加醋”地讲述自己的过往经历。后来,赵丽媛终于知道了这位大哥是国内某知名大厂的高管,并邀请她成为公司落地非洲的运营负责人。

一顿炸鸡奶茶,赵丽媛拿下了一份价格不菲的外派工作。

赵丽媛不负责具体业务, 她听不懂各种产品会议上的互联网黑话,她只懂得解决什么事该找什么人,搭建团队,制定流程,让产品快速推出测试迭代,公司为赵丽媛提供了所有的支持。她直接去尼日利亚最好的大学砸钱邀人。

尼日利亚经济落后,人口众多,机会有限,平均工资水平只有三四百元,除了一些科技公司和本地公司能给得起数千元的高薪,更多的人处于入不敷出的水平,一个人会打好几份工。

赵丽媛和尼日利亚人打交道的时候,不会把他们当做只会执行命令的螺丝钉,和其他人一样理所应当的认为他们经济落后,智力落后,相反她会和他们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刚开始,因为招人仓促,许多尼日利亚员工连劳动合同都没有,全凭赵丽媛一张脸和他们之间建立的信任给他们发工资。

因为打法野性,赵丽媛的风格与大厂产生摩擦。面临一个产品的快速推广,她考虑的是直接找村长进行协调,通过产品赠送和使用的反馈,进行迭代。而大厂同事会提出消费画像要进行市场调研,产品推广过程要合规,公司审批要走流程,最后业务进度一拖再拖。

在非洲这片未被挖掘的广袤土地,一切纸上谈兵的问题,都不如亲自下场实干。

▋尼日利亚的生活

在尼日利亚,路边的警察会将中国人视作行走的钱袋,经常无故拦截要求小费,赵丽媛碰到这种情况都会拿钱消灾。但有一次,因为一个洗衣机她还是锒铛入狱。本是她家保姆与别人产生冲突,但因为她为保姆出头的时候,拍碎了医院的桌子,警察以破坏公物罪将她收押关在小牢房。如果她不交一笔钱,可能一直关数十天也没人管。

经过此次事件,赵丽媛觉得有必要去建立自己的秩序,准备培养自己的打手。赵丽媛一般待在“富人区”,这里聚集着尼日利亚的各种上层人士,包括许多中国企业员工,是尼日利亚的“天堂”。在这里,她可以享受着数百平的阳光海景房,在超级大的露天阳台眺望海景,如果愿意,她可以从露台的港口出海钓鱼。有军队保护,有国际医院的顶级医疗。

现在国内内卷严重,许多985、211的人才将视线巡向海外时,依然对非洲不屑一顾。但其实这片神奇的大陆,机遇与惊险并行。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在出海时将目光转向非洲,庞大的人口蕴藏着巨大的市场资源。下一步,赵丽媛打算帮助更多企业落地,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蓝图。

赵丽媛过生日,老公送的车,车牌是她的英文名

来源: 码客人生

1 阅读:2129
评论列表

向阳而行

简介:海外企业,海外人才,驻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