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连锁反应:明清时候江西虎患严重,却因意外因素解决

人文之光 2024-05-15 15:14:32

在当下,老虎是国家保护动物。所谓的动物比人金贵。但是在历史上,老虎一度被视为虎患:尤其是贴近山林的村子,经常成为老虎的势力范围。有时候老百姓不堪其扰,还会找官府出面解决,而官府能做的就是出钱悬赏能打老虎的豪杰。《水浒传》里就有很多和打老虎相关的素材。

明清时期江西虎患严重,为此明清王朝的地方官府也绞尽脑汁,但也没能解决虎患问题。不过,江西虎患最终还是成为了历史。而导致这个原因的,居然是因为一个意外因素:那就是人类的过度开采。

1、老虎和人类的斗争

相信很多人听过这样一句话:虎落平阳被犬欺。因为老虎的地盘是山林。离开山林的老虎即便是体能强悍,但面对人类的围殴,其实也是处于劣势的。所以老虎和人类的斗争,谁占优势,其实得看是在谁的地盘上。

江西属于亚热带气候,因此丛林比较多,适合老虎的繁殖和生存。而老虎基数一大,对人类的骚扰也就严重。不过,到了清朝中后期开始,由于人口增长的因素,清廷也不短鼓励老百姓开荒——这样一方面能解决口粮问题,另外也能多给清廷带来税收。而这就意味着,很多山林都成了开荒的对象。

由于山林被变成了农田,成为了人类活动的区域,相比之下,老虎就得和人类开始抢地盘。当然人类毕竟是食物链的最顶端,人类也有刀枪棍棒这类武器。所以老虎如果被人类打伤,然后得不到救治而丧生,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死一窝老虎:因为老虎死了,老虎的孩子得不到喂养,也会死掉。

当然人类和老虎的斗争是漫长的。加上还有专业猎户群体的存在,所以逐渐的,老虎的族群陷入恶性循环:就是随着老虎减员严重,繁衍能力也会因为基数缩水而变得更弱,同时,虎患的影响力降低,也鼓励了人类对山林的进一步开发。同时老虎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小。

此外,老虎的基数减小也迫使老虎为了繁衍而出现近亲繁殖。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不论是人类还是老虎,近亲繁殖都不利于幼崽的生存率。所以这也更加导致老虎的繁衍受到了毁灭性打击——要知道,以前有科学实验,在一个孤岛上放养狼群。结果若干年后,狼群因为近亲繁殖而导致遗传病太多,最终消亡。

2、消失了的华南虎

到了新中国初年,由于当时的环境和当下不同:即老虎还是具备下山伤人的能力。所以相关单位对老虎也采取了打击。尤其是民兵组织的成立,也加强了人类对老虎的击杀能力。民兵可以用步枪能现代化火器多付老虎。这导致老虎的基数进一步减少。

所以到了1980年代的时候,江西相关单位也意识到需要转变观念,因为掌握火器的人类具备绝对优势,反倒是老虎成了弱势群体。于是,开始对老虎进行保护。但即便如此,华南虎也是早早消亡了。

0 阅读:1

人文之光

简介:为文史爱好者提供一座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