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击的女孩:一些改变的因子悄悄发了芽

新黄河 2024-02-19 11:30:41

贾玲在电影新作《热辣滚烫》中的励志形象,让许多女性决心制定新一年运动计划,特别是电影中出现的拳击,成为许多女性的运动选择。现实生活中,拳击运动早已经是一些女性运动爱好者的必选项目,它可以解压、防身,帮助女性重新认识力量的存在,获得自信。

生活在天津的Lynn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她从2023年4月开始练习拳击,在她看来,身体上留下的淤青像是一个个痛并快乐着的印记,提醒她没有虚度光阴,也是一些改变的见证。

以下是Lynn的自述。

Lynn练习的拳馆 受访者供图

戴上拳击手套感觉自己很帅

我从2017年开始进健身房练燃脂搏击操,2023年4月开始去拳馆找教练练拳击。这两种运动不一样,前者偏向有氧运动,后者就是贾玲在电影《热辣滚烫》里练的那种。

搏击操是空击,练的时间长了觉得没什么意思,也感觉自己进入了瓶颈期,就想去拳馆找找“实战打靶”的感觉,结果就上瘾了。其实,很多搏击操的教练都会建议学员去拳馆体验一下真实击打感。

我查了一下,有很多拳馆,于是就选择了一家在住处附近的拳馆,团购了一个体验券。2023年4月到8月,我练的是自由搏击,后来换了一位教练,开始练泰拳。

泰拳是公认的最凶狠的拳法,我第一次上课的时候,除了学出拳,还有肘击和膝击,特别是肘击,打在靶子上,震得脑壳嗡嗡的,直到回家都觉得自己跟脑震荡一样。还要练习踢腿,踢靶子、踢沙袋,而且会震到小腿和脚踝。

每次下课身上都是淤青,有时候疼得走不了路,其实直到现在,身体也没有完全适应泰拳的运动力度,因为它带来的那个疼痛感太强了。之前上班的时候一瘸一拐的,同事看出来问我怎么回事,我说不小心崴了一下。因为大家对锻炼这件事的观点不一样,比如我感冒了,或者身体有些小症状,他们第一反应都是可能练得太过了。我给小伙伴看腿上淤青的照片,她说我像被家暴了。

因为我去拳馆之前练搏击操,算是有点基础,教练教得就多一些、深一些。第一次戴上拳击手套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很帅,但上场后很害怕。

拳法就三种,直拳、摆拳、勾拳。刚开始是从直拳开始的,双手握拳放在下巴两侧,其中一只手由后向前用拳锋打到对方的鼻子。上课的时候,会学保护自己,也会学攻击对方。出拳、踢腿肯定是攻击的动作,还有防守、躲闪。它们不是选择题,随时可以互换,防守的同时也可以攻击。但是教练说了,想躲过对方的每一拳是不可能的,躲不过就硬抗。

硬抗很疼。比如教练踢到我胳膊这部分,我得硬抗,火辣辣得疼,留下淤青。教练踢完腿再补拳,基本我就防不住了,被他打到肋骨或者侧脸,因为我的水平还没到能连续挨好多拳的程度。

对于对抗,其实我刚开始十分抵触,教练想和我对战,我就很紧张,紧张到呼吸都乱了,根本进行不下去,大脑一片空白,什么动作也想不起来。我只是喜欢打拳,但是不太喜欢实战,有时候和教练会来一点点实战,曾经被他放倒过。我每次“打”教练的时候,他什么事也没有,我就疼得龇牙咧嘴。我和教练说,我从小到大挨打的次数,都没有去拳馆一个月挨打的次数多。

这种挨打其实会让人有点恼怒,挨打的疼痛会激发斗志。现在教练说我进步很大,不那么紧张了,也敢于出手了,以前是一点也不想挨打,现在可以硬抗,有时候也能躲闪防守。特别是当我打出组合拳后,最后一拳已经到了我的极限,会不自觉地呐喊出来,使出全部力气,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练拳击要学会缠绑带 受访者供图

最重要的是能收获自信

拳馆的馆长曾和我说,练拳最重要的是能收获自信,我当时嗤之以鼻,现在觉得确实是这样。

我刚去拳馆的时候,觉得自己很行,转练泰拳之后,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低谷期,开始怀疑自己,感觉不到进步,学过的总是忘,做不到自己想象的那样。另外,泰拳更多的是近身攻击,两个人搂脖子那种,太近了,突破了我的社交安全距离,我甚至想过放弃。有一段时间,去拳馆真是不情不愿的,但是买了那么多课,没上完,不能真的放弃,咬牙坚持下来之后,觉得还是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我教练总说我对自己要求太高,他和馆长都说我很棒,觉得我的力量、爆发力、动作都没问题。

现在坚持下来了,回头看,我觉得拳击对性格的改变更多的是让我更自信了。每次下课,看见腿上的淤青都会觉得很有成就感,这些淤青也是一种记录,痛并快乐着。它们就像一个个印记,提醒着自己没有虚度光阴,肉体上的这种疼痛会带来一种精神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感在日常生活里太少见了,而且这种拼尽全力的状态也只有在这里才有。

去年8月有一次上课,正好是暴雨之后,拳馆就我自己一个人,跟着教练练了一个多小时体能。汗水从头顶吧嗒吧嗒往下掉,头发里也全是汗,跟淋了雨差不多,下课后买了半个西瓜,回家全部吃完,再冲个澡,十分满足。

练拳击真的减肥,而且长肌肉。教练说我大腿的肌肉好看,有个一起练拳击的学员说羡慕我的小腿肌肉和腿形。练拳击久了,小伙伴每次见我都说我瘦了一大圈,特别是小腿瘦得很明显。我活了三十多年了,头一次听见有人这么夸我,非常开心。

练拳击就是这样,流的汗、付出的努力都会有回报,有时候学得快一些,有时候慢一些,基本都可以掌握,这种及时反馈带来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很强,虽然伤痕累累。

我们拳馆里也有其他女学员,但是不算特别多。我们经常交流,讨论最多的就是动作问题,因为拳击运动里有很多动作对女生来说有点难,做起来比较费劲。比如,教练教我踢肋骨,我得用手臂接住他的腿,然后反击,我刚开始练这个动作,一条胳膊接住教练的腿都很费劲。再比如,有个动作是趁对方重心不稳的时候,用勾踢的动作去勾住对方一只脚,把对方带倒,我做起来就很费劲,因为男女力量的自然差距,我根本就勾不倒教练。后来我基本掌握了这个动作,对教练做的时候可能差点,但是对着普通人做应该问题不大。教练说我现在打倒一个同体重的成年人没问题。

我所在的这家拳馆里,我曾看到一个女学员和男生在擂台上对打。结果可能早已经注定,她明知道会失败,也还是会试试,无惧性别力量的悬殊,敢于挑战和应战。我觉得练拳击的女生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信,能感觉到自己的强大。

电影《热辣滚烫》剧照

拳击运动枯燥乏味,不是拿起拳套就能打好

我还没有去看电影《热辣滚烫》,但是2020年看过《百元之恋》。 记得当时看完我还写了一段感想:“20200810。……周六休息得还可以,下午球瑜伽+肩颈瑜伽,晚上跑步10.19km,看了安藤樱主演的《百元之恋》,有点小感动。Loser差劲的生活连表面都已经不屑一顾,早都已经烂到根子里了,虽然结局并没有变得特别好,咸鱼一直翻不了身,貌似生活也没有什么起色,可是明明已经有一些改变的因子悄悄发了芽,生活再差劲,个人的力量总有一天可以变弱为强,起码可以撕开一个口子,让阳光微微洒进来,而这或许就是转机的开始。”

可能会去看《热辣滚烫》,但是目前这种想法不是特别强烈,可能还是因为看过原版,而且现在剧透也已经很多。其实贾玲后来那些采访更吸引我,小红书一直在推,有时候就会点开看看。

其实我去拳馆,有一阵很迷茫,因为不明白为什么要去,觉得我也不去打比赛,也不指望这个赚钱,我天天去练得累死累活,还总是怀疑自己,到底为什么呢?我觉得贾玲想得更多、更深,赋予了更宏大的价值观,比如说爱自己、珍惜自己之类的,我觉得她是强行赋予了意义。

《热辣滚烫》上映后,小伙伴开玩笑劝我赶紧续课,要不拳击火了可能就得提价。其实贾玲的这些采访,对我去拳馆的动机影响不大,该去还是会去,只是因为自己喜欢,不喜欢的看了也不一定会去。我有个小伙伴,当初看完《百元之恋》后,冲动地去拳馆体验了一节课就被劝退了,觉得拳击运动很累、很残暴,看着很帅,其实挺遭罪。

其实拳击运动枯燥乏味,还得有大量的力量、速度、爆发力等各种训练,这些都是基础,不是说拿起拳套就能打好。拳击运动也不孤立,出拳也好,踢腿也好,不是只有胳膊、腿发力,整个核心也要发力,特别是女性,天生力量相对小,如果只靠胳膊是没有多少力量的,要调动全身,后背、腹部也都要发力。在拳馆打靶,特别是练习重拳的时候,教练格外强调穿透力,力量要穿过靶子。真正到了实战,想要KO对手,肯定要有力量的。

平时练习的时候,我把教练KO过一次。教练说我是第一个把他腿踢青的学员,说我有劲。我觉得他在演戏,我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

这次春节假期回老家,我在家里练搏击操。我妈问我有什么用,我说解压,防身!我家小外甥女还小,不懂拳击是什么,但是我和我妈都建议她以后也去学学。

记者:江丹 编辑:徐征 校对:杨荷放

0 阅读: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