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PC迎爆发风口!人工智能终端核心赛道,布局龙头梳理

翰棋说财经 2023-12-18 16:35:04

在本轮由大型模型驱动的AI浪潮中,软件首次被置于中心地位,为所有基础工作提供指导。

随着计算能力硬件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AI开始逐渐渗透到各个终端设备中,这些设备正在重新配置和适应大型模型在其硬件上的运行。

AI PC则有望成为首个大规模实际应用的AI终端重要场景。

关注乐晴行业观察,洞悉产业格局!

AI PC通过本地化部署AI能力,赋予PC持续学习的能力,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保护用户隐私,配备知识库以满足用户需求,并能进行自然交互。这些特性将有助于推动大型模型在终端侧的应用和推广。

自2023年年初以来,各大头部芯片厂商和PC品牌厂商如联想、苹果和惠普等都在积极筹备针对PC端AI场景的产品,以加速AIPC的终端实际应用,并加强与软件服务商和芯片供应商的合作。

在混合式AI的推动下,2024年有望迎来AI PC的大规模出货元年。据Canalys预测,2024年AI PC的出货量将超过5,000万台,占全年出货量的19%。

全球PC产业将在未来五年内稳步进入AI时代,英特尔表示有信心在2025年实现1亿台AI PC的出货量目标。

AIPC带来的架构设计、交互方式、应用生态和内容端的创新,预计将快速提升其市场渗透率,并有望推动PC行业重新进入增长阶段。

AIPC促进端侧大模型应用:

资料来源:《高通混合AI白皮书》(2023.5)

随着硬件终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AI PC有望深度变革PC产业,并驱动相关产业链进入新一轮的增长。

AIPC行业概览

AI PC是一种新型的PC形态,也就是集成了AI引擎的CPU的PC,具备对语音和图像信息的AI感知能力。其软件系统不仅能兼容AI搜索、内容生成、智能推荐等AI应用,还能为AI计算提供助力。这种结合重塑了PC的使用体验,使其更具智能化和适应性。

AI PC集成了出色的计算机硬件平台和完善的AIGC软件环境,这种集成模式的好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此外,AIPC还支持在PC上部署安装专业大模型,以进行本地化的AI创作和开发。

从根本上说,AIPC是“大模型+”从云端向终端持续演进的产物。它的出现不仅彻底改变了PC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场景,还引领了PC产业的发展方向,使PC从单纯的个人计算终端升级为个人AI应用中心。

PC与AI大模型在多个方面都展现出了出色的适配性,预示着AI PC将成为AI大模型在端侧应用的核心实践成果。

AI PC有望通过大模型的能力进一步提升PC的智能化水平,改善人机交互体验,同时通过对用户本地数据的深度分析,进一步发掘和释放数据的价值。

AI PC以其五大核心特征,创新地提升了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价值体验,引领进入一个更加智能、高效的未来。

AI 与 PC 的适配性以及 AIPC 的五大特征:

资料来源:联想中国

AIPC所具备的混合计算能力,融合了CPU、NPU和GPU技术,并在边缘计算的协同作用下,能够更精确地解析用户的指令,为用户提供即时的反馈。

AI PC还构建了一个开放的AI生态系统,通过与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不仅能够处理复杂的任务,还能支持创新商业模式的发展。

在数据安全方面,AI PC采用了严格的个人数据保护措施,以确保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AI PC产业链梳理

AI PC产业链的创新涵盖了从硬件创新到智能应用的全面发展。

上游主要是硬件供应商和AI芯片制造商,提供专门的AI硬件,如GPU和NPU,为AI PC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中游的主机生态厂商,包括主机厂商和操作系统提供商,构建了AI PC的核心生态系统,确保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下游的AI应用场景中,软件开发工具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开发丰富的AI软件功能,为AI PC提供智能应用和解决方案。

AI PC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紧密合作,共同推动AI的本地化部署。

通过上游提供的强大硬件支持,中游构建的稳定生态系统,以及下游开发的智能应用,AIPC实现了高效、智能的PC使用体验,提升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产业链集成的模式加速了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AI PC不仅仅是一台计算机,更是一个具备高度智能化和适应性的个人AI应用中心。

AIPC产业链图示:

在系统操作系统方面,微软已经将其大型模型能力整合到众多产品中,例如个人计算的NewBing、Xbox、Office 365、Copilot以及Dynamics 365 Copilot等系列办公软件和工业软件,都将内嵌AI模块,这种整合使得AIGC能够在PC端大幅度提升生产力。

在算力方面,由于端侧的计算资源相比云端有所限制,因此需要算力层对AI场景进行优化,持续提升端侧AI芯片的运算效率,降低能耗并提升性能。

在算法层,为了适应端侧场景,模型厂商正在通过技术迭代和与算力产品协同优化等方式压缩模型。例如,谷歌的人工智能语言模型PaLM 2的轻量版Gecko和移动终端对象检测模型mediapipe都是为了适应端侧场景而开发的。

AIGC方面,2023年3月发布的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GPT-4在“理解+创造”上展现出的能力,是AI算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一个新的技术通常会经历从技术突破到产品落地,再到生态形成的过程。

目前AIPC产业也正在经历这一过程:

在技术层面,头部厂商正在通过混合AI架构、分离式模块等创新架构设计,满足AIPC对于终端算力的低功耗、高性能需求。

在产品层面,芯片厂商已经陆续发布了针对AIPC场景优化的芯片产品,如骁龙X Elite、英特尔Meteor Lake等,同时整机厂商也在积极推进相关产品的落地。

在生态层面,底层算力厂商正在立足现有领域优势,积极开展合作,预计生态将逐步建立。

AI PC布局厂商梳理

终端厂商在AI PC产业的新生态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终端厂商提供了一站式AI PC智能服务。

终端厂商负责开发和维护AI交互界面,并通过超级助手平台,使用户能够轻松调用各种模型和应用功能,同时与本地知识库协同工作,为用户提供与软硬件完美匹配的AI体验。

在与应用和模型厂商的合作中,终端厂商参与制定和发布接口标准,促进模型和应用之间的互通性,并在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共同制定数据使用和存储规范。

因此,能够有效整合产业链资源并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务的AI PC终端厂商将成为这个生态系统的核心力量。

2023年,除了芯片厂商发布的重要芯片外,PC厂商和算法厂商也在AI+终端领域推出了重要产品。

在整机方面,PC厂商已经公布了AI+PC的产品规划,并积极推动其实际应用。

目前,AIPC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联想、英特尔、AMD、高通、惠普、戴尔等。

10月,高通发布了面向Windows 11系统的新一代PC处理器骁龙X Elite。这款处理器是专为AI应用而设计的全新平台,能够在终端侧运行参数超过130亿的生成式AI模型,其AI处理速度达到竞品的4.5倍。OEM厂商计划在2024年中推出搭载骁龙X Elite的PC产品。

高通骁龙 X Elite PC 处理器:

数据来源:高通

10月19日,英特尔在AIPC领域推出了其首个AIPC处理器---代号 Meteor Lake 的酷睿 Ultra 处理器。这款处理器采用了先进的制程工艺和全新的架构设计,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计算体验。英特尔还启动了“AIPC加速计划”,将在2025年前为超过1亿台PC带来AI特性。

英特尔 AI PC 加速计划:

资料来源:英特尔

12月7日,AMD在其“Advancing AI”大会上推出了面向AI和HPC领域的GPU产品——Instinct MI300A/MI300X加速器。

这款产品的性能相较于英伟达的H100有显著提升,被广泛视为目前市场上最强大的AI芯片之一。其首批客户包括了微软、Meta和Oracle等科技巨头。此外,AMD还预告了下一代AI PC产品——Ryzen 8000系列APU,其整体算力高达39TOPS,无疑将为个人电脑市场注入更强大的性能。

三星电子计划于12月中旬推出全球首款AI PC——搭载英特尔新一代“Core Ultra”处理器的Galaxy Book 4系列笔记本。LG电子和惠普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AI笔记本电脑的发布。

苹果则着眼于未来混合式发展的需求,正积极推动5G芯片在Macbook Pro产品线上的应用,以满足AIPC时刻在线的需求,并预计在2025年正式发布。

AIPC演进路径:

资料来源:华泰研究

国内厂商中,联想强调边缘端计算的重要性,并与英伟达、微软、AMD、英特尔等合作伙伴共同建立混合AI生态。

12月15日,在2023英特尔新品发布会暨AI技术创新派对上,联想集团公布两款AI Ready的AI PC于当天15:00正式上市,并同步开启预约预售。这两款AI PC分别是联想ThinkPad X1 Carbon AI 、联想小新Pro 16 AI酷睿版。

联想PC大模型与云端大模型并列演示:

AI PC行业在终端厂商的积极推动下,正在迎来关键节点。

头部厂商布局将加快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AI关键技术在PC端的应用进程。

AIPC产业链机会梳理

AI+终端产业有望逐步加速落地,一方面有望推动相关终端交互的改善及功能的迭代,另一方面AI有望释放终端的数据价值,进一步提升终端智能化程度。AI PC 对笔记本电脑结构件、存储器等组件亦提出更高要求。

AI+终端产业链相关布局厂商众多,部分代表厂商包括PC产业链:联想集团、春秋电子、华勤技术、光大同创、莱宝高科等;AI PC应用软件:福昕软件、金山办公等;AI 算力:海光信息、龙芯中科、寒武纪、景嘉微、浪潮信息、紫光股份、中科曙光、神州数码、拓维信 息、四川长虹、恒润股份、鸿博股份等;AI 终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 科大讯飞、龙芯中科、中科创达等;多模态:苏州科达、因赛集团、润和软件、三六零等。

低延迟+隐私保护拉动大模型本地化需求,AI PC 具备边缘算力有 望解决行业痛点,成为首个大批量落地 AI 终端。AI PC 能在 PC 用户端实现 部分 AI 应用,有望拉动大量 PC 换机需求,或可带动 PC 行业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结语

随着AI PC市场的持续推进,各大主要参与厂商纷纷在这一领域推出自己的特色产品,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更高效、更智能的计算体验。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这些厂商之间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

未来算力基础的逐步完善、算法的持续迭代更新以及整机产品的逐步落地,A IPC产业有望进一步加速发展。未来的AIPC市场将呈现更加多元化、更加智能化的趋势,为用户带来更为丰富、更为便捷的计算体验。

关注乐晴行业观察,洞悉产业格局!

5 阅读:1777

翰棋说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