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为什么在临战前紧急更换了解放军42军军长和政委

伏生百年 2024-05-05 06:44:26

1978年12月上旬,中国决策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并下达战略展开号令,调动解放军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所属部队向中越边境地区集结,进行作战准备。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

当时全军正在传达中央新的大政方针,进行整顿,肃清历史上的错误影响。并且马上要进行作战,一些不适合指挥岗位的领导也要调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人事调整。如准备参战的成都军区第13军、昆明军区第14军,军领导班子都有了较大变动。广州军区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但也发生了一件影响很大的事情。

广州军区当时下辖3个野战军,即第41军、第42军、第55军,全部要开赴边境作战。其中第42军的杨针军长、陈树福政委身体都不好,杨军长还在广州住院。闻知部队要开赴边境执行作战任务,杨军长马上向军区申请要出院归队,陈政委则担负起了部队动员和扩编的重任。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知道此事后很高兴,认为部队20多年没有打仗了,现在几名重要的军首长积极请战,是个好现象,必须鼓励。因此,他批准杨军长出院归队。

杨军长、陈政委着手工作,组织部队完成动员扩编,尔后采取铁路输送和摩托化开进方式,于12月底前全部到达广西边境预定地区集结,进行临战准备。在此期间,杨军长不顾病体未愈,亲自到边境勘察地形,了解情况,并开会研究,指导制定作战方案。陈政委抓工作也很紧,组织部队听取边民控诉,开形势教育会,搞“三视”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放纪录片、故事片等,激发广大指战员杀敌立功的光荣感、使命感和战斗热情。

1979年2月初,广州军区政委向仲华带领检查组到边境视察部队的战备工作。看了第42军后,他发现杨针军长和陈树福政委的身体状态都很不好,属于勉强维持工作。大战在即,军一级主官这种样子可不行,会影响作战进程的。于是向仲华将情况传回广州军区,建议调整第42军的领导班子,让杨军长、陈政委下来休养。许世友闻讯后很不高兴,认为两位老将都积极请战,自己也拍板同意了,不好临阵换将。然而向政委坚持自己的意见,和许司令顶起了牛。

后来在军区周德礼参谋长建议下,许世友决定亲自到前线弄清情况,解决问题。结果他来了一看,果不其然,杨军长、陈政委确实状态不佳,需要治疗休养。尔后许世友、向仲华和军区其他首长开会研究,决定调杨、陈二位回广州,并任命第42军副军长魏化杰为代军长,副政委勋励为代政委,继续主持战备工作。

杨针军长病得较重,先行返回广州治疗。陈树福政委却不走,表示自己的身体还能坚持,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于是他留在前线,协助新的军领导班子工作,鼓舞部队士气,解决思想问题,一直到自卫反击战结束。

1979年,已经久疏战阵的解放军终能击败强敌,胜利完成作战任务,像杨军长、陈政委这样老骥伏枥的领导干部不在少数,功不可没。他们是部队表率,不愧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8 阅读:2626

伏生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