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薄棺在雨花台被挖出,一女子说是她失踪3年的特工丈夫

彼岸紫竹 2024-05-13 10:38:15

1951年6月11日,上海公安局派专人来到南京雨花台宝林寺后山坡挖掘三口装着烈士遗体的薄棺。挖掘过程中,随着公安战士不断地挥动铁锹,一位名叫张育民的女子越发紧张。

突然,有人喊道:“挖到了!”

张育民的心一下子揪到了嗓子眼,会是他吗?会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吗?

随着薄棺被挖掘出土,战士们小心翼翼地将棺盖打开,烈士们的遗体早已腐烂,无法辨认容貌,每个人的骨头上均是伤痕累累,可以看出生前曾遭受酷刑。从烈士遗骸来看,骨架散乱,说明他们是被丧心病狂的敌人活埋的,在棺内醒来后,挣扎不出,活活憋死。

张育民强忍着泪水,望向棺内的白骨,根据其中一具白骨的牙齿认出了自己的丈夫,不禁泪如雨下,抱着儿子卢大容泣不成声。

周围的战士们看到这一幕,难忍心中的悲痛,默默地向三具烈士遗骸行了军礼。

张育民的丈夫就是中共历史上著名的红色谍王——卢志英,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为党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壮烈牺牲,堪称传奇。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卢志英,原名卢志江,又名卢涛、卢育生、周至坤。1905年生于山东省昌邑县望仙埠村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卢志英满怀救国热情地参军,成了东北军的一员。

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目睹国家、民族惨状的卢志英感到深深的绝望,他清醒地意识到,靠军阀不能拯救这个国家,必须起来革命,推翻这个吃人的旧世界。

就在卢志英苦闷的时候,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爆发了,1925年2月,卢志英毅然只身南下,寻找革命组织。不久,他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刘仲华和姚继民,在他们的影响和教育下,卢志英思想逐步走向成熟,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决心投身革命。

1925年夏,卢志英在新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革命伴侣

1927年底,卢志英在地方旧军队中从事兵运工作时被捕,关押到蒲城县驻军师部。

这是卢志英革命生涯第一次被捕。

此时,蒲城的地下党员张育民得到一个消息:县城里捉到几个共产党,正关押在当地驻军的师部里。张育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几个同志救出来!

经过细心地调查和周密准备,她利用一个学生家长在师部做饭这一特殊关系,偷配了牢房钥匙。一天夜里,张育民冒着生命危险,闯入敌师部,打开牢门,救出了卢志英等五位被押的共产党员。

1928年2月,卢志英(化名卢涛),由陕西赶赴北平后,党组织就交给了他一项新的任务:与周恩来的特派员项与年共同领导北平乃至全国的学生运动。

这年的元宵节后,张育民也来到了北平,后经卢志英多方奔走,张育民被安排在北大医学院的护士专修科学习。张育民便利用这一条件,掩护革命工作,发展党员。通过项与年,张育民了解了卢志英走过的道路,更加敬爱。在革命的道路上,这两个志同道合的青年终于结成人生伴侣。

1928年8月,他们在北平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的婚礼。日理万机的周恩来亲自送来一对绣有鸳鸯戏水的枕头作为贺礼,并握着他们的手亲切地说:"祝你们互敬互爱,相扶相依,白头偕老,革命到底!"

他们夫妇除了做学运工作搜集军事情报外,还利用各种方式为中共北京市委筹集了上万元的活动经费,而自己却节衣缩食,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

为了省钱,他俩只缴纳一份伙食费,二人轮流各吃一顿饭,这起码的生活也是靠"当"出结婚的衣服来维持。

后来,两人规定,每天只用3个铜板,午饭每人1个,晚餐共用1个,买烤红薯充饥。每当谈起这段生活,卢志英总是自豪地说:"为了人民的解放,虽摩顶放踵,餐风饮雪,也甘之若饴。

智取“铁桶计划”绝密情报

1932年,卢志英调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他一方面积极恢复和发展党的各级组织,一方面在国民党各主要政府及军事部门广泛结交进步人士,获取情报,其中甚至包括部分绝密文件。

不久,卢志英再次被捕,狱中受尽了火烙、皮鞭、电刑、辣椒水、老虎凳等许多酷刑,浑身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后经组织营救出狱。

这是卢志英第二次被捕入狱。

1934年夏,党组织派卢志英夫妇到江西做地下军事情报工作。卢志英化名卢育生,打入国民党江西赣北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莫雄的司令部,任上校主任参谋兼清乡委员长。张育民在南昌开设"张育民诊所"。名义上是诊所,实则是党从南昌到瑞金的秘密交通联络站。

卢志英千方百计争取思想进步、同情革命的莫雄司令,并利用同特务头子康泽、"剿共"总司令陈诚的相识相交关系,陆续将一些中共情报人员安插在国民党的特务机关。短短三个月,便建立了一个完整严密的军事情报网。

10月上旬,蒋介石经过精心策划,在庐山牯岭连续召开了6天高级军事会议,密谋发动第五次"围剿",妄图将共产党和红军一网打尽。莫雄因为“剿共有功”参加了这次会议。

这是一个名叫“铁桶围剿”的计划,由蒋介石的德国顾问汉斯·冯·赛克特(前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提出,旨在彻底“剿灭”中央红军。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集结150万大军,以瑞金为圆心,在半径150公里范围内形成一个大包围圈。各参战部队在指定的某一天合拢包围苏区。一旦包围圈形成,各部队稳步向瑞金推进。为防止红军突围,该计划还准备了无数地雷阵、铁丝网、碉堡线和大量美国军用卡车。

汉斯·冯·赛克特

听到这个计划,莫雄大吃一惊,如果真的按照这个部署,红军恐怕将有大麻烦!

会议结束后,莫雄连夜赶回德安县驻地,把这份绝密计划交给卢志英等地下党同志。未等看完,同志们已吃惊得额头冒汗,他们连夜用密写药水把情报要点抄到四本四角号码字典内,由会讲客家话的项与年(保安司令部机要参谋)送往苏区。

项与年狠心敲掉自己的四颗门牙,脸上抹上泥,浑身穿得破破烂烂的,化装成乞丐,于 1934 年 10 月 7 日到达瑞金沙洲坝,把这份“关系到革命全局”的情报交到周恩来手中。

有了这份情况,党中央和红军只轻轻一跃,便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蒋介石同德国军事顾问精心策划的"铁桶计划"就这样泡了汤。

后在长征途中,谈及此事,毛泽东无限感慨:"搞这份情报的同志是有功劳的"。

痛失“爱子”

1936年,张育民生下一对双胞胎,分别取名卢大容、卢小容,卢志英很是高兴,时常抱着两个小娃娃逗弄,一家四口的生活愈发幸福起来。

卢志英与卢大容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卢志英奉命掩护红军的伤病员,并策应红二、六军团的活动,由于路途遥远,两人就选择将大儿子留下,交由奶妈照顾,带着小儿子上路了。

后来,党组织担心卢志英的安全,便派出4位侦察员接他和夫人张育民带着孩子卢小容返回中央苏区。可就在他们于临川南郊与接应的同志会合不久,却被莫雄的“除奸队”队长张大炮发现了。

张大炮为人十分歹毒,平时嫉妒莫雄对卢志英的重用,对红军又有刻骨仇恨,卢志英几次想除掉他都未能得手。他发现卢志英情况反常,有投共嫌疑,见报仇的机会来了,便未经报告擅自带人追赶。见张大炮追来,大家便隐蔽在路边的山林里。未料,追兵过去不远,张育民怀中的小容“哇哇”啼哭起来,听到哭声,追兵调过马头,气势汹汹搜寻而来,情况万分紧急。

此时如果不痛下决断,所有人,包括爱子全都难逃一劫。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卢育生一把从妻子怀中夺过哭声不断的婴儿,沿着山沟朝远处跑去,在一道山梁上,他狠了狠心,将亲生儿子挂在了一棵酸枣树上。儿子的哭声,成功引开了敌人。

卢志英本想等敌人走后再将小容找回,没想到却听到几声枪响,毫无人性的敌人竟然对一个两个月的婴儿下了毒手,空谷长久回荡着哀鸣。

目睹幼子的惨死,张育民肝肠寸断、心如刀绞。战友得救了,骨肉却分离了。卢志英强忍悲痛扶起妻子,缓慢而有力地说:"为了千千万万个孩子,牺牲我们一个孩子,值得!"

熟悉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像卢小容这般牺牲的烈士后代太多了,不是他们的父母不爱他们,而是斗争的环境太险恶,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像我们这样的后辈能过上像人一般的生活,被迫牺牲了他们。

天下哪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

日军司令部主动将大批物资留给八路军

1937年8月,八一三淞沪战役打响后,党组织亟需在上海,特别是敌占区建立情报网,卢志英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上海被日军占领后,卢志英为了方便获取情报,在提篮桥监狱对面开了家面包厂"沪丰面包厂",并附设"大中华咖啡馆"。他利用自己精通日语地优势,通过在自己的咖啡馆与日本吴淞海军司令保岛合作演奏《春江花月夜》的机会,结识保岛,并利用保岛的关系,一次次为抗日根据地和新四军输送了大量急需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枪支弹药等军用物资。他还利用各种渠道与上海的帮会结交,利用他们保释一些被捕的同志。

卢志英在龙潭虎穴中,成为刀尖上的舞者,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

1939年后,卢志英化名周志坤,奉命于沪浙一带,发动地下武装,组织抗日游击队,有力地配合了陈毅,粟裕领导的黄桥战役。

故事读到这里,笔者对这个化名“周志坤”充满了兴趣,因为笔者非常喜欢的一部谍战电视剧《风筝》中,代号“风筝”的我党潜伏特工“鬼子六”郑耀先使用的最后一个化名,叫作周志乾。主创人员是否是从周志坤这个名字获得的灵感不得而知,但是郑耀先与卢志英有一点相同,他们都是经历过波谲云诡地下斗争的超级特工,都是我党的英雄。

说回卢志英, 1942年1月,中央军委特科给新四军军部发来秘电,速调周志坤返沪。时任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亲自向卢志英传达了命令,要求他返回上海建立新的军事情报系统。

于是,出没苏北地区打游击,屡立奇功的的“周司令”消失了,神通广大、八面玲珑的“卢厂长”又出现在了上海滩。

回到上海后,卢志英利用与保岛的关系,巧妙地周旋在敌人中间,充分发挥他情报人员的天赋,很快又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情报网络,并且送出了大量的情报。

1945年日军投降,卢志英代表新四军与淞沪日军谈判投降。由于卢志英的工作,尽管上头规定只能将武器交由国民党,但保岛为了给自己和家人留条后路,还是将海军司令部的所有武器和物资交给了新四军。

新四军接收这整整60车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后,朱老总特地发电报祝贺陈毅:“你这下可成大财主了!”

视死如归

卢志英有一个助手,名叫张莲舫,原是新四军的基层干部,后跟随卢志英来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此人来到上海后,很快沉醉在上海的花花世界,十里洋场,染上了吃喝嫖赌的恶习。卢志英发现后,多次批评训斥。张莲舫不但不悔改,反而主动向中统投降,当了可耻的叛徒,上级卢志英正是他叛变的“投名状”。

1947年3月1日中午,因张莲舫出卖,卢志英在八仙桥青年会门口被特务秘密逮捕。3月2日,妻子张育民、儿子卢大容亦相继被捕人狱。

这是卢志英第三次被捕入狱,也是最为凶险的一次。

特务知道卢志英在中共担任重要职务,便千方百计威胁利诱,妄图从志英口中得到党的重要机密。国民党中统局的正、副局长亲自出马,许以高官厚禄相许,卢志英不予理睬。

敌人给他上电椅、火烧、绞头、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甚至用打气筒往他的肛门里打气,直到他的肚子胀成一面鼓。

但卢志英威武不屈,视死如归,坚决不吐露党的秘密。

敌人一计不成,又施一计,阴险地将张育民和孩子从苏州押来南京,妄图再次施展他们"儿女情长"的毒计。张育民看到丈夫浑身的伤痕和浮肿青紫的脸庞,痛苦地流下了眼泪,她紧紧牵着儿子的小手,一言不发。

一天下午,卢志英又被押进刑讯室,只见自己11岁的儿子卢大容被敌人堵上嘴,双手被分开牢牢的捆着。孩子不能挣扎,不能叫喊,只能睁着惊恐的大眼望着父亲。敌人将一把尖尖的竹签在卢志英面前晃动,然后将竹签一根根对准大容的手指,要挟卢志英:"你若不说,我们就一根根往里扎。"

卢志英知道,这是敌人最狠毒的一招,敌人已经黔驴技穷了。他的心抽搐起来,对他来讲这是一场真正的考验。他盯着眼前这几张气急败坏、狰狞丑陋的面孔,脑中迅速闪过当年那个被自己亲自挂在树上、还在襁褓中挣扎的婴儿的身影。

他知道,若想儿子少受罪,只能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冷酷无情,儿子才有一线生机。

于是很快地冷静下来,冷然一笑,对敌人说:"你们只知道父子情深,却不知道信仰比父子情更崇高。为了自己的理想,我什么都可以抛弃。不信吗,不劳你们动手,把那竹签给我,看我怎么插。"

嗜血成性的敌人惊呆了,绕着卢志英走了几圈,像打量怪物一样打量他。敌人知道,"儿女情长"这一招对卢志英根本不管用。

面对这样的对手,敌人所有的行为都变得如小丑般可笑,他们又怎么能理解,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在最后的日子里,卢志英在狱中写了一首诗:

“弟兄们死了,

被人割了头,

被敌人穿透了胸。

活着的弟兄,

要纪念他们,

他们作了斗争的牺牲。

世界上惟有解脱奴隶的命运,

才是伟大的斗争,

惟有作了自己的弟兄们的先锋,

才是铁的英雄,

才是伟大的牺牲。

弟兄们,忍耐着艰苦!

弟兄们,忍耐着创痛!

不忍耐没有成功,

不流血怎能解脱奴隶命运。

在地狱的人们,

不会有天降的光明。

只有不断的忍耐,

不断地斗争。

饥寒交迫的弟兄们……”

倒在黎明前的黑暗

1948年12月27日晚10点钟时,特务把卢志英押出囚室。

卢志英感到"最后的时刻"已经来临,他准备和敌人做最后的斗争。

根据被捕特务任宗炳的交代,共有5人参与了对卢志英等三名烈士的杀害,分别是卢仕尊、杨香、李侠、任宗炳和夏麟昆。其中卢仕尊扼住卢志英的咽喉,防止志英大声喊叫, 杨香、李侠将预先准备好的沾有药水的毛巾捂着志英的嘴, 任宗炳、夏麟昆二人压住志英挣扎的双腿,10分钟后, 志英停止挣扎, 昏死过去。特务们将三人装在提前准备好的棺材中,用汽车运到雨花台,活埋在阴森可怖的密林之中……

中华优秀儿女、一代红色谍王卢志英就样惨遭毒手,倒在了黎明前的黑夜,年仅43岁。此时距离上海解放,仅仅只有5个月。

结语

卢志英烈士的遗体现在安葬在在庄严肃穆的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里。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卢志英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0号烈士证书。

1955年,读到卢大容写的一本书《我与爸爸坐牢的日子》的南京小学生在丁芝秀老师的带领下,创建了"卢志英中队",成为全国最早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少先队中队。60年来,在南京市"卢志英中队”已有34个,队员超过2000人。

卢志英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南京的小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革命的火种将会一代一代永远流传下去。

1 阅读:47

彼岸紫竹

简介:挖掘真相,用冷静的理性温暖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