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汽车龙头,市占率国内第一,华为、比亚迪钟爱的供货商!

从筠娱乐嘀嘀 2024-05-17 11:27:46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700亿元。

政策利好催化产业腾飞

工业机器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装备,在智能制造中扮演核心角色。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为行业腾飞插上腾飞的翅膀。

2021年12月,工信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速超20%。规划部署了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加高端产品供给、拓展应用深度广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等重点任务。

2023年初,工信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在制造业领域要"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打造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这意味着工业机器人作为关键基础设施,正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除国家层面,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如《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聚焦构建医疗健康机器人等四大整机加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上海、广东、江苏等制造业大省大市也相继出台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政策的大力支持,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一半以上,连10年居世界首位。

技术突破驱动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是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一是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取得突破。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被视为制约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卡脖子"环节。通过自主创新,我国在这些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有力支撑了整机产品的国产替代。

二是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工业机器人正向智能化、网络化、云化方向快速演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机器人加速融合,赋予机器人更强大的感知、决策、控制能力。

三是应用领域持拓展。传统的焊接、码垛等应用领域仍是工业机器人的主阵地。但在医疗手术、特种作业等新兴领域,工业机器人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其应用场景从单一、封闭向复杂、开放环境。

四是创新生态日趋完善。一批机器人创新中心、应用体验中心等平台建设为产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环境。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健全,为产业可持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凭借技术突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国际竞争力持增强。

下游需求旺盛催生新赛道

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化工、物流等制造业领域,下游需求旺盛是拉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是传统制造业是工业机器人的"大本营"。汽车、3C电子制造是工业机器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占据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这些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持释放。

二是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快速增长,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新动力。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由于绕开了传统燃油车的技术障碍,工业机器人在其生产线上得到了大规模应用。

三是服务业渗透潜力巨大。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开始在物流仓储、餐饮服务、医疗康复等服务业领域落地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突破,服务机器人有望成为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又一赛道。

四是特种作业需求凸显。在一些特殊环境如深海、高空、高温等,工业机器人可替代人工开展作业,提高效率和安全性。这些领域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在不断释放。

下游需求旺盛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行业专家预计,到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700亿元。

产业链条日益完善

一个完整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条,对于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整机制造环节,国产品牌通过不断创新,产品性能和质量持提升,市场份额逐年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首次突破50%,达到52.45%。

在核心零部件领域,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关键环节的国产替代取得突破,有力支撑了整机国产化进程。

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环节也在加快发展。一批专业公司通过深耕行业,为下游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系统集成和运维服务,提高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效率。

机器人本体与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加速融合,赋能产业链上下游的智能化升级。

产业链条的日益完善,有利于形成上下游良性互动,提高整体竞争力。专家表示,中国已初步具备全产业链替代的实力,国内龙头企业有望在协同发展中快速抢占市场。

开放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开放是当代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加快开放步伐,与国际接轨,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我国机器人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同时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自身实力。

二是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我国定期举办国际机器人展会,为全球企业提供展示新品、交流合作的机会。中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重要舞台。

三是参与全球治理进程。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机器人标准化工作,主导或参与制定多项国际标准,提高了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我国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业内专家表示,开放合作有利于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抢占全球产业链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必将在开放合作中行稳致远。

1 阅读:222

从筠娱乐嘀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