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票崛起的背后是什么

开扯吧 2024-02-28 18:12:10

今天我们接着讲故事,这期我们聊点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关于钱的内容。起因是我最近开了一个博主的一个视频推荐的一本关于金钱内容的书,然后得到一些启发。

当然我不是为了你去买这本书,因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我还没准备好开始去做卖书这个生意,或许以后会做,以后再说。

第二,是这本书,我个人觉得没有讲到很多,我认为核心的东西。没有触动到我的需求点,所以我觉得对我的用户可能影响,不会很深刻。

有人可能会问这本书叫什么名字,我们习惯不吊人胃口书名《金钱心理学》,这是美国一位美国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投资者。

这本书被翻译成了50多种语言,在全球卖了超过300万本,非常火的投资概念的畅销书。

当然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网上到处都有卖。在这本里提到了几个目录很有意思,其中一章叫复利之谜。

复利是一个金融词汇,简单理解就是利滚利,驴打滚。把本金和第一年的利息加起来,当做第二年的本金,然后再来计算第二年的利息。

网上还有人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不知道是怎么排列出这么一个名次的,金融行业的事我也不是很理解。

但是实质上复利的本质是时间,你想这是事情,事实上就是长期的重复获得收益或者利息。复利的复,指的就是一个时间维度,长期。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想到了什么,我马上就想到了好几个词。长期主义,延迟满足,之类的词汇。

当然这种词可能有很多,你不用逐一的去查,因为他们的意思都差不多,就是持续的做那种时间越长,收益越大的事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很多的小学,幼儿园,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毅力。学校为搞一种小游戏,游戏很简单。学校会制定一些规则,如果小朋友达到了规则要求,老师就会奖励他们一些小卡片,或者小星星。

然后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得到卡片的数量,去老师那里兑换不同的小玩具,或者是小礼品。

一般五张卡兑换一个小玩具,十张卡兑换一个大一点的玩具,三十张卡兑换一个终极玩具。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让小朋友为了获得积分卡,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自己管理自己,自律性会提高。

第二,累积更多的卡,可以获得更好的玩具,会提升孩子实现一个长期目标的习惯。

其实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长期主义,延迟满足,类似复利的例子。

所以有时候读书你会发现,很多的知识都是互通的。你理解的东西多了之后,不少的概念是可以串到一起的。

很人说我一年读一千本书,然后人生如何如何发生了改变。看到这种内容你也只能笑笑而已,一天要读两三本书,天天看书也读不完啊。如此快速的读书,你是要寻找什么呢,还是要硬盘存储呢。难不成你就是为了展示自己超强的读书能力,一年读一千多本书的记录,很难理解这种行为。

如果你是带着很多思考去读书,你会发现,很多知识点,在很多书中都会重复出现。所谓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中国每年出的书有四十多万本。那么多书,本本写的那么厚,你确定这些书比之前的著作有价值!

复利之谜这个标题一样,他里面讲了一个故事,罗纳德·里德曾在一家加油站做过25年汽车修理工,又在一家商场拖了17年地板,后来还当过门卫,本以为不会有什么积蓄,但当他2014年去世(享年92岁)的时候,竟然拥有800多万美元的资产,他将200多万美元留给了自己的子女,剩下的600多万美元捐给了当地的医院和图书馆。

你可能会奇怪,这么普通的工作怎么会积攒,这么多钱,我看的时候也感觉不可能啊。

但是看完这这个人我理解了,首先这老爷子对物质上的追求极低,他一辈子没花过什么大钱。最大的一笔开销是花了两万多美元买了一套房子,很多年前的事情,可能也不是什么繁华的地方,房子价格也不贵。

平时吃穿也很节省,当然你可能会说,就算天天吃咸菜也存不了这么多钱吧。确实,他的核心秘密就在于,他把自己刨除生活开销之外所有的钱,都用于买蓝筹股。

不炒股的人可能对蓝筹股没什么概念,蓝筹股就是在某一行业或者某一领域有很强的市场影响力,并被广大投资者普遍认同的上市大公司。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中石油,等等的这些大公司股票。蓝筹股的特点是涨幅一般不大,但是非常稳定。

罗纳德·里德曾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在蓝筹股,一辈子大概买了五十多只蓝筹股,一直复利增加收益。

最后才有了800多万美元的财富。

你看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呢!准备去把自己的钱去投入到蓝筹股当中,后半辈子开始稳定的复利收益,坐等800万的财富到来。

如果你敢这么想,我劝你冷静一点,我先给你看一个数据。

中国石油这是名副其实的蓝筹股。2007年上市价格每股发行价16.70元,上市第一天股价直冲云端,最高价48.62元,

到了2010年全年最高12元,最低7.85元,

2020年10月29日,中国石油股价跌至3.89元的当年低位。

2024-02-28今天中国石油今天收盘价,8.84元

如果美国的罗纳德·里德老子,如果在2007年16块买的中石油,到17年之后的今天,老爷子持续复利投资,可能还不一定能回本,极大可能今天还套着呢!

当然你不要觉得我们今天是讽刺股市,或者是那支股票,真没那个意思。我们主要是讲这本书《金钱心理学》。

理论和现实之间的鸿沟,复利思想有没有问题,当然没有问题,因为这是已经被很多大师证明过的事情,不容质疑。

但是很多人的知识和认知不全面,错误的以为我只要去复利,坚持复利我就能发财。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一部电影里的一个情节,《剑雨》电影中和尚陆竹和女侠细雨讲的一段话:你的避水剑法少了四招,所以日后遇到真正的高手你将必死无疑,今日我将了却凡心,看好了。

然后传授了细雨缺失的四个招式。非常好看的一部武侠电影,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为什么要讲这个情节,因为很多人的认知或者说知识,是不完整的,有残缺的。当你用这些漏洞百出的知识,有一天你真的遇上要解决的实际难题,那真的是必死无疑。

举个例子,我们在讲一个电影片段《茶馆》,说是电影这其实就是历史实录。

里面秦二爷的一段台词,劝告大家有钱就该吃喝嫖赌,千万别做好事。有人一看感觉好反动,怎么能这么教人呢,你几十岁的老人,教人学坏,不是什么好人。

可是你看了秦二爷的经历,你就会理解了。秦二爷有钱人,年轻的时候一腔热血变卖家产,搞实业救国,搞工厂搞生产,名副其实的爱国企业家。

最后得了个什么结果,他的所有资产被查封,被当成敌资,被官员给没收了。一辈子的辛苦全部化为乌有。

你说秦二爷是不是长期主义者,是不是典型的复利投资。把赚的钱投入到企业,改良技术,更新设备,提高效率扩大规模,明显的复利。

看到这里你应该就明白了,所谓的复利,长期主义,什么延迟满足,概念是没问题。但是这个理论要在现实中完成,是有前提的。

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在高明的理论都是白扯,就是你能确保自己最后能拿到,那个最后得收益。

这是很多投资者疏忽,最后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前几年我就看过一个新闻,有一个中药材种植的商人,确定了种植的药材,租好了地,相关的销售渠道,专业的种植人员都搞定了。

开始种植也很顺利,最后中药材收成也不错,一切都在欣欣向荣往好的方向发展。

结果最后要收成的时候,自家承包的土地种植药材,遭到附近村民的哄抢一空。

这就是如果你对一个事情的认知是不全面的,莽撞的以为自己真理在握,开始行动,最后结果可能就是必死无疑。

这也是投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段永平曾经讲过一段话,最恐怖的事就是,有什么是我们该知道但是我们不知道的。

还是那句话,实用的知识是互通的。

比如有人租了一个人流量很大,价格很实惠的商铺,满心欢喜开业了。结果半年之后这里修路,围墙一档两年多,老板血本无归。

生活中太多这样的例子,这样的大坑。都是本来你该知道的,但是因为你不知道,虽然你所有的理论都对,最终结果惨败。

也应对了那句话。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比如在这本书还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有钱人,花了上千万买了一座豪宅,保姆都请了十几个,厨师保安请了一大堆。豪车买了好几辆,阔绰,奢侈,挥金如土,享受人生。

可是后来一次经营危机,导致资金出现问题。豪宅被拍卖,豪车被拍卖,有钱人资产也没了,成了钱一屁股的负债人。

当然书里讲的是,豪车,豪宅,疯狂消费,这些都是花钱的,或者是负债的。这些行为只会消耗掉你的钱,他们不是资产,不会给你带来增值和收益。这是穷人行为。

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句古话,横财不富穷命人。什么叫穷命人,不是没钱就叫穷命人,以前我们讲过,简单说就是那种收入稳定,但是开销花费很多的人。

上面这个例子不就是这么回事么,各种没有节制的挥霍,最后果然把自己钱折腾没了,实实在在富不久的穷命人。

所以你说,什么古今中外,真的有那么多知识需要你去学习。去通读么,如果你不思考,不理解,感觉到处都是知识。如果稍微思考一下,新鲜的知识并没有很多。

前面我们讲了一个观点,这本书没有触及到我认为的需求点,所以我可能不会细致的阅读。

因为不管是讲复利,还是长期主义,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核心,就是你用什么方法寻找到一个靠谱的项目。

对吧,你想如果你投资的项目没有未来,或者是未来会破产倒闭,结果就是你坚持的越久,你损失的越多。

这也是投资人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投资那些公司大概率的可能会赚钱,那些公司是绝对不能投的。

这个内容是这本书没有的,这本书更多的是告诉大家要养成什么好习惯而已。

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理解,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首先所谓的复利,对普通人来讲意义不大,顶多能让你减少不必要花销,能存一点钱。想要彻底提升生活水平,基本不现实。

比如你一年能存五万,现在一年省下3万,存八万。就算百分之十的收益,一年存下9万,十年一百万。

其实十年存五十万,和抠抠搜索生活存100万,多出来的五十万真的能大大改变你的阶层么,实现财富自由么?  基本没戏,而且你减少的生活乐趣,也是你损失的一部分。

前几天刚看了一个科普,讲如果你有十万,复利多久能做到一亿,作者就在那里算。讲如果按照月收益10%来算,用不了很久,十万就能变一亿。

好像复利很厉害的样子,其实这不是扯淡么。月收益10%,年收益就是1.2倍,你这TM叫复利啊,你这叫暴利好吧。高利贷都不敢这么算,当然你也能看的出来,真正来钱快的不是复利,而是翻倍。

让你有限的钱,在未来疯狂的翻倍,这才是大部分人真实逆天改命的真实机会。你别觉得这是做梦,大部分的投资者赚的钱都是这个钱。

在《金钱心理学》这本书的最后讲了尾部效应。里面举了一个例子,股神巴菲特一生大概投资了几百支股票,其实真正帮他赚钱的,是其中的十几支股票,这些股票价格很多是增值了十几倍,几十倍。如果刨除这十几支股票,只看巴菲特购买的其他股票,其实投资水平非常的一般。

比如段永平曾经讲,他投资网易的时候股价一两块,后来涨到一百多块,收益直接翻百倍。

如果一个普通人有这样的能力,一次机会,你拿五万就能变成五百万,绝对逆天改命。

从这里你也能看的出来,投资赚钱,投资人赚钱,本质赚的是什么钱。

说到底是赚的是未来的钱,你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你就能赚到多远的钱。

你能看多远,是由你认知决定的,说白了就是知识,眼界经验,规律和行业,包括识人,政策,技术等等综合的东西。

举个例子,现在电动汽车在中国如火如荼。那请问你知道未来电动车发展会是如何的呢!

很多人可能一脸蒙圈,这我怎么知道,这也没规律可以找啊。

事实上这事有迹可循,时间不长让我们回到四年前,2020年初,但是大家都知道新冠疫情期间,口罩稀缺。

有很多聪明人就从中看出了商家,生产口罩啊。购买设备,购买原材料无纺布,租工厂,找工人生产。

大量的商人涌入了这个行业,有的人在这中间大赚一笔,有的人定向销售,有专门的客户渠道也赚了一笔。但是还有大量的人,没有吃到肉,口罩大量生产,导致口罩原材料价格暴涨,设备暴涨。而口罩供大于求,价格暴跌,不少人贷款投资的人,血本无归,低价抛售设备和原材料。

历史总会重演,如果你是投资人,你会记住这是知识,这就是经验。

激情似火的电动汽车也不例外,据说有一个叫高合汽车的电动车公司,好像要撑不下去了。今天还有新闻讲苹果退出了电动汽车项目。高合的事好像没确定是不是真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高合绝对不是倒下的电动汽车最后一个。

如何去判断那些公司有可能在未来有前途,那个公司会成为行业黑马,脱颖而出这才是投资背后的核心。所以说《金钱心理学》为什么没有触动我的需求点。因为关于这一点,书中没有多少这方面的内容。

这个得去看那些大投资人写的实战书籍,具体案例,经验,慢慢系统的学。

其实这中间也有一些规律,比如我们刚才讲的,投资本质就是赚未来的钱。所以你会看到很多的投资人对新技术,新产品,新行业保持旺盛的热情。

很多人都听过一个段子,就是孙正义投资马云,五分钟搞定2000万美元的投资。这个投资为孙正义赚了很多钱,所以孙正义被各种夸赞。

但是背后真实情况是什么呢。是当时正互联网电商兴起,这是一个未来快速崛起的行业,带来公司市值爆炸性增值的行业,投这个行业大概率会赚钱的。

局不晚期统计,孙正义一共投了800多家互联网、科技企业。还投资了多个美国和印度的互联网企业。

其实就是广撒网,我知道这个行业,这个产品回来肯定会大放异彩,市值爆棚。但是哪家公司最终会在未来获得成功,基本没有一个投资人可以百分百的确定。

所以你经常会看到同一类型业务的不同创业公司,背后的股东是几个相同的公司。

讲到这里总结一下我们今天要讲的核心,

投资赚钱的核心本质是赚未来的钱。

所以你投资的东西在未来有没有市场,能不能爆发,非常重要。

第二 ,你要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去全方位的判断你投资的项目存在的风险,和可能遇上的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发展可能走向。

风投女王徐新讲过她的投资理念有三条:第一投行业,第二投企业家,第三帮助这个企业家打造“第一品牌”。

第一看有前途的行业。第二通过自己的认知和经验找一个靠谱的企业家,识人嘛。第三  ,把这个企业打造成为一个行业的老大。

其实也符合我们刚才讲的内容,还是那句话,知识都是互通的。

钞票崛起的背后,你想本质不就是行业知识,识人能力,商业经验,市场规则,技术发展规律,行业发展步骤,个人能力的综合体现嘛。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