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战友牺牲,他遵守诺言去战友家尽孝,10年后娶战友妹妹为妻

愚鉴 2024-05-08 17:41:49

1985年,一名解放军战士陷入敌人的包围圈,到了弹尽粮绝之时,这名解放军战士选择跳崖自尽,就这样英勇牺牲了。

为了遵守当初的诺言,烈士的战友放弃前程,一直在照顾烈士的父母,十年后还娶了战友的妹妹为妻。

那么,烈士的战友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年来,他是如何照顾烈士父母的?

这位英勇牺牲的烈士名叫胡兴龙,安徽人,1964年出生。7岁时,胡兴龙开始上学,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条件一般就选择回家工作。

到了19岁时,胡兴龙决定参军入伍,因为身体条件不错,所以胡兴龙顺利地通过了各项测试,成为一名准军人。

出发前,胡兴龙的父亲胡绍栋给儿子准备了30块钱,相比于其他家庭拿出的几百甚至数千元的生活费,胡绍栋拿出的30元钱确实显得有点少。

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胡绍栋也没有多少积蓄,能够拿出30元已经很不容易了。

胡兴龙知道家里困难,看到父亲拿出30元给他当生活费时,胡兴龙心里非常感动。

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胡兴龙抽出一张十元退还给父亲,并表示20元够用了,还让父亲不用担心,到了部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前往军营的途中,胡兴龙认识了一个年龄相仿的人,这个人叫方海鹰,也是安徽铜陵人。

因为是老乡,而且年龄相仿,所以他们之间有许多共同话题,聊着聊着,两人之间的关系就拉近了。

巧合的是,到了部队之后,胡兴龙和方海鹰还分到了一个班,这个结果对他们二人来说是非常好的,这份友情,可以弥补军营中的枯燥。

胡兴龙和方海鹰在军队中的表现非常不错,因此他们被选为侦察兵,侦察兵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兵种,对军事素养的要求很高,一般军人很难成为侦察兵。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的边境并不安宁,对越自卫反击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越南并没有收敛多少,而是一直在边境制造摩擦。

为了保卫边境的安全,中央命令各部队轮番前往边境参战,一是打击越南,二是锻炼部队,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就这样,胡兴龙和方海鹰所在的部队来到了前线,1985年2月,胡兴龙所在部队接到命令,上级要求不久后就会让他们参战。

出发前,胡兴龙和方海鹰立了一个君子之约,如果他们之中有人出现意外,那么另一个人就要帮对方照顾家人。

令方海鹰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君子之约竟然会这么快就应验,在作战中,胡兴龙和班长被敌人的重兵包围,弹尽粮绝之时,胡兴龙和班长选择跳崖自尽。

方海鹰得知这件事后非常难过,一想到两人在出发前立下的约定,方海鹰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无论如何,他都要遵守这个诺言。

不久后,方海鹰找到了部队的领导,然后说出了自己的决定,这个决定,让领导非常不解。

1985年,解放军战士胡兴龙在执行任务时英勇牺牲,他的战友方海鹰决定信守诺言,主动承担起照顾胡兴龙父母的重担,十年后,方海鹰娶了胡兴龙的妹妹为妻。

那么,方海鹰作出了什么样的决定,他是如何照顾战友父母的,又为什么娶了战友的妹妹?

战争结束后,胡兴龙被追认一等功,而方海鹰因为表现出色,荣获一次三等功。

按照方海鹰的条件,接下来就可以去军校进修,将来当个军官完全没有问题,运气好的话,再上一层楼也有可能。

方海鹰的上级也是这么想的,像方海鹰这样优秀的战士,培养得当的话,未来一定会成为军队的中流砥柱。

可是方海鹰接下来的举动,却完全在上级的意料之外。不久后,方海鹰找到了上级,而后拿出了一份退伍申请,希望上级能够批准。

当上级追问方海鹰退伍的理由时,方海鹰便说出了他和胡兴龙的君子之约,上级听完之后既觉得感慨又觉得无法理解。

上级表示理解方海鹰的想法,可是如果退伍的话,他的大好前程就会化为泡影。上级建议方海鹰好好想想,可以先留下来,之后再想办法照顾胡兴龙的父母。

方海鹰没有接受上级的建议,他坚持要求退伍,无奈之下,上级也只好尊重方海鹰的选择,同意他退伍转业。

不久后,方海鹰离开了部队,然后来到了胡兴龙的家中,见到胡兴龙的遗物时,胡兴龙的父亲胡绍栋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得知方海鹰是替儿子胡兴龙来尽孝时,胡绍栋显得有些吃惊,他觉得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这会毁了方海鹰的前途。

方海鹰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表示自己已经退伍,而且还在胡绍栋家附近找了一份工作,他一定会信守和胡兴龙的诺言。

起初,胡绍栋觉得方海鹰仅仅是意气用事,因此就没有放在心上,他认为等到方海鹰冷静下来就会想明白的。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胡绍栋发现方海鹰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每天都来胡绍栋的家里,帮着胡绍栋做各种事情。

时间一长,胡绍栋才意识到方海鹰不是在开玩笑,他是真的要履行和胡兴龙的约定。为此,胡绍栋还耐心地劝说,希望方海鹰能回到部队。

尽管如此,方海鹰还是没有停下来,经过多日的相处,胡绍栋一家接受了这个一心想要替胡兴龙尽孝的孩子,将方海鹰视如己出。

就这样,方海鹰代替了胡兴龙的位置,成为胡绍栋家中的一分子,履行了当初的诺言。

方海鹰的出现,让胡兴龙的妹妹胡桂兰对参军有了极大的兴趣,看到方海鹰努力履行诺言,胡桂兰对方海鹰的感情由钦佩变为爱慕。

长大后,胡桂兰也选择参军入伍,成为解放军的一员,每次胡桂兰回家时,都能看到方海鹰忙碌的身影,这让胡桂兰在感动之余,也对方海鹰有了新的认识。

1985年,解放军战士胡兴龙在执行任务时英勇牺牲,他的战友方海鹰为了履行诺言,毅然放弃大好前程选择退伍,之后一直在照顾胡兴龙的家人。

十年后,胡兴龙的妹妹胡桂兰也参加了解放军,并对一直照顾家人的方海鹰产生了特殊感情。

对于胡桂兰来说,方海鹰就是他们家的恩人,如果没有方海鹰的默默奉献,她和家人的生活就不会这样轻松。

胡绍栋以及家人生病时,方海鹰总是细心照顾,就算是正在上班,方海鹰也会尽心尽力,这些事情,胡桂兰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某天夜里,胡绍栋突发疾病,方海鹰发现后,立刻背起胡绍栋就冲到了医院,就连鞋子都忘了穿,等到医院时,方海鹰的脚已经血流不止。

胡桂兰十分感激方海鹰对她以及家人的照顾,经常帮助方海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到参军后,胡桂兰还经常给方海鹰写信。

一开始时,方海鹰并没有察觉到异样,他和以前一样,还是照着习惯给胡桂兰回信。可是渐渐地,方海鹰发现了一些问题。

之后,胡桂兰在信中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这让方海鹰觉得有些难以接受,他来胡桂兰的家中是为了履行诺言,如果和顾桂兰在一起,那就有些说不清楚了。

因此,方海鹰拒绝了胡桂兰的表白。可是令方海鹰没有想到的是,胡桂兰并没有放弃,不仅如此,她还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父母。

胡绍栋夫妇得知这件事后也有些纠结,但是一想到方海鹰无私奉献了这么久,女儿胡桂兰又确实喜欢方海鹰,让他们在一起也不是不可以。

在胡绍栋夫妇的多次劝说下,方海鹰逐渐放下了心理包袱,慢慢接受了胡桂兰的爱慕,等到胡桂兰退伍,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并在1995年结婚。

这个结果,让胡绍栋夫妇感到很开心,这样一来,他们和方海鹰的关系就越来越近,最关键的是,胡绍栋夫妇也觉得对得起方海鹰以及牺牲的儿子胡兴龙。

一直以来,胡绍栋夫妇都有一个未能实现的愿望,那就是祭奠儿子胡兴龙,当年胡兴龙牺牲后,战友没有找到他的遗体,只能给他立了一个衣冠冢。

方海鹰担心这个真相会让胡绍栋夫妇受不了,因此一直没有说出来。多年来,方海鹰一直在想办法,但是最终都不了了之。

2010年,方海鹰以缓解胡绍栋夫妇对儿子的思念之情为由,建议在家的附近给胡兴龙建一个衣冠冢,这样就可以随时祭奠胡兴龙。

胡绍栋夫妇很是赞同这个想法,因此就在附近的山上用胡兴龙的遗物立刻一块碑,每当想念儿子胡兴龙的时候,他们就会到这里来看看。

自此之后,胡绍栋夫妇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得到了缓解,方海鹰也以女婿的身份彻底融入了这个家庭,既履行了诺言,又找到了难得的幸福。

参考资料:

《讲家风故事 聚战“疫”力量 | 方海鹰:践行一诺千金》 来源:澎湃新闻

2 阅读:1776
猜你喜欢

愚鉴

简介:莫言离殇,大智者,愚之极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