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宝钗每日急吼吼,不分早晚串门子,为啥自我感觉良好?

屏山品红楼美 2024-05-21 11:34:37

薛宝钗的举止,和贾府里任何小姐都不一样,因为她一出场,就被定位为“入份守时、端雅藏拙”,尤其是对下人很是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和林黛玉目无下尘的仙子范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下人们最喜欢这样接地气的主子,小丫头们也喜欢亲近宝钗。

薛宝钗的人设就这么立住了,看来第一印象很重要,薛宝钗后来那么多的出格之举,的确没有引起什么像样的微词。

贾府的小姐虽说性情差异很大,但她们为人行事却有着严格的规范,比如三春,惜春冷漠孤僻、探春精明决断、迎春懦弱老实,但她们各自独自出现的时候都不多,常常三个人一起活动,尤其是在对内对外一些场合里,三个人都刻意维持着整体性,不会出现一人突出的情况,若让外人观察,除了长相气质,恐怕和她们多次接触也无法判断她们的为人和性格的不同。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们从小接受的几乎是一样的教育,言行举止皆有规矩,她们自己不会刻意去标新立异,也不会刻意去抓尖要强去表现自己,内敛、矜持、语缓是共同的特征,侯门小姐身份加持下的举止有度,但凡人见了,便会尊重、便会对之谨慎。所谓大家闺秀、所谓官宦千金的气派,是她们的本色。

黛玉、湘云,作为贾府的亲戚,她们的教养方式和三春几乎是一样的,比如清虚观打醮等活动,她们和三春的表现也是一样,就是日常生活里,她们也有着严格的标准,像性格活泼的史湘云,端午时节大热的天,她到贾府来,也着装正规,看得贾府的女眷们都劝她赶紧脱了大衣裳吧,而且一天二十四小时,身边都是一群丫鬟媳妇嬷嬷,她们几乎没有属于自己完全的私有时间,从幼时就已经习惯了的,在规范范围内活动和谈吐,是已经刻入基因的固定范式。

贾母曾经评价过仕宦小姐的基本教养:

“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有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搭后语?”

“别说是那些世宦书礼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样的书,丫头们也不懂这样的话。”

贾母的话很明白,大家族的小姐教育参与的人极多,小姐想长歪几乎没有可能,就算是给她们说一些胡话,她们也不懂,因为根本没有那个环境。

只有薛宝钗与她们大相径庭,无论是行动上,还是语言上,薛宝钗都是放肆的,很多举动显示,薛家缺少对小姐的教育缺失。

一、急吼吼不分早晚地串门子

曹雪芹是文字高手,有些事他描述的貌似没有问题,可是经不起推敲。薛宝钗曾经一大清早就往宝玉屋里跑(二十一回),也曾深更半夜还在怡红院坐着,晴雯就埋怨说她有事没事跑来坐着,这么晚也不回去,害的丫头们也跟着熬夜不得睡觉(二十六回)。

不仅如此,午休时间宝钗同样不会错过,她在众人皆午休时去怡红院,所有的丫鬟们都在外室横七竖八地午睡,她蹑手蹑脚地就进了宝玉的卧室(三十六回);还有宝玉挨打后,袭人正为他检查伤势,宝钗同样不管不顾地就闯了进去(三十四回),紧张得袭人慌忙抓一条小被子给宝玉盖上了。

宝钗急吼吼不分时间、不讲早晚、没有规矩的串门子,她想去就去,当然,这个地方主要是宝玉的屋里。其实想一想,这类事,可不可能发生在迎春、探春她们的身上?根本不可能,湘云和黛玉是从小和宝玉一起长大的,亲密无间还情有可原,即便如此,无论是湘云,还是黛玉,都曾经劝告过宝玉年龄渐渐大了彼此不要太过随意的话,和宝钗的行为完全不同。

二、每日针织到半夜

薛宝钗曾有一段时间,到母亲薛姨妈房中打点针线,说她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才就寝,白天只去贾母王夫人处省侯,其它时间就和园子里姊妹们陪坐聊天(第四十五回)。

这样的薛宝钗貌似很贤淑、很孝敬、很友爱。其实不然,大家族的小姐的价值肯定不在女红上,她们最重要的是上流社会家族联姻双赢的纽带,是理家和教育子弟的主母,还有就是生育价值。

女红,对一般家庭的女性有意义,在贾府这样的家族里,是专门有针线裁剪班子的,而且各房的丫鬟们也要承担主子们的衣裳鞋袜的针线。千金小姐做针线,是体验生活和兴之所至,就像黛玉偶尔做个荷包,就像探春偶尔做双奢华的鞋子,会就行了,不必拿这个太当回事,像赵姨娘嫉妒探春为宝玉做了鞋,也想让她为贾环做一双,就把探春惹怒了,说“难道我是该做鞋的吗?”意思认真让我双鞋,是拿我当丫头用吗?

所以,贾母夸过晴雯、鸳鸯的针线好,她从不会炫耀自家的小姐针线做得好,比如黛玉的针线其实就非常好,但贾母从来不拿这个炫耀,更不会鼓励。她只有听见刘姥姥夸黛玉的屋子比那最好的书房还要好时,她才会很得意,当别人夸她的孙女长得好、屋子布置的好时,他也会很开心。

因为小姐需要的是见识,是水平,是审美,是气度,还真不是针线。而且做针线到半夜三更,影响休息,贾府坚决不允许自家的小姐这么做,侯门公府养育小姐的要求,第一条,就是娇生惯养、金尊玉贵。

做针线到深更半夜,那是下人做派。

三、轻浮,动辄喊凤姐凤丫头

薛宝钗是一个轻浮的人,她好几次当众称呼王熙凤为凤丫头,还公然嘲笑凤姐是个文盲不识字,所以不通。凤姐已经成婚,而且有了子女,且她是荣国府的管家奶奶,需要的是被尊重和树立权威,薛宝钗作为贾府的客人,如此称呼,很无礼,很没有教养。

凤姐是薛宝钗正经的姑舅表姐,而且凤姐居长,“凤丫头”这样的话,只能贾母、王夫人叫,妯娌们之间开玩笑倒也是可以,但也仅限于比凤姐年长的尤氏、李纨。薛宝钗一个年轻未出阁的姑娘如此称呼主人家管家奶奶为丫头,真是岂有此理!细心的读者其实会发现,从头至尾,凤姐从来和薛宝钗有过一次直接对话,说白了,就是不喜欢她。

薛宝钗的以上行为,她每一次发挥时,都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其实这就是商户之女的不上台面的做派,做事直奔目标,和官宦之家的小姐在教育上差距甚远。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图片来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4 阅读:863
评论列表
  • 清空 14
    2024-05-21 23:32

    薛宝钗不仅仅是商贾之女,她母亲薛姨妈的身份也很可疑,很大概率就不是薛家正经的小姐,连庶出都不是。古代大户人家经常收养所谓的养女(和扬州瘦马类似),看需要把她们嫁过去当妻当妾,薛家当时再是紫微舍人,也不可能娶王家正经的小姐。而且都是寡妇,看看李纨平时都是什么做派?薛姨妈都是什么打扮和做派?所以就知道薛宝钗没有大家小姐的作风的原因了。

  • 2024-05-22 09:24

    薛,只是商贾之女,当然不一样,礼谊教养上差着是正常的。

  • 2024-06-12 16:03

    正解

  • 2024-06-05 18:41

    得了,林黛玉去怡红院比薛宝钗还晚,林黛玉才是真的不检点。

屏山品红楼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