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惨重:十年前的陈大米还能吃吗?泰国开发布会宣布结果

邦泰国 2024-05-23 07:51:34

5月20日,泰国公共卫生部、商务部等人相关人员就前总理英拉“大米质押项目”中被储存近10年的大米检验结果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在泰国储存十年的大米仍然可以安全食用,但必须首先清除其中感染的死昆虫。这是医学部测试后得出的结论。总干事永约博士(Yongyot Thummavudhi)表示,他的部门已从商务部获取大米样本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仍然适合食用。

这些谷物来自英拉·西那瓦以前的计划,已在素辇府的两个仓库储存了十年。本月早些时候,副总理兼商务部长Phumtham Wechayachai带着记者参观了这些大米,并趁机吃了储备的熟米,以表明它仍然可以食用。

永约博士说:“该部门进行的标准检验和化验显示,样本的营养成分与市场上出售的大米一样正常。它不含真菌产生的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也没有熏蒸化学品残留。然而,这些样品中含有的昆虫尸体比一般大米要多得多。这就是为什么旧米在提供之前必须进行清洗。”

公共仓库组织(PWO)代理主任Krishnaraksa Jaidee表示,素辇府的两个仓库中还剩下15,013.24吨陈米。他说,PWO预计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宣布销售情况。

而泰国著名有机化学专家Weerachai Phutdawong应媒体要求对从素辇府仓库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测,他则声称在大米中发现了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与肝癌风险增加有关。批评者还担心这场争议会对泰国大米在海外的声誉产生影响。

总理赛塔·塔维辛表示,政府希望有一个中立机构来检查大米的质量,以确定其是否适合出口。“如果买家希望我们控制大米的质量,我们已经准备好这样做。品质良好、无化学污染的大米价格会很高。”总理说道。

泰国陈年大米回顾:

英拉在2011年当选泰国总理后兑现大选承诺,推行大米补贴政策,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民手中的大米。但由于成本高昂,此政策让国家蒙受严重损失。大米收购项目是英拉上台之初开始实施的一项政策。从2014年起,这一政策被批评导致国家财政亏空,并滋生腐败。

大米收购项目就是政府以高于市场的固定价格收购农民的大米。以白米为例,泰国白米的出口离岸价这些年一直稳定在1.3万泰铢左右,这意味着即便不考虑中间环节成本,政府从收购到出口每吨白米亏损2000泰铢。大米收购项目加重了财政负担,导致数十亿美元损失。

0 阅读:4

邦泰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