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比天大,六亲不认”的李保田,终究走到“无戏可拍”这一步

小豆旦丁 2024-01-17 15:30:25

在演艺圈的繁星中,李雪健的坚韧无疑让人肃然起敬。然而,还有一位同样姓李的老艺术家,虽久未露面,却令人难以忘怀——他就是李保田。

李保田,一个名字或许不如当下流量小生响亮,但他的从影史却是一部坚持与原则的赞歌。

在鼻咽癌的侵袭下,李雪健依旧以不屈的精神活跃在荧幕前,发音虽不清,但演技依旧在线。

而李保田,年龄虽长李雪健七、八岁,却以健康的体魄选择了另一条道路:隐退演艺圈。这并不是说他放弃了艺术,相反,他更加珍视自己的羽毛。

从苦旅到荧幕,演绎人生华章

李保田,他已经37岁了。在此之前,他的人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苦旅。正是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进入中戏之前,李保田是徐州地区文工团的一名成员。文工团的前身是个剧团,随着发展壮大,李保田也自然地成为了其中一份子。

在剧团的日子里,他经历了人生中最为艰苦的时光。那时,剧团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李保田却凭借着对戏剧的热爱,坚持了下来。

在剧团期间,李保田曾两次差点命丧于此。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戏剧的热爱。相反,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定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离开剧团后,李保田进入了中戏进修,并因为表现良好而留校任教。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他苦尽甘来的开始。

李保田的演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成名之前,他曾经历过被孤立的童年、被误解的青春以及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

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生百态,也为他日后的表演注入了更加真实的情感。

从戏曲少年到荧幕之星,苦难铸就的传奇人生

李保田,他的艺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自幼热爱戏曲的他,曾因为买戏票而被家人视为不务正业。正是这份对戏曲的执着和热爱,让他踏上了离家学艺的艰辛之路。

进入剧团后,李保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饥荒时期,学艺的艰辛更是难以言喻。

受伤、体力不支晕倒成了家常便饭,而师父的严厉打骂更是让他备受煎熬。他并没有被这些苦难打倒,而是凭借着对戏曲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一路走了过来。

在剧团的日子里,李保田不仅面临着生活的艰辛,还差点丢了性命。靠着一点黄豆熬过饥荒后,他更加坚定了出人头地的信念。

在即将迎来成功的曙光之前,他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伤寒的侵袭让他高烧不退,生命垂危。幸运的是,在一名外派干部的帮助下,他得以回到剧团并见到久违的母亲。

这段苦难的经历让李保田更加珍惜生命和机会。他开始在剧团中更加努力地学习和表演,逐渐脱颖而出。

后来,他进入中戏进修,留校任教,并最终走上了荧幕之路。凭借着精湛的演技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他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从离家少年到荧幕之星,一生的愧疚与追求

李保田,离家出走的少年,经历了生死边缘的挣扎,最终踏上了荧幕之路,成为了备受瞩目的表演艺术家。

在他心中,那段离家的日子和家人之间的隔阂,却成为了一生无法抹去的遗憾。

当年,年少的李保田因为对戏曲的热爱而离家出走,加入了剧团。那段艰苦的日子,他几乎与家人失去了联系。

直到一场大病,他才重新与家人取得联系,回到了母亲的怀抱。然而,与父亲的隔阂依然存在,他选择重回剧团,继续自己的追求。

在剧团里,李保田因为长相不出色,一直扮演着丑角。虽然角色不起眼,但他却凭借着扎实的表演功底逐渐在戏曲舞台上崭露头角。

就在他进入文工团的那一年,父亲去世了。他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也没能参加父亲的丧礼。这件事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时至今日,他依然为此感到愧疚。

李保田将生活的种种遗憾和挫折全部转化为了戏剧的力量。他在荧幕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角色,用演技征服了观众。

37岁那年,他一举成名,成为了备受瞩目的表演艺术家。在他心中,那段离家的日子和家人的遗憾却永远无法弥补。

从戏曲舞台到荧幕巅峰,大器晚成的表演艺术家

在37岁那年,李保田开始涉足影视剧表演,与新凤霞合作的《闯江湖》成为他演艺生涯的起点。

这部电影中的角色与他的人生经历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他的自然演绎和浑然天成的演技让观众眼前一亮。

此后,他的作品逐渐增多,凭借着在电影《人鬼情》中的精湛表演,他荣获了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这标志着他在电影界的地位逐渐上升。

真正让李保田声名大噪的角色,却是他在44岁时饰演的《菊豆》中的“杨天青”。尽管他在片中饰演的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但年龄的差异并未影响他的表演。

他用精湛的演技将这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充满了悲情色彩。虽然当时观众的目光更多地被巩俐所吸引,但张艺谋却对李保田的表演赞不绝口。

《菊豆》之后,张艺谋再次与李保田合作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有话好好说》两部作品。

虽然李保田在电影圈的评价颇高,但他的人气却并未因此大幅提升。相反,是电视剧让他在50岁这样的“高龄”时真正走入了千家万户。

李保田与《宰相刘罗锅》:坚守艺术底线的表演艺术家

在开始涉足电影之后,李保田也参演了几部电视剧,但他的主要精力仍然放在创作和电影方面。

他对待电视剧的态度非常谨慎,每年最多只接一部,有时甚至几年都没有作品。当《宰相刘罗锅》的剧本摆在他面前时,他被这个角色深深吸引了。

在《宰相刘罗锅》中,李保田与王刚、张国立等演员合作,共同塑造了乾隆、和珅、刘墉等经典角色。

这部电视剧以他们三人之间的斗智斗勇为主线,将刘墉的“罗锅”形象搬上荧幕,展现了他的为人为官之道。这部作品不仅创下了收视高峰,也让李保田等演员享受了巨大的成功。

正是在这个时期,李保田对于戏剧的坚持开始凸显出来。他与其他演员和制作人员的格格不入也逐渐显现。

当王刚、张国立等人决定参与“刘罗锅续集”的拍摄时,他们希望能够说服李保田一起加入。李保田却坚决拒绝了。

对于李保田来说,刘墉的故事已经在已经完结的电视剧中讲完了。他认为续集的剧情不佳,拍出来只会砸自己的饭碗。

更重要的是,他坚信重复的内容不利于创作和演员的发展。这种对艺术的坚守和追求让他在演艺圈中独树一帜。

李保田的坚持不仅体现在对剧本的选择上,更体现在他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塑造上。

他注重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表演将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坚守艺术,享受生活的表演艺术家

在《宰相刘罗锅》的合作之后,李保田与王刚、张国立之间的艺术分歧愈发明显。

他坚信,重复的角色和剧情只会让演员陷入创作的泥潭。尽管他的劝告并未被两位合作伙伴采纳,但李保田依然坚守自己的艺术底线。

随后,张国立和王刚继续在影视剧中合作,形成了广为人知的“铁三角”。而李保田,则在寻求自我突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他的古装角色深入人心,但他并未满足于此。尽管粉丝一再要求他继续出演古装剧,李保田却选择了《神医喜来乐》《大钦差》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展现了自己多样化的演技。

在演艺生涯的后期,李保田逐渐减少了作品的数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生活中。

他拿起了画笔,开始创作、练字,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对于演戏,他依然保持着热爱,只等待那个能让他再次全心投入的角色。

与此同时,李保田的儿子李彧也走上了演艺之路。虽然成就尚未达到父亲的高度,但李保田对儿子的选择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如今,李保田与妻子在山东老家享受着宁静的生活。他不太爱出门,更喜欢在家中练字、作画。

即使儿子结婚这样的大事,他也以不想凑热闹为由选择了缺席。这并不意味着他与家人疏远。偶尔与儿子、儿媳和孙辈通个电话,聊聊家常,便是他最大的幸福。

李保田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他坚守艺术底线,不断寻求突破;他热爱生活,享受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活出真实的自己。

0 阅读:201
评论列表

小豆旦丁

简介:喜欢我的作品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