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考完试后只看分数就白考了|附试卷分析步骤及表格

海豚学伴 2024-01-23 17:26:24

"

考试就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学完了再去考试。

"

期末考结束,一些学生只关注分数,却忽视了对试卷的深入分析。这样做其实没能充分利用考试的反馈作用。

不懂得从经验中吸取教训、不懂得总结的同学,要想在学业上持续进步是很难的。

事实上,成绩优秀的学生总是非常注重考后的试卷分析,并且他们都有一套有效的分析方法。以下是进行试卷分析的基本步骤,今天的内容有点长,都是干货哦!

PART.01

试卷分析也要讲究策略

所谓的考后试卷分析,主要是指考试结束后对试卷中的错误进行校正,分析考试中的得失以及暴露出的问题,进而分类、对照并制定出相应的提升措施和方法。

因此,在试卷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4个策略:

1.从逐题分析到全面分析

从每一个错误题目开始,分析出错的知识点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

分析时要考虑:

①这道题主要考查哪个知识点?

②知识点具体内容是什么?

③如何运用这个知识点解决问题?

④这道题的解题过程如何?

⑤还有没有其他解法?

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总体的结论。

通常,考试失分主要有三大原因:知识掌握不牢、对问题情境理解不清、表述不清晰。

“知识掌握不牢”指的是考试前没有把知识点学透,失分发生在考试前,与考试表现无关。

“问题情境理解不清”则是指审题不准确,没有把题目理解清楚,或是不能把题目理解清楚。这关系到审题能力和审题习惯。

“表述不清晰”是指虽然知识点掌握了、审题也清晰,问题也能解决,但是表述混乱、用词不准确。

以上问题逐步由浅入深。通过研究这三个问题造成的失分比例,用数据来说明问题,也就能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2.从数据分析到性质分析

这里有3个要点:

重点是统计各科目因不同原因造成的失分,如计算错误、审题不明、疏忽大意、公式记错、概念模糊等。

特别要找出那些本不该失分的5~10分。这些分数本来完全有可能得到,找出它们非常关键。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挽回这些分数是切实可行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不同科目累积起来,总分的提升也会非常明显。

任何一处失分,可能是偶然的,也可能是必然的。学生需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3.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所谓反思,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这种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也可能是口头的,最好是书面的。书面的反思是考后答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

因此,建议学生在考试后进行书面的答卷分析。这个分析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自己的优缺点,是未来进步的重要途径。

4.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上述分析都是现象层面的,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进行原因分析和对策分析。

这三种分析逐层递进:现象分析回答“是什么”,归因分析回答“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怎么办”。

对此,学生需要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我们将进一步探讨。

PART.02

家长的角色

家长可以在试卷分析中扮演辅助角色,帮助孩子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计算各种原因导致的失分,比如:

计算错误导致的失分有多少?

审题不清导致的失分有多少?

公式记错导致的失分有多少?

概念理解错误导致的失分有多少?

完全不会导致的失分有多少?

纯粹粗心导致的失分有多少?

然后,家长可以向孩子提出一系列问题,例如:

每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该错题应用的技巧是什么?

你认为,这次考试体现了你能力的百分之多少?90%?80%?

若一个月后重做这张试卷,你能得多少分?(可不一定能得满分哦)

如果加上那些本不该扣的分数,你的分数会是多少?

整张试卷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哪些题目浪费了时间?

这些题目最终做出来了吗?(如果没有,那就是考试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没有时间预案。如果做出来了,则说明对这类题型掌握得不够熟练,这就是接下来要重点攻克的题型。)

深入到这个程度,才能对试卷进行非常深入的分析。孩子自然会清楚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PART.03

试卷分析的“九字诀”

在考后试卷分析时,要记住“九字诀”:立即写,马上析,常常翻。

➤立即写:首先,学生要把做错的题目再抄一遍,然后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详细地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和答案。主观题还需要根据老师解说的思路补充完整。

➤马上析:及时写出对答卷的分析,包括以下两步:

总体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好,哪些题目有错误?

在纠正错误的基础上,对错误题目进行分类,找出原因,有的放矢:

#错误原因一般有三种情况#01

对教材中的观点、理论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够全面、深入、透彻。

学生应针对题目涉及的相关知识要点和理论内容认真复习巩固,真正理解透彻。

02

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掌握得不够好,或不能灵活运用。

学生应要求自己一定要掌握某一题型的解题要点。无论是哪一种题型,都有其解题思路和方法,关键是如何针对具体题目进行具体解答的“个性化”和“特殊性”。只有细心体会,才能获得感悟和提升。

03

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面对较复杂的论述题时产生恐惧心理等。

学生应在平常的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良好的应试心态,努力克服不良心理,在答题时保持镇定、冷静。

*影响成绩的外因:

*影响成绩的内因:

➤常常翻:试卷分析写好后,要和答卷一起保存好。积累多了,可以装订成册。切记不要放置一边不管,要常常翻阅复习,以此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升能力,掌握规律。

PART.04

试卷分析实用方案

每次大考后,大家都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改错题,整理错题集。但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这件事变得流于形式。

即便有些同学认真修改试卷,也发现效果有限。主要原因是试卷分析不够深入。那么,怎么进行试卷分析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呢?

老师建议,在每次试卷分析时,可以按照以下三个表格来整理,相信会有很大收获:

01.针对每一道错题,完成以下表格:

这个表格的制作需要细心,将每一个错题都进行梳理,这样才能彻底理解每个问题。但如果只有这个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

02.整张试卷的错误分析统计表:

这个表格实际上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失分率统计

主要任务是分析小题的失分率和整张试卷的失分率。一般来说,一张试卷的成绩好坏与小题的准确率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小题。

在每次考试后都进行统计,你会发现,每次小考的小题平均失分率基本上就是你大考的失分率。

第二部分:错因分析

主要任务是对整张试卷所有错题的错因进行统计。这类错因有两种:知识性错误和习惯性错误。

知识性错误:这种错误是因为没学会相关知识点造成的。这类错误相对容易纠正,考后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即可。

习惯性错误:这类错误的成因很多,也是同学们最头疼的,很多同学知道自己有这样的错误,但还是容易一错再错。究其原因就是同学们并没有挖掘习惯性错误的真正原因。

特别说明:

大多数同学对习惯性错误的描述很笼统,比如经常提到的“粗心”、“不认真”。

在整理错题时,要进一步分析错因。以下是针对“粗心”这类错误的示例分析:

急于解题,导致读题过快,忽略了关键词。

在写答案时,心急火燎,想着下一步怎么写,导致笔误。

因为时间不够,没有认真分析就急着写答案。

这样细致的分析,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本质,然后针对性地改进。

03.大考成绩综合统计表:

注意:这个表格里有些内容可能在某些考试里无法统计,比如市排名、区排名。关键是要统计前面的成绩。

这个表格主要用来:

客观分析学习状态,为制定学习计划提供依据。

单科分析。比如数学,通过考试成绩的波动,分析学习状态,找到学习难点,制定复习计划。

预测学习效率,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提升学习效果。

虽然一开始这种分析方法可能感觉繁琐,但习惯后,能大幅提高学习效率。

PART.05

试卷分析的好处

通过试卷分析,你可以:

查缺补漏: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补充完善,让知识的吸收更全面、系统、有效。在分析试卷时,重点找出那些掌握不牢的知识点。

调整学习方法和习惯:考试不仅考查知识掌握,也检验学习方法和应试能力。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从培养兴趣开始,知道什么是好习惯,然后坚持训练,从被动到主动到自动。

分析付出和收获:如果考了高分,要和自己的努力对比,看是否努力得当。如果努力了但成绩没提高,不要灰心,继续努力,积累知识,厚积薄发。

正确对比:纵向比较(本次成绩和上次对比),横向比较(和班级、年级分数线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也发现亮点,给自己打气,继续进步。进行试卷分析时,一定要找到亮点和进步点,让考试成为学习的助推器。

1 阅读:3

海豚学伴

简介:专注学习力提升,帮助孩子获得最好的学习力提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