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史】日本朝代如何划分?天皇真是万世一系?

晴儿看历史 2023-07-22 21:44:00

日本天皇号称“万世一系”,就是说他们的天皇从古至今都是一家人,不像其他绝大多数文明那样有着频繁的皇权更迭。

但熟悉日本历史的人都能随口叫出几个日本时代的名称,比如什么平安时代、战国时代、江户时代。那天皇都没换过家,这些不同的朝代都是怎么划分的呢?

日本天皇真的是什么所谓的“万世一系”吗?

今天开始,咱们预告了好久的《日本战国史》就正式开始更新了,包括这期在内的前几期先不会按照线性的时间顺序讲,会先把日本的历史结构、风土人情、风俗制度等做一些梳理,让大家看正片的时候能更好的理解。

今天第一期,咱们先来讲讲,日本的朝代划分,以及天皇家族的由来。

中国王朝的朝代划分大家都很熟悉,嬴政一统六合建立了秦;刘邦推翻了秦建立了汉;汉朝内乱后偏支子弟刘秀重新建国,虽然国名也叫汉,但我们会把刘秀前后的政权加个前缀以作区分,是为西汉、东汉。

简而言之,中国朝代的的划分基本上等同于当皇帝的换了一家人做。

其实西方也是类似,以咱们讲过的英国为例,有维京血统的法国诺曼底公爵率军渡海占领英国后,英国就进入到了诺曼王朝时期;另一个来自法国的贵族安茹伯爵家族取得英国统治权后,英国又进入到了金雀花王朝时期;英国国内的贵族兰开斯特公爵家族篡位后,英国又进入到了兰开斯特王朝时期;能算作兰开斯特外戚的威尔士德赫巴思公国后裔在战乱中上位,又创建了都铎王朝。

也是皇族换了个家族,就算开启了一个新的朝代。

但日本不一样,因为日本天皇号称“万世一系”,天皇就没换过别的家族来当,所以日本朝代的更迭跟天皇没啥关系。

那他们怎么划分朝代呢?要么看坟头,要么看迁都,要么看“后爹”。

因为日本天皇大多数时间里都没啥地位,象征意义更大,有点像咱们的“周天子”。所以,日本非神话时代的朝代划分,前期是因为迁都,后期往往是因为真正掌权者家族的更迭。“太上皇”们你方唱罢我登场,演变出了日本不同的朝代,直到麦克阿瑟为止。

那日本天皇真的是什么“万世一系”吗?

当然不是了。

首先并没有那么久远,前面很多代都是神话故事,瞎编的。

都不说“天皇”这个叫法他们唐朝时才开始用,而且来自中国的道教。就连“万世一系”这个概念也是近代才有,日本到了明治维新时期,为了增加民族的团结性,同时给重新夺权的天皇增加神格,就创造出了这么一个概念。

而这种现象也不是日本独有,这一时期全世界的的民族主义意识都在觉醒。

日本的皇族号称是天照大神的后裔,第一代神武天皇在前公元前660年正式登基。今天日本的建国纪念日还沿用这个传说中神武天皇登基的日子。

但这纯属扯淡。

公元前660年是咱们的东周时期,正值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事业的上升期。

这个时期的日本别说建立帝制了,他们甚至还没走出石器时代呢。而且这一时期的日本还属于母系社会,与后世日本男性独尊的社会风气有着本质区别。因为这一时期日本出土了很多绳纹陶器,所以被称作绳纹时代。这也是日本最早断代的一个时期。

绳纹时代之后是弥生时代。这时候也没什么天皇,叫弥生的原因和绳纹时代一样也是因为陶器,是因在今天东京都弥生町出土的新式陶器“弥生式陶器”而得名。

这时期的日本直接进入到了铁器时代,社会形态也从母系社会转变成了父系。同时,农耕技术大面积推广,各种部落城帮陆续出现。之所以这一时期的日本发展这么快,受到大陆地区华夏文明的影响毋庸置疑,所以无论传说中的“徐福东渡”是真是假,这一时期也一定有很多个来自华夏地区,或者以朝鲜半岛为跳板的“徐福”,远渡重洋,加速着日本文明的进程。

同时期的中文史书上也开始出现了与日本有关的记载,比如陈寿在其《三国志》中就花了近2000字的篇幅描写日本当时的风土人情,包括很多部落城邦的名字,比如曾给光武帝刘秀进过贡的奴国;以及女王当政的邪马台国,邪马台女王也曾遣使来给魏明帝曹叡进贡。

至于今天的天皇家族,可能是其中一个,也可能还没有出现。

大约从公元三世纪开始,也就是咱们的三国时期,日本开始出现了一种前方后圆样式的坟墓,长得很像锁孔。他们把这种前方后圆坟称作古坟,因为这种墓葬形式,这一时期的日本被称作古坟时代,这也是日本的第三个时代。

古坟时代后,因迁都奈良的飞鸟地区,所以第四个时代被称作飞鸟时代。

古坟和飞鸟两个时代合起来还有一个称呼,叫做大和王权时期。今天日本的雏形、日本天皇家族的出现,甚至包括日本这个名字以及天皇这个称呼都出现在这个时期。

换句话说,大和王权时期才是日本信史的开始。

古坟时代一开始日本还如奈良时代那样,由很多大大小小的城邦组成。

古坟时代中期出现的日本第十五代应神天皇,算是早期比较主流的第一个可考的天皇,大概是西晋初期。位于今天大阪府的御庙山古坟,就被日本皇室认定是应神天皇的坟墓。当然这个说法本身也不可考。

到了古坟时代后期,坟墓中开始出现大量马匹骨骼,证明这一时期日本又有大量的“徐福”登岛。也因为这个特性,就有日本学者提出了一个“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说”,大概就是说今天的日本来自于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高句丽,说古坟时代早期的第九代崇神天皇渡海登录到了日本,然后传到应神天皇再继续向内陆扩张,建立了大和政权。这个以前咱们讲高句丽的时候讲过,就不重复了。

总之,古坟时代的特性就是从部落联盟向统一集权转变的过程,同时伴随有大量的大陆移民。

到了咱们的隋朝时期,日本迎来了第一位女天皇,第三十三代天皇推古天皇。因为她算是外戚篡权上位的,母家苏我氏大本营在奈良,她也就迁居去了奈良的飞鸟,所以从此时期日本进入到了飞鸟时代。著名的圣德太子和小野妹子就都是她这个时期的人。

因为推古天皇多次遣使来隋朝朝贡,中国史料里开始出现了关于他们的第三方佐证,所以如果说哪个天皇是最早的绝对可考的,那就是这个推古天皇了。当然,严格来说她还是不能被称作“天皇”。

飞鸟时代传到第四十代天武天皇时期,这时候已经是唐高宗李治在位的时候了,他们的天武天皇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就是颁布了《飞鸟净御原令》,里面第一次出现了“天皇”这个称呼,引用自道教四御尊神之一的勾陈上宫天皇大帝。至此,日本皇室开始以天皇自居,此前都是叫大王或大君。如果抠字眼的话,那日本的第一个“天皇”唐高宗时期才出现,就是这个天武天皇。

“日本”这个名字也是这一时期才出现的,之前的中文史料里都称其为“倭”。有说是中国皇帝赐名的,有说是他们自己想改的。总之,从武则天时期之后,中国对其的称呼变为“日本”而非“倭”。

不过查资料时候发现个有趣的事,中文史料中第一次出现“日本”这个词时,“日本”指的是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政权。唐高宗时期逝世的一个叫祢军百济人将领,他的墓志铭里就用日本形容自己的老家百济,而真正的日本则叫扶桑。

接下来的两个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都因迁都而断代。

公元710年,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正式登基这年,日本的第四十三代元明天皇在今天奈良的西郊仿唐长安和洛阳城建了一座名为“平城京”的城市,并迁都于此,日本就此进入到了奈良时代(或平城世代)。

这一时期的日本尽管政变不断,但却是日本皇室中央集权的鼎盛时期。后世的天皇们无不望奈良而兴叹。

到了公元794年,唐德宗时期,第五十代桓武天皇又在今天日本的京都市一带,同样仿照唐长安和洛阳城修建了“平安京”。迁都于此后,日本就进入到了平安时代。

因为仿照了洛阳,所以此城也会被称作“京洛”,甚至直接就叫“洛阳”。到了日本战国时代还演变出了一个概念,“上洛”。可以简单理解为咱们的“问鼎中原”。

平安时代也是日本政权格局的一个转折点,天皇家族的权利开始衰弱,贵族们开始专权,出现了摄政和关白这样的职位,相当于咱们的“摄政王”。这俩名其实一个意思,天皇如果未成年摄政王就叫摄政,天皇如果成年了摄政王就叫关白。

又因为朝政总被作为外戚的藤原氏一家所把持,其他贵族就不干了,控制着地方的武士阶层开始崛起。

大概在南宋中期,大本营在神奈川镰仓市的源氏家族(清和源氏)崛起,家主源赖朝“入洛”,被封为“征夷大将军”,成为日本实际上掌权者。因其大本营在镰仓,所以日本就这么算是进入到了镰仓时代。又因为将军的衙署也被称作“幕府”,征夷大将军也会被称作幕府将军,日本武士掌权的“幕府时代”也由此正式拉开了序幕。

镰仓时代中期,第八十八代后嵯峨天皇作了个妖,搞废长立幼,导致他之后他的两个儿子先后继位。再之后又该这两个儿子谁的后代继位呢?天皇家族就此出现了两个“正统”,持明院统和大觉寺统,可以简单理解为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后人互相争皇位。

后来幕府又出来和稀泥,反正你们都没实权,在这争个啥,天皇就你们两家轮流做吧。

这就为后世埋下了个隐患。

到了第九十六代后醍醐天皇的时候,大约是元朝末期,日本皇室正式分裂。后醍醐天皇属于大觉寺统,他想要收回皇家的权利,镰仓幕府也就此倒台。而武士阶层不愿意看到天皇做大,于是在足利家族的领导下拥护持明院统的光明天皇。

后醍醐(大觉寺)在南,光明(持明院)在北,日本至此进入到了“南北朝时期”。

最终,足利家族领导的北朝吞并了南朝,家主足利尊氏成了新任的征夷大将军。

由于足利尊氏的将军府邸位于京都内的一条叫室町通的路上,所以新一代的幕府被称作室町幕府,日本也就此进入到了室町时代。

当时已经是明朝初年了,由于朱元璋认为南朝才是正统,很不待见这个室町幕府。他儿子朱棣则没这个顾虑,认为遣使朝贡的日本属于承认自己的合法地位,所以高高兴兴的封了第三代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由此可见日本到底谁是“老大”。

足利义满就是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那个将军的原型。一休确有其人,他爹是室町时代的第一任天皇,第一百代的后小松天皇。虽然他爹是足利家族支持的北朝天皇,但他娘却来自一辅佐南朝天皇的贵族家庭。所以一休出生后,当时的将军就强迫一休出家,扼杀南朝复苏的可能。也不许一休见他妈,所以动画片里他才天天喊妈。

到了室町幕府后期,将军家内部开始出现混乱,什么家主被杀、家主早逝、家主不孕不育、家主年幼上位,这使得幕府将军的权威急剧下降。同时各地的大名位置也不再稳固,下属篡权的事屡有发生,日本开始流行起了“下克上”。

最终,随着织田信长将最后一任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昭流放,室町时代正式终结。

日本进入到了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

咱们这个系列也由此,正式开始。

本系列主要参考文献:

《岩波日本史·战国时期》 今谷明

《日本战国·织丰时代史》 胡煒權

《应仁之乱·日本战国时代的开端》 吴座勇一

《战国日本》 茂吕美耶

《日本边境论》 内田树

0 阅读:69

晴儿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