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营收水平大比拼,自主品牌比跨国巨头赚得更多?

百姓评车 2024-05-18 16:27:29

2024年一季度国内车市尤其热闹,以旧换新、价格大战轮番上场。价格战还在持续上演,开年比亚迪率先降价,喊出电比油低的口号,三月底小米上市又掀起了第二波降价热潮。如何盈利是各大车企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最近很多上市车企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情况。我们通过财报多少能了解到价格战背后,各家车企的抗风险能力如何。总体来说民营车企表现更优秀,国资车企更显困难。

自主车企迎喜报

赚钱永远都是汽车企业第一等的大事,因为汽车厂家都是商业性质的公司,不赚钱便无法向股东们交代,尤其是跨国性质的大型车企,更需要足够多的净利润保证自身有条不紊地在运行。

尽管行业中的价格战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民营车企呈现出了更强的生命力,长城汽车、比亚迪两家民营上市企业实现营收、利润大幅增长,赛力斯甚至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第一季度长城汽车实现营收428.6亿元,同比增长47.6%;净利润为32.28亿元,同比增长1752.55%,创造了历史同期最佳财务表现。赛力斯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65.6亿元、2.2亿元,营收同比增幅高达421.8%,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比亚迪在主力车型大幅降价的情况下保持盈利增长,2024年第一季度比亚迪营收同比增长约4%,至1249.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5.7亿元,同比增长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37.5亿元,同比增长5.24%。同时比亚迪第一季度的毛利率达21.9%。

但是多家A股国有车企一季度增长乏力。一季度上汽集团营收1430.7亿元,同比微跌1.95%;净利润27.1亿元,微跌2.48%。广汽集团一季度营收213.5亿元,同比跌19.12%;净利润12.2亿元,同比跌20.65%。

两大国有车企一季度表现欠佳或与合资品牌增长乏力有关。今年一季度国内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累计份额55%,相对于去年同期大幅增加5.4个百分点。反之德系、日系、美系合资品牌销量在持续收缩。这对以合资品牌销量为主的国有汽车集团而言极具挑战。

跨国巨头吃老本

新能源大势下以传统燃油车为主业务的合资品牌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现在的市场声量已经不如当年。但由于传统燃油车依然占据着大量市场份额,所以头部合资品牌靠着燃油车走量,在2024年一季度也获得不错的成绩。

现代汽车集团一季度营业利润达6.98万亿韩元(约为人民币368.54亿元),成为仅次于丰田的全球第二大盈利汽车制造商,营业利润率达到10.4%,位居全球第一。现代汽车集团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品牌,是能够与丰田、大众等车企巨头扳手腕的汽车品牌,有资金又有技术,打造的车型在品质方面也有出色表现,所以在全球汽车市场也收获了不少拥趸。

大众集团在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为755亿欧元,虽说属于是不错的销售成绩,但相比去年同期是略有下降。这个季度的利润为46亿欧元,去年同期则是57亿欧元。而大众集团在Q1季度中的汽车部门净现金流为-30亿欧元,去年这一时候还是+22亿欧元。

通用汽车一季度营业额达到了430亿美元,净利润归属于股东的金额为30亿美元。 这家汽车制造商还报告了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为39亿美元。通用汽车上一年同期的净利润只有23.95亿美元,而今年却同比增长了24.4%,所以这证明通用汽车今年的营业利润收入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些车企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主要得益于燃油车型在海外市场走量。它们的燃油车技术造诣深厚,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都是自己研发制造,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三大件的性能和成本控制都有话语权,进而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

豪华车企处境难

以往传统豪华汽车品牌最赚钱,今年的市场表现受到一定的冲击。作为国人心目中传统意义上的豪华汽车品牌,宝马集团今年一季度的营收为366.14亿欧元,净利润27.9亿欧元。梅赛德斯-奔驰的营收是358.73亿欧元(约38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75.16亿欧元,季度调整后的利润为35.98亿欧元,上年同期为54.22亿欧元,盈利水平有所下降,原因是亚洲的车型更换和电动汽车需求低迷。

最后看奥迪集团,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7.25亿欧元,同比下降18.7%,营业利润为4.66亿欧元,去年同期为18.16亿欧元;营业利润率为3.4%,业绩的下跌主要是受销量下降、物流延迟以及供应瓶颈等因素影响。

豪华品牌利润的下滑还是与中国市场脱不了关系,由于新能源的冲击和价格战的原因,豪华品牌现在在中国市场走的都是以价换量的策略。中国市场对于豪华品牌是较为重要的市场。前两年即便是因为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但是30万元以上市场较少被波及,豪华品牌还能够闷着头赚钱。

今年自主品牌势头愈发凶猛,很多车企的新能源产品已经大肆抢占高端车市场份额,所以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开始大幅度减少,营收水平也有所下降。未来豪华品牌是继续大投入参与到新能源领域这个无底洞的竞争,还是收缩防线守住燃油车市场的底线?是时候做出抉择了。

百姓评车

车市鏖战正在不断加剧,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直超50%的同时,竞争越发胶着残酷,行业加速出清将是未来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趋势。不过在新能源市场持续向好的背后,车企的放血也不容忽视,正向利润循环如果不能保证,留在牌桌上的窗口期将继续缩短,希望也会变得渺茫。汽车行业下半场刚刚开始,市场格局还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各大汽车集团更应该尽快拿出自己面向行业的新作为。

0 阅读:27

百姓评车

简介: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