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内战停火,美投弃权票,乌征兵吓跑主持人,在乌中企又被拉黑

之卉聊国际 2023-12-27 08:37:01
红海袭击频繁,也门传来停火消息

哈以冲突仍处于胶着状态,也门内战却率先传来了停火消息。据法新社报道,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格伦德伯格23号表示,也门冲突各方承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停火,解除经济限制,并为恢复联合国主导的包容性谈判做准备。这标志着也门距离结束长达9年的内战又近了一步,这场战争已造成数十万人死亡,并引发了全世界最严重的人道危机。

报道指出,自2014年胡塞武装控制也门首都萨那以来,也门一直陷入冲突。 2015年3月,沙特组织成立多国联军,对胡塞武装发动军事行动,但未能扭转局势。2018年,在联合国斡旋下,冲突各方一度达成停火,但不久后就互相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后经多方协调,也门冲突各方于2022年4月2号达成暂时停火协议并两度延长。然而今年10月,受哈以冲突影响,各方未能就继续延长停火协议达成共识,也门局势再度面临紧张。

对于也门传来的停火消息,外界普遍感到意外。因为近段时间,胡塞武装一直频繁袭击红海商船,导致多家航运巨头宣布暂停红海航线,国际航运价格出现暴涨。为此,美国甚至一度想要亲自出手解决胡塞武装。美国“战争地带”网站22号援引匿名军方官员的话报道称,为应对针对红海船只的攻击,美国正在考虑向胡塞武装雷达设施发动打击的可能性。彭博社也爆料称,美国及盟友正在讨论打击胡塞武装阵地的选项。

安理会通过停火决议,美国罕见投下弃权票

美国前脚还在琢磨是否要与胡塞武装开战,为何后脚胡塞武装就与也门政府和沙特联军达成了停火共识?难道美国政府不想阻止吗?事实上,虽然美国很想用武力解决胡塞武装,但是客观现实条件,已经不允许美国这么干了。比如22号,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项巴以局势相关决议,要求“为持续停止敌对行动创造条件”。这项决议的通过非常艰难,为避免拥有一票否决权的美国再次投下反对票,表决经历了长达4天的谈判,最终以中国等13国投票赞成,美国和俄罗斯2票弃权的结果,宣告通过。而代价则是,决议草案在涉及“停火”的内容上淡化了措辞,删除了所有关于“紧急中止”或“停止”战斗的直接提法,改成了扩大人道援助和“为可持续停止敌对行动创造条件”。

对此,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指出,“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项决议草案在一些重要方面做了不少调整,与我们努力的方向并不一致,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

尽管决议草案不符合外界预期,但是很多人认为,这仍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至少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美国已经不敢再随意动用一票否决权,来拖延加沙停火进程。美国甚至还要赞赏停火决议,并将其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像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22号就表示,“我们的努力备受赞赏……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是美方的努力促成了这项决议的通过。”

可以看到,美国对停火的态度正在发生改变,从一开始的反对和批评,逐渐转向了不反对和默许,甚至是赞赏。而这些变化背后,主要有两大因素在推动。第一,自然是胡塞武装的频繁袭击。据路透社报道,英国海事安全公司安布里23号称,一艘与以色列有关的油轮,在印度西海岸附近被一架无人机击中,引发火灾。这是自10月7号哈以冲突爆发以来,首次在距离红海如此远的地方发生此类袭击。

这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化学品油轮被击中后起火,火势最终被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攻击导致船体部分结构受损,一些海水涌入了船舱。事发船只曾向印度海军发出援助请求,印军则派出了P-8I反潜侦察机和军舰提供协助。安布里公司表示,商船以往都被告知,这类攻击通常只针对以色列企业直属的船只,但过去也曾错误袭击过与以色列有关联的船只。安布里暗示,这起事件可能是伊朗所为。

伊朗支持胡塞武装,美国向沙特求助

这起事件为什么被指向伊朗?因为在距离红海如此远的地方,胡塞武装按理说是没有能力发动袭击的。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航运公司认为很安全的地方,以色列油轮还是遭到了袭击。这意味着,胡塞武装背后的伊朗很可能亲自出手了。事实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艾德丽安·沃森22号就曾发过一个声明,称美国“知道伊朗深度参与策划针对红海商船的行动”,表示伊朗自2015年来不断向胡塞武装输送用于袭击商船的导弹等武器,如果“没有伊朗的援助,胡塞武装很难有效追踪和打击商船”。对于美国的指控,伊朗副外长卡尼23号予以否认。他表示,胡塞武装“自己掌握武器,在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决策行动”,美国和以色列遭到的袭击只不过是证明地区“反抗势力”的强大。他还透露,美国曾向其提出“制止胡塞武装行动”的要求,但被伊朗政府拒绝。

面对伊朗的油盐不进,美国只能将求助目光转向了沙特。据《纽约时报》21号报道,最近几周,沙特官员正在向美国议员和总统助理施压,要求他们放松对沙特出售攻击性武器的禁令。根据一名美国官员的说法,拜登政府已经答应了相关要求,但条件是沙特需要与也门胡塞武装实现和谈。拜登还表示,一旦他发现这样做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该举措随时可能被撤销。

报道指出,沙特是迄今为止美国武器的最大买家,受卡舒吉案等事件影响,拜登于两年前实施了武器禁令,限制向沙特出售主要的进攻性武器,理由是美国武器可能被沙特用于对付也门平民。而最近几周,沙特突然开始向美国施压,要求武器禁令。沙特给出的理由是:他们需要保护与也门接壤的南部边境地区,以防未来发生冲突。沙特方面还称,随着哈以冲突的肆虐,他们必须对不断升级的地区局势做好准备。

沙特拒绝增产石油,美国在中东被孤立

对于沙特的要求,美方初步表示同意,但没有承诺具体什么时候放松禁令。其中部分原因是,拜登的决定可能会遭到一些国会议员的反对。2022年10月,沙特与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联手大幅削减石油产量,导致油价高企,俄罗斯获得了大量能源收入,而美国却面临油价和通胀高企的窘境。这引起了美国议员的强烈不满,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宣布,将暂停向沙特出售除防空系统以外的任何东西,并称这项禁令将一直持续,直到“沙特改变对俄乌冲突”的立场。

然而,如今沙特并没有宣布增加石油产量,美国为什么会同意出售武器呢?《纽约时报》注意到,就在拜登做出这一决定的同时,胡塞武装显著扩大了针对以色列船只的袭击规模,迫使多家国际航运巨头宣布暂停红海航线,转而选择绕行好望角。而红海又是全球最繁忙的海运路线之一,大约12%的航运途径这里。大量货船绕行,给全球供应链造成了较大困扰。但即便如此,美国牵头组建的“护航联盟”,却并没有得到各国的积极响应。虽然公开名单中,有10个国家加入了护航联盟,但其中的西班牙迅速予以了否认,荷兰和挪威表示“只派人、不派船”。而其他护航成员中,没有一个国家与红海直接接壤,也没有任何一个中东大国参与该联盟。

各国对“护航联盟”的冷淡态度,让美国意识到了自己在中东的孤立处境,这正是美国不敢对胡塞武装发动袭击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不仅不敢发动袭击,反而还要通过沙特等国,与胡塞武装修复关系,以减少对方继续发动袭击的可能性。美国在停火问题上改变态度,也是为了争取中东国家的支持,挽回日益丢失的人心。

乌克兰拟征兵50万,主持人公开当逃兵

除了胡赛武装的袭击和中东国家的抵制外,美国放弃反对停火决议,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乌克兰的处境正在极度恶化。据“今日俄罗斯”网站报道,近期乌克兰传出要征兵50万的消息。尽管泽连斯基表示,50万是一个“极大的数字”,征兵是“高度敏感问题”,事关民众、公平和国防及财政能力,将慎重考虑。但这一消息,还是在乌克兰国内引发了不小的恐慌。比如上周五,乌克兰24频道主持人阿列克谢·佩奇就公开当了逃兵,他在被派往布鲁塞尔报道欧盟峰会后拒绝返回基辅。阿列克谢表示,西方对乌克兰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他留在在国外可以为乌克兰做更多事,因此做出了留在欧盟的“艰难决定”。对于阿列克谢的做法,乌克兰24频道指责其辜负了公众信任,并宣布与其断绝关系。

而与阿列克谢类似的是,前不久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钓鱼锦标赛上,一名乌克兰国家队成员也在赛后选择逃跑,原因据说是他在国内收到了两次征兵传票。俄媒认为,乌克兰国内逃兵现象频发,与泽连斯基近期发布的征兵政策有很大关系。乌克兰军方表示,为了弥补在夏季反攻中的损失,需要再征召45万至50万人参军,并将服役年龄下调至25岁。尽管乌军正在采取额外措施加强边境管制,但每天仍有许多人铤而走险,企图非法逃离。

面对严重的人口外流,乌克兰国防部长鲁斯捷姆·乌梅罗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后逃到其他国家的适龄乌克兰男性也应被征召入伍,他们都应自觉前往乌克兰武装部队的征兵中心报到。尽管乌梅罗夫声称,“保家卫国和为祖国服务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种荣誉”,但他又警告称,如果不接受军方的“邀请”,那么可能将面临制裁。对于乌梅罗夫的提议,泽连斯基的顾问波多利亚克表示赞成。他指出,在冲突期间逃离乌克兰的适龄男性应被强制遣返,拒不服从者可以吊销他们在外国获得的临时居留许可,限制其享受某些优惠待遇和援助。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目前整个欧盟境内大约有65万适龄服役的乌克兰籍男性。虽然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参军,但对乌军而言,他们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潜在兵员。目前,爱沙尼亚内政部长已经表示,该国已准备好在必要时向乌克兰引渡符合征兵条件的乌克兰男子。他透露,当前共有约7500名符合征兵年龄的乌克兰人生活在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不会袖手旁观。我们很高兴签署这样一份协议并帮助乌克兰。我们对这些人在爱沙尼亚的居住地有所了解。如果他们需要,我们准备协助将这些人从爱沙尼亚带到乌克兰。”

不过,德国却拒绝了乌克兰方面的请求。德国内政部曾在8月底曾透露,其境内约有19万名适龄乌克兰男性。乌克兰一度希望将这些人引渡回国,但德国司法部长马尔科·布施曼22日回应称,不会强迫来到德国的乌克兰人参与乌军征兵流程。他强调,柏林正努力确保乌克兰人就业,因此他保证基辅的动员不会影响居住在德国的乌克兰难民。

乌军曝出贪腐案,中企或沦为“投名状”

在逃兵现象日益增多的背景下,乌克兰仍然坚持扩大增兵规模,这反映出当前乌克兰政府正在陷入困境。为了争取西方援助,乌克兰可能会采取除征兵之外的更多极端手段。比如,继10月份将3家中国油气公司拉入“黑名单”后,近期乌克兰又把中国铁建也列入了“黑名单”。乌克兰国家预防腐败局给出的理由都是,这些中企为俄罗斯提供了“战争资金”。对此有观点指出,目前西方的对乌援助基本已经陷入停滞,而乌克兰却并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战果。如果接下来乌克兰想要继续获得援助,就需要付出额外的代价。像前段时间,乌克兰将国企资产交给美国资管巨头贝莱德接管,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因此,当乌克兰连续“拉黑”多家中企后,很多人就担心,未来乌克兰会不会向更多中企“开刀”,把中国企业甚至是中乌关系,当成一份送给西方的投名状?这个可能性暂时还不能排除。特别是考虑到22号,乌克兰军方曝出了案值高达4千万美元的军需贪腐事件,创下战争爆发以来的记录,今后一段时间内,西方继续维持援乌力度的概率并不高。如果不拿出有分量的筹码,乌克兰很难打动西方盟友。因此,在乌克兰加紧搜罗“壮丁”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关注,中国企业在乌投资的安全性。

0 阅读:0

之卉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