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卷最终篇,如果学术界都这样,那又如何能期待教育不卷呢

Jerryxiaoxiao 2024-01-28 12:49:55

笔者之前有写过教育之卷的几篇文章,描述了我们目前教育方面的卷,无论是学生,家长,甚至老师都在不停地卷,当然各有原因,不一而足,而最近又看到一篇文章,深有感触,一来是为了分享这篇优秀的文章,二来也真的是毫无办法的给教育之卷这个无限的话题,画上一个没有终点的句号吧。

这篇优秀的文章原系某国家级科研机构负责人的自述,由“知识分子”新媒体平台(The-Intellectual)专栏作者李晗冰整理,题目是“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真没戏了”。这里笔者就不摘抄文章的具体内容了,只是在这里特别表达对该文的喜爱,当然最关键的是确实写出了,或者说说出了一些现实,一些真相,一些归根结底的东西,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搜搜看看,十分值得一读。

这里仅列出观点概要给大家参考一下

l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

l跟班式研究盛行害人不浅

l现行的考评政策与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背道而驰

l现有的学科体系被冲击得七零八乱与重大科学突破越来越远

l久而久之我们的科学家会丧失科学鉴赏力

l中国现在的科研已经陷入一个往下坠的状态

最后借用该位人士对自己的子女的期望来引申到我们的教育话题

所以你想想是不是很可怕?如果把我的孩子搁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我忍心吗?我很可能就说:得了,爸爸给你挣点钱,你到国外去工作吧。我觉得她还不如她爸能言善辩、会运作这些事。我虽然觉得这样做也不好,但是我觉得我的闺女可能没有这个能力怎么办呢?所以只好送她出国。

这其实也从侧面可以看出现在很多所谓的精英阶层的子女大都在国外念书发展,又或者可以知道我们的北大,清华一直在为国外学校等等输送人才,而从这篇文章,我们还能看到,也许我们的教育之卷,已经从最顶层就开始了,那么你如何想要通过最底层的学生,老师去改善呢,或者说想要改善,也是无能为力的,也许只有等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性达到一定一定的程度,才有可能由上至下的进行相应的改变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当然,我们无法把学术界,科研界看作是教育界的上梁,但事实上我们可以把科学界,学术界看作是所有事物,行业的上梁,只是轻重影响不同,而教育行业其实是深受影响的,尽管不知道教育学家是否算是科学家,是否有进社科院的人士,但想想那么多教育行业的大拿,或是从我们的最高学府大学的诸多科研教学人员,其实都是科研界,学术界的人才,精英,而其更有可能的是,往往那些非学术,科研界的教学管理人员在玩的程度和卷的方法上是犹有过之而不及的。

基于“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真没戏了”这篇文章的概要观点,笔者也尝试着写下现在教育行业的一些观点概要吧,希望大家能有感受和思考

l中国教育再这么卷下去,真的是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l应试教育的教学考核真的是害学生不浅

l现行的考评政策让教师无法集中于教书育人的工作

l现有的教学体系不做过多的评价,但精神文明方面教育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

l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的教师丢失了教师的美德

l现在中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中小学教育陷入了一个不卷是完全不行的误区

l也许还有很多,但说多了其实没有用,有用的是重视,分析,改善

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也同样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不断优化改善的体系,同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如果你这个本本来就有一些,或者说比较大的问题,那这样是不可能成就百年大计的,当然,笔者也相信,我们的教育也许未必如此,也自然还有很多好的,优秀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在努力地工作,但,这个卷显然是逃不脱的,很大的是因为社会问题,那么,我们真的就需要去不断地改善我们的教育,不断的去研究我们的教育,去让这个教育为本的本能更强,更好的为未来服务。

最后,仅以此诗给教育之卷的分析讨论画上一个句号,同样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改变,改善,让我们的教育为强国而贡献更大的力量。

教育之卷何时休,由下至上无能为

待到秋花无殷实,方知过往几多问

细分深析觅真因,循序改善持真知

卷之教育几时休,教育强国方可期

0 阅读:37

Jerryxiaoxiao

简介:以文会友,以友助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