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替菲说话,小马科斯为何让步?乌拟征兵50万,拜登进退两难

之卉聊国际 2023-12-23 09:14:15

美媒和法媒都在替菲律宾说话,小马科斯为何还要对中国让步?乌克兰宣布将征兵50万,特朗普或将卷土重来,面对内外压力,拜登将何去何从?

中菲关系紧张,小马科斯突然让步

明明有西方支持,菲律宾为什么让步了?近日,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的一番讲话,引起外界广泛关注。据报道,小马科斯日前在东京出席亚洲—日本纪念峰会时接受日媒访问。他表示,菲律宾采取传统的外交方法很多年,但进展甚微。中菲在有主权争议水域的对抗已经模式化,他呼吁那些认为自己与这一局势有牵连的国家,一道作出“范式转移”的改变。这里所谓的“范式转移”,指的是方法或基本假设发生根本变化。小马科斯认为,马尼拉和北京通过外交解决南海问题的努力正在往“坏的方向发展”,马尼拉必须打破旧思维,作出“范式转移”。小马科斯还重申,菲律宾希望避免暴力冲突,菲政府将继续与合作伙伴对话,寻求达成共同立场。但他也表明,菲律宾政府对维护南海局势负有责任。

近段时间,中菲两国在南海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12月9号至10号,双方船只在南海连续发生碰撞事件。期间,菲方一度把矛头对准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称他不尊重菲律宾,“欺凌”菲律宾武装部队参谋长布劳纳。对此,小马科斯回应说,虽然他对黄溪连的“敌意”行为感到“不舒服”,但他不会要求中国召回大使,因为菲律宾不能犯下可能会造成“巨大麻烦”的错误。小马科斯还表示,黄溪连只是履行职责,阐述中方在南海主权争端的立场,无论谁接过黄溪连的棒子,都会这么做。小马科斯说:“他是中国大使,所以他永远站在中国的立场。如果这是关于我,也许我会感到不舒服,但现在不是在说我,现在说的是菲律宾,我们发脾气或过度反应没有任何意义。”

菲方态度软化,中方善意回应

关于小马科斯的讲话,外界普遍认为,他的态度较之前有所软化。对此,中方也做出了善意回应。19号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提到小马科斯对双边关系的评论时说,南海最近的事态发展完全是菲律宾蓄意侵权挑衅制造事端,责任在菲方。不过,他又表示,南海分歧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中方愿同菲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管控分歧,不会关上同菲方对话接触的大门,希望菲方把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的承诺落到实处,同中方一道致力于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与此同时,新华社也在报道中,转发了一些菲律宾政界、商界和学界人士的呼吁。比如,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多明戈说,中国是菲律宾最重要的经济和商业伙伴之一,彼此经贸关系密切,他建议菲方“深呼吸”“退一步”,从全局角度通盘考虑菲中关系。菲律宾总统中国事务特使颜杰奇也表示,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双方应扩大共识,继续深化经贸等领域的合作。菲律宾SM投资公司副主席施蒂丝日前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也提到,对中菲前景表示担忧,呼吁小马科斯政府不要敌视邻国,应避免陷入中美竞争的漩涡。

美法媒体挺菲,中美关系缓和

从这些信息中不难看到,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压力,小马科斯政府确实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其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已经不像之前那样强硬。而这一点让不少人感到奇怪,因为近段时间,包括美国、法国在内的很多西方国家,一直在鼎力支持菲律宾。像近日,《纽约时报》就刊发了一篇“挺菲”文章,详细介绍了中菲南海摩擦的过程,并把引发冲突的责任推卸给中国。法国《费加罗报》也发表了一篇类似的文章,指责中国“挑战地区航行自由,用各种手段推行扩张,甚至采取滋扰方式”。

此外,美国和法国官员还曾先后到访菲律宾,并与菲方签署了部队准入的相关协议,试图扩大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按理来说,有了西方国家的支持,菲律宾应该会变得更加强硬才对,为何小马科斯要对中国说“软话”呢?

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美国虽然表面上支持菲律宾,但实际上中美军事关系正在缓和,美国并不愿意为了菲律宾,而与中国爆发冲突。英国《金融时报》19号报道称,美国驻印太地区最高指挥官表示,自上个月中美领导人在旧金山会晤后,中国已经减少了对美国飞机的“危险”拦截操作。报道指出,自从2022年8月佩洛西窜访台湾以来,中国就切断了中美两军之间的正式沟通渠道。在此之后,中美的空中对抗变得频繁。上个月,五角大楼表示,在过去两年里,中国战机对美国飞机进行了180次“危险和强制性”的拦截操作,对美国盟友和合作伙伴的飞机进行了100次拦截操作。

五角大楼声称,这增加了发生空中事故的可能性。不过近期,这种态势已经发生改变。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周一表示,自旧金山峰会以来,类似的事情似乎已经停止了,如果能够保持下去的话,这将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积极结果。报道还提到,近三年来,美国一直试图安排阿奎利诺与中国同行见面,但中方一直没有做出回应。对此,阿奎利诺表示,希望中方能够很快做出回应,与他展开对话。

另外,阿奎利诺还提到了,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他表示,在俄乌战争期间,中俄日益增加的军事活动,需要引起严重关切。他认为,中俄合作已经超出了正常范畴,考虑到俄罗斯与朝鲜的合作,以及中国是朝鲜唯一伙伴的事实,这种合作会“非常糟糕”。

可以看到,美国之所以急着与中国恢复对话,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两国之间的意外冲突;另一方面,也是想要限制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不希望俄罗斯从中国这里得到更多帮助,导致俄乌战争的天平倒向普京。在这种背景下,菲律宾的诉求就显得无足轻重,美国不可能为了菲律宾的利益,而放弃更加重要的中美关系以及乌克兰的利益。

特朗普人气大涨,拜登连任或失败

小马科斯态度转变的另一个原因是,拜登的连任计划可能会遭遇失败。12月19号,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以4比3的投票结果,判定特朗普因参与叛乱而失去该州总统初选的参选资格,成为美国史上第一宗总统候选人因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叛乱条款”而被法院撤销参选资格的案件。特朗普竞选团队的发言人回应称,科罗拉多的判决“完全错误”,相信美国最高法院会迅速纠正,阻止同类官司出现。

目前,特朗普有一共面临4宗刑事起诉,包括“艳星门”中的商业文件造假、非法带走政府机密文件,以及“国会暴乱”等几起官司。表面上看,特朗普似乎遇到了麻烦,只要任何一起官司打输,他都可能无法参加明年的大选。但实际上,即便特朗普在明年11月5号的大选日前被判罪名成立,美国宪法并未禁止有罪在身的公民参选并成为美国总统,而美国历史上也的确有过囚犯参选美国总统的例子。尽管这些在囚人士,基本没有胜选的可能,但是主角如果换成特朗普,结果很可能会不一样。

有美媒指出,在特朗普身负4宗刑事官司的情况下,反特朗普势力还要通过州级法院,拿掉他的竞选资格。这反而说明了,反特朗普人士对拜登能否连任缺乏信心。事实上,最新民调结果已经表明,拜登在7个关键摇摆州的支持率,全都大幅落后于特朗普。而拜登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处理哈以冲突的方式,得罪了穆斯林选民。

在2020年大选中,有110万穆斯林选民参加投票,其中约64%投票支持拜登,仅35%支持特朗普。这些选票,使得拜登在最关键的几个摇摆州胜出,最终以微弱优势击败了特朗普。但如今,选票结果完全反了过来。在最关键的密歇根州,拜登不仅落后于特朗普,就连黑利、德桑蒂斯等其他候选人,也完全比不过。这意味着,即便民主党废掉特朗普的候选资格,共和党随便再派一个人出来,也能成为拜登的有力竞争对手。

而一旦特朗普真的卷土重来,那么无论是菲律宾也好,还是乌克兰也好,都很可能会在特朗普的孤立主义和战略收缩的政策下,成为美国利益的牺牲品。而这正是小马科斯突然改变态度,试图缓和中菲关系的原因之一。

俄军发动反攻,乌克兰拟征兵50万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的前景,乌克兰方面已经察觉到了危机,并且正在想办法补救。据路透社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2月19号表示,为了应对俄罗斯入侵,乌军准备再征召大约45万至50万兵力。目前,乌军大约拥有100万兵力,但军方认为需要至少扩军至150万,才能抵挡俄军接下来的进攻。对此,泽连斯基表示,增兵与否是民众的选择,需要考虑公平性、国防和财政能力,因此他希望为此有更多讨论。他还形容增兵50万是个非常严重的数字和敏感议题,政府需要与军方商讨,之后才决定是否向国会提出有关议案。

路透社指出,乌克兰军方之所以提出增兵要求,是因为在前线遭遇了重大困境。在战争初期,俄罗斯占领了哈尔科夫东部的大片地区,但乌克兰军队大约在一年前通过闪电攻势将其击退。而近几个月来,俄军又发动了反攻,企图夺回库皮扬斯克地区。俄罗斯国防部19号表示,在炮兵的支援下,俄军击退了乌克兰在库皮扬斯克周围的八次袭击,俄军也在今年夏天被莫斯科占领的巴赫穆特市周围进一步向南推进。对此,乌克兰地面部队司令奥列克桑德尔·西尔斯基回应称,“情况很复杂。我们必须在敌人的武器和人员数量上都占优势的情况下进行战斗。”乌克兰军队正在适应前线局势,并坚守阵地。

对于这场战斗,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表示,由于弹药短缺,乌军已不得不实行弹药配给制度。“火炮弹药短缺和西方援助延迟可能迫使乌军节约物资,并推迟乌克兰未来的反攻行动。”

美国威胁亲自参战,普京强硬回击

而同样在19号当天,普京也对俄乌冲突发表了最新讲话,他指出,西方国家不会放弃在战略上遏制俄罗斯以及在乌克兰实现侵略性目标的企图,俄罗斯也不会放弃特别军事行动目标。普京说,西方国家继续对俄罗斯发动混合战争,积极向乌克兰提供实时情报、派遣军事顾问、转让现代武器系统等。北约国家近期活动急剧增加,美军已转移至俄边境,北约在中东欧的军队数量增加。芬兰已“被拖入”北约,瑞典计划加入北约,北约对俄边境的逼近进入新阶段。普京强调,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中掌握了主动权,敌军损失惨重,西方国家军事装备的无敌神话已破灭。

俄媒注意到,普京的这番讲话,应该是在回应之前美国军方威胁。近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曾暗示,如果乌克兰军援枯竭,不排除美军被迫直接参战的可能性。五角大楼官员也曾表示,如果乌克兰战败,美国和北约很可能直接下场参与俄乌战争。对此,普京表示,俄罗斯没有任何理由与北约国家交战,无论是在地缘政治、经济或军事方面,俄罗斯都没有兴趣与北约国家交战。俄罗斯不想破坏与北约的关系,但是北约正在“人为地制造问题和事端”。普京认为,美国的终极目标是肢解俄罗斯,掠夺俄罗斯的丰富自然资源。

尽管美国军方发出了可能参战的信号,但实际上,美国并不打算维持对乌克兰的援助。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18号警告称,如果国会再不采取行动,通过拜登政府被搁置数周的紧急追加支出请求,那么美国拨给乌克兰的资金就将在本月耗尽。而对于这一警告,美国参众两院领导人均表示,由于分歧巨大,两党不可能在圣诞节之前通过法案。

总的来说,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之所以转变态度,除了有中美军事关系缓和的原因外,最大的主导因素,其实是美国政局的变动。菲律宾和乌克兰等很多国家都担心,如果特朗普重新上台的话,之前拜登政府对它们的承诺,可能会全部化为泡影。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乌克兰正在筹划紧急征兵,想要尽快拿出战果,争取美国国会的支持;而菲律宾则做了两手准备,希望从现在开始,尽量缓和中菲关系,以免特朗普真的上台以后,菲律宾彻底沦为弃子。

0 阅读:0

之卉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