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孕小课堂|新冠的那些事儿,你一定要知道,孕妇尤其要看!

麦吉科普 2024-01-15 11:06:12

围孕专家小课堂

汕头市中心医院 廖柔霞

最近,随着国家疫情全面放开,各地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多地新冠感染第一波高峰基本已经度过。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阳康”状态。值得注意的是,“阳康”后不能太“得瑟”。因为身体才刚刚经历完一场免疫系统和病毒的“大作战”,需要时间修养生息、恢复体能。但是,春节假期的结束,又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很多人开始担心二次感染了怎么办,特别是孕妇、儿童及老年人。

对于孕妇这一特殊群体,在查阅了多份相关资料并咨询多位专家的意见后,整理了一份针对“阳康”后的相关问题解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冠“后遗症”是否存在?

临床上,总是有孕妇反映:阳康后好像心跳变快了。总是感觉胸闷心悸等不适,阳康后动一动就心跳加速,很可能与感染期间缺少运动,体能下滑有关。而且,越是之前经常运动的人,缺少运动的影响就越大,心跳加快越明显。当然,孕妇需要更谨慎对待这种症状,最好咨询医生,并通过相关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及功能性病变。

新冠后遗症更准确的叫法,是“新冠后症状”或“新冠肺炎长期症状”。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采取的定义为:感染新冠后 3 个月仍然存在或逐步发展起来的新症状,持续超过 2 个月,且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一项研究显示,在感染了新冠并有症状的人中, 6.2% 会经历“新冠后症状”(只要出现一种症状就算)。若孕产妇的症状只持续了一两个星期,一般不认为是新冠后症状,属于正常的恢复期。

2.“阳康”后是否会发生二次感染

奥密克戎时代,随着主要毒株的变化,各个国家和地区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感染。新冠可能重复感染,第二次感染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研究数据显示再次感染间隔时间中位数在 10 个月,也有报道提到小于 20 天。我们从新闻中找到的最高新冠感染次数是五次,而在很多国家,感染过两次甚至三次的案例并不罕见。每次感染都是独立事件,绝大多数人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二次感染,但有少数人会在反复感染中遭遇更严重的其他疾病。总的来说,重复感染的影响一般来说比较轻。但从个人角度,尤其是孕妇,在第一次阳性康复后,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二次感染。奥密克戎的再感染可能性较高,即使我们阳过,也并不是不会再次感染,别一不小心又变成“重阳真人”。毕竟,生病终归是挺难受的体验。更何况,还要让肚子里的宝宝跟着一起受罪。

3.后疫情时代,如何防止二次感染

1)补充营养素,合理膳食

免疫系统需要外来的喂养和供给,充足的能量和精心设计的营养,这些是免疫力保持活力、维持战斗的根本。孕期需要补充众多营养素。结合当下,建议孕妇可参考2020年疫情期间发布的《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妇幼人群居家膳食/喂养指导建议》,每天服用合适的含有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B1、B2、B6、铁、锌、硒以及DHA的复合营养素补充剂。食物种类要多样化,比如每天的膳食中有谷薯类、有蔬菜水果类、有瘦肉鱼蛋奶类以及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开放期间,多位专家曾阐述维生素c本身并不具备抗病毒的功效,但维生素C会参与到人体免疫蛋白的合成中,通过促进白细胞和吞噬细胞的活性,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以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因而,感染期间,适当提高维生素C的补充剂量是可以考虑的,比如每天1000mg。如果是孕期的话单独补充维生素C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戴口罩,勤洗手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中,飞沫传播是最关键的途径,而挡住飞沫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口罩。佩戴口罩不但能预防别人把细菌病毒传染给你,也能防止传染别人。2020 年 6 月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荟萃研究表明:在医疗场所和公共场所,佩戴口罩能够大大降低感染新冠的风险,与不戴口罩相比,风险降低了 66%~93%。

(3)规律进食,足量饮水。

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合理安排一日饮食,不暴饮暴食、不随意漏餐。足量饮水,少量多次。

(4)充足的睡眠,不熬夜

良好的睡眠是增强免疫力的有力保障。长期睡眠不足,会对身体和免疫系统造成负担。保证每天至少7-8小时睡眠,为免疫系统提供消灭病毒的良好条件。

(5)适当运动,增强锻炼

“阳康”后由于人体免疫系统重建尚未完成,身体机能未恢复到从前,因此建议应以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运动时长从恢复性运动5-10分钟,逐渐过渡到30-40分钟。切忌操之过急,剧烈运动。一旦发现身体异常、疲乏不适就要赶紧休息,必要时至医院就诊。

(6)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

孕产妇是相对特殊的群体,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难免会感到焦虑和烦恼,持续而频繁的压力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免疫系统,因此学会适度排解压力,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也是孕妇对抗病毒的必修课。

总而言之,虽然疫情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可能与我们共存,但生活仍需要继续,随着对新冠病毒的不断认识更新,我们也将找到更好的方式去应对它。

0 阅读:1

麦吉科普

简介:专业权威的疾病百科知识,做你生活的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