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料】日本记载的澎湖列岛

赫歇尔 2024-05-06 10:28:36

参考资料

浄法寺朝美『日本築城史 : 近代の沿岸築城と要塞』原書房、1971年12月1日。NDLJP:12283210。

歴史群像シリーズ『日本の要塞 - 忘れられた帝国の城塞』学習研究社

【澎湖諸島(澎湖列岛)】

考古研究证实,距今5000多年前,澎湖列岛已经存在以粗绳纹陶器(类似绳纹陶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6世纪以前】

史料中对澎湖列岛最古老的文字描述是在《连雅堂台湾通史》中。相传秦至西汉时期,越国遗民迁徙至此。

北宋时期,澎湖这个名字开始出现在历史和方志的记载中。南宋时期,汉人开始越来越多聚居在澎湖列岛,详细的记述开始出现。1225年赵汝臣所著的《诸藩志》中,有“泉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的描述。

1281年,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澎湖纳入中央政府管辖。 但到了明代,因日本海盗影响,老巡检司年久失修,遭到废弃。

此后,澎湖列岛成为日本海盗的据点之一,明帝国对此采取了镇压的行动。1563年,俞大猷将澎湖海盗驱逐出境,将其收归朝廷管辖,恢复管理机构。然而,俞大猷离开台湾后,澎湖地区再次成为海盗的基地。

【16世纪以后】

葡萄牙船队于16世纪航行至澎湖列岛,命名澎湖岛为“Pescadores(渔人岛)”。

1603年(万历三十一年),明朝将领沈有容率军前往澎湖列岛讨伐日本海盗。在此期间,不仅日本海盗逼近澎湖,荷兰人殖民势力也到达此地。

1604年7月20日,荷兰人率领三艘帆船抵达澎湖,当时澎湖没有驻军,因此他们在没有遭遇抵抗的情况下成功登陆,以半军半商的方式在马祖岛上从事贸易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明朝再次派遣沈有容历时八个月收复澎湖列岛。

1684年,清帝国康熙帝正式将台湾及澎湖列岛纳入版图,并效仿元朝设立管理机构,澎湖列岛再次受到中国王朝统治。

澎湖列岛在清代作为中国大陆与台湾岛之间的交通要冲而繁荣,在文学和军事领域都有发展。1767年,胡建伟编写了《澎湖纪略》。1778年设置灯塔,军事炮台修建于1883年,岛上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历史遗迹,见证着昔日的历史。

【19世纪:清朝统治的衰落】

由于地处台湾海峡海上交通战略要地,澎湖列岛成为西方国家针对的目标,于1885年2月13日遭到法军袭击,短暂被占领。

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澎湖全境遭到日军进攻。1895年,日军登陆良文港,占领拱北炮台,占领马公城,3月25日,日军占领澎湖全境。

【20世纪上半叶:日本殖民时代】

1895年,日本与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将澎湖列岛与台湾岛割让给日本,日本开始军政管理,任命田中纲常少将为澎湖列岛行政厅厅长,并于6月28日更名为澎湖列岛行政厅。1896年军政府废除,改称澎湖公署,改组为直接隶属于台湾总督府的行政机构。

1920年改称澎湖县,并入高雄府,但1926年恢复澎湖行政署,直属台湾总督府,行政机构迅速重组。

日本殖民时期,在经济方面,1913年澎湖成立电力公司并开始供电,1920年建立邮政系统,鼓励日本企业投资。1926年,澎湖渔业公会成立,1927年,马公市巴士系统成立……近代国家制度逐渐建立。

0 阅读:154

赫歇尔

简介: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国际关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