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盖主,又懂进退,仍难逃杀身之祸,刘伯温到底错在哪里?

意智说历史 2024-05-07 17:44:2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何琳

编辑|t

引言

三国有孔明,大明有刘基。刘伯温的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他和朱元璋的君臣关系自然也是热门话题。

尤其是明明刘伯温为了明哲保身已经退出官场,最后却又为何会落得那样的下场。

(刘伯温画像)

一、不满元朝,三度辞官

刘伯温自幼聪慧,由父亲启蒙,此后便在学业上一往无前。

按照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刘伯温妥妥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据史料记载,他的阅读速度极快,还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往往在他人还未能理解其书中奥秘之时,他便能跟老师侃侃而谈,还能提出一些另辟蹊径的言论。

这等才学令教导他的师长都自愧不如,甚至还有大儒对其父亲说出“您家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耀门楣”。

学成文武艺,买与帝王家。

(元朝风貌画像)

考上进士的他本该在朝堂上大展身手,但因元末战火不休,时局兵荒马安,他也只能在家待着。

这一待就待了三年。

直到至元二年,他才来到江西当了个八品县丞。

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初入官场的刘伯温心里满怀抱负,想着要好好治理这里,好让当地百姓能安居乐业。

于是他经常深入民间与百姓闲聊,体察民情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

(刘伯温)

而他做的这些也不是徒劳无功,很快他就抓住了当地豪绅和贪官污吏勾结的事情。经过一顿大刀阔斧地整治之后,当地风气焕然一新,刘伯温也借此赢得了民心。

但也有人说过:过刚易折,而这也隐隐为他之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他的正直很快就引起了对立势力的不满,纵使有长官的保护和下属的信任,但频繁被人陷害污蔑的刘伯温,终究还是辞官了。

此后朝廷听说他的名声,也有重新任命他为江浙一带的官吏,可惜他的性格实在和当时黑暗的官场环境格格不入,在同事的抱团排挤下再次辞官。

此后他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隐士生活,经常与各种方外之人来往,平日里就靠着教书为生。

不过饮冰十年,难凉热血。

(古代隐士生活场景)

两度辞官的刘伯温还是对当时的元朝抱着一丝期待,所以才会在朝廷再次起用自己的时候,毅然决然的去了,只是这一次注定还是要让他失望了。

面对无恶不作的当地匪首,刘伯温自然是秉持着杀鸡儆猴的想法,可事与愿违,恶人不但没等来正义的处罚,反而被朝廷诏安授官了。

面对这个黑暗腐败的朝廷,刘伯温彻底心灰意冷,他又双叒叕辞官了。

(刘伯温)

二、得遇明主,大显身手

而且这次隐居一隐就是八年,直到朱元璋发现了这枚沧海遗珠。

元朝时期是蒙古人当政,这个在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对当时的知识分子嗤之以鼻。

他们不通文字、也不事生产,一切全靠奴役中原人来获得,并且元朝社会等级分明,他们还按照民族、职业来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

(刘伯温)

其中中原文人只比当时的乞丐高上一级,地位甚至还不如当时的从事花柳行业的人。

在重重大山的压迫之下,元末终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张士诚、陈友谅、韩林儿都是当时叫得出名字的起义领袖。

那么后来的大明开国朱元璋又在哪里呢?

穷苦出身,又当过和尚的朱元璋在当时只不过是韩林儿的一员大将。一开始他的名气不大,也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直到后来看了《汉书》,知道了刘邦之后才逐渐萌发了称帝的种子。

而最终帮他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想法的还是刘伯温。

(朱元璋)

朱元璋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知道得天下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帮助。

于是在征战途中,他一直没忘记搜寻各类有识之士,在这个时候刘伯温进入了他的视线。

在民间传说里,经常有人把刘伯温与诸葛亮做对比。两人之间谁更胜一筹一直没有定论,但他们确有相似之处,比如都是请了三次才出山。

面对这个废了不少功夫才笼络的人才,朱元璋自然是对他寄予厚望的。

(朱元璋)

刘伯温也很激动,认为自己终于遇到了明主。毕竟他还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一直的想法都是“士为知己者死”,不然也不会三度辞官。

在平时的大小事上,朱元璋都会向他请教。遇到这么个好学的学生,刘伯温自然也是倾囊相授。

不管是作战还是对未来的规划,两人往往一拍即合。凭借着刘伯温的足智多谋和对形势人物的准确分析,朱元璋很快就在当时冒了头。

于是乎他离开韩林儿,带着自己的原班人马单干了。

(刘伯温)

三、过刚易折,最终结局

在应天称帝后,他定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并封第一谋士李善长为左丞相。

没错,刘伯温虽然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但他并不是最早跟着朱元璋的谋士;自然也不是他最信任的人;能臣和帝王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是复杂的。

乱世时他们相互依靠,太平盛世却又相互猜疑。纵使朱元璋曾对刘伯温说过“吾之子房也”这样亲密信任的话语,但时移世易,人心终究是会变的。

上文说过刘伯温的性子过于刚强,站在百姓的角度来看,有这样的好官自然是好事一件;但不管是元朝还是大明的官场上,都不容下这股清流。

也说过他是个传统知识分子,那么自然也有着传统知识分子的通病:清高。

这两点的弊端从他最后的结局就可以看出一二。

有人认为他是忧愤而死,也有人觉得他就是被胡惟庸害死的,但不管是哪种定论,其中都少不了李善长的身影。

(影视剧李善长形象)

论谋略,刘伯温胜;论战功,刘伯温多;甚至在封左丞相时,最初的人选都是刘伯温。

眼看着后来者居上,这让跟朱元璋相识于微末的李善长又如何自处。

两人的关系本就有嫌隙,在朱元璋北征之时更是进一步加剧了。

当时李善长为左丞相,刘伯温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都是位高权重。一旦政见不合,那便是两败俱伤的大事。

(刘伯温与朱元璋)

刘伯温性子刚正不阿,由他来担任执法最高长官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可能这也是朱元璋一开始的想法,但这也是把双刃剑。

某次李善长的好友犯事正好栽在了刘伯温的手里,为了维护法律的公正,这自然是要秉公处理;可李善长为了所谓的面子坚持要放好友一马。

两人僵持不下,只好让朱元璋裁决,不过这是李善长的朋友,跟他朱元璋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起案件的结果当然是依律处斩。

(朱元璋)

新仇旧恨,李善长这下是彻底恨上了刘伯温,此后便经常在朱元璋面前给他上眼药,甚至联合其他记恨刘伯温的官员一起弹劾他。

面对他人泼的脏水,刘伯温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坚持三不原则:不吵不争不解释。

但当了帝王的朱元璋本来就疑心病重,担心他功高盖主,现在这么多人弹劾你,你还不解释,那你是不是就是因为做贼心虚了呢?

(李善长)

李善长的谗言只是让朱元璋将信将疑,大批的弹劾却是彻底坐实了刘伯温的罪名,于是他便慢慢冷落了刘伯温。

兔死狗烹的故事最终还是在他身上应验了,刘伯温决定暂避锋芒。

但他想隐退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毕竟他是君子,多得是看不惯他的小人,胡惟庸就是其中之一。

(胡惟庸)

李善长病重之时,朱元璋挑了三位备选人,想来问问刘伯温的意见。但这三人均被刘伯温否决了,但他也不是无的放矢,还说出了他们各自的缺点。

这下既得罪了三个候选人,又得罪了朱元璋。

结果就是两人的关系进一步拉开,三人之一的胡惟庸也成功上位。

此时的刘伯温可谓是前有虎后有狼

一来朱元璋年事已高,晚年的他猜疑心愈发严重。面对刘伯温这样的人才,是既想重用但又忌惮;并且在李善长和其他官员的挑拨下,两人的关系也不复最初的亲密;再加上现在人才济济,刘伯温似乎也可以被别人取代了。

(刘伯温与朱元璋)

就像是盲人的眼睛已经好了,哪里又还需要拐杖呢?

况且还有胡惟庸在一旁添油加醋,在得知刘伯温曾经阻止过自己上位后。他便一直在暗中等待时机准备报复回去。

在刘伯温告老还乡,对朝堂的影响力没有那么大之后,胡惟庸出手了。

他借着江浙一带海盗造反的事情,把刘伯温牵扯了进来。朱元璋很是愤怒,当即就命人把他捉进京来。

(刘伯温)

刘伯温气急攻心病重不起,见此情境朱元璋也清醒了过来。毕竟这可是开朝功臣,不能死在自己手里。

于是在明知胡惟庸和刘伯温有着旧怨的情况下,他还是命人前去探望。

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借刀杀人啊!既能除去一直以来的心腹大患,又不会损伤自己的名声,最后还能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扫清障碍。

经过胡惟庸带去的医生诊治,刘伯温反而病得更重了,最后卒于65岁。而直到临死前他都还挂念着大明。

(刘伯温临死前)

作为忠臣的刘伯温,结局虽然不尽如人意,但他的一生足够跌宕起伏,且绚丽多彩。属于他的时代虽已缓缓落幕,但他的身影却宛如流星般划过大明的夜空。

参考资料:

梅朝荣.朱元璋如何借胡除刘[J].温州瞭望,2007(15):102.

苏贵庆.略论刘伯温[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1):59-62.

1 阅读:118

意智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