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再度升级!我国宣布对欧、美、日启动反倾销调查

罗sir职话 2024-05-20 12:36:07

用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利益。

5月19日,商务部公布称,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此前一天,央视旗下的社媒账号还曾警告称,欧盟对中国接连发起反补贴调查,“我们其实也有充足的反制手段。”

商务部公告表示,根据多家公司代表中国共聚聚甲醛产业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审查后决定自2024年5月19日起开始立案调查。期限为明年5月19日前,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6个月。

商务部介绍称,共聚聚甲醛可以部分替代铜、锌、铅等金属材料,可直接用于或经改性后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日常用品、运动器械、医疗器具、管道管件、建筑建材等领域。

而这也不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共聚聚甲醛发起反倾销调查。

早在2017年,我国就曾对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进口的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在5年期的措施到期后复审,又裁定自2023年10月24日起继续征收5年的反倾销税。

到今天,随着欧美日对我国贸易的围追截堵,贸易摩擦持续升温之际,我国和欧美日之间的贸易紧张,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全面的贸易战,亦或是看谁率先妥协,经过谈判达成共识。

这也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如果分歧存在且不可磨合,那么剩下的选择就变成了要么继续加征关税,要么坐下来谈判达成共识。

不论是选择哪种,对我们来说,都算不得一个好消息。

这一轮贸易问题上的分歧,不论是其深度还是广度,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们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三,如果算是欧盟在内的一众西方经济体,那么这场预计旷日持久的经贸摩擦,可能会牵连全球前十大经济体更进一步的加征关税。

当然,我们可能是其中相对被动且单一的存在。

这个分量,对我们来说绝对是沉甸甸的。

在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中,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印度、英国、法国、意大利、巴西、加拿大,这十个经济体中,我们可能会直面其中八个经济体的贸易压力,除了巴西之外,几乎没有一个经济体和我们的关系特别密切。

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哪怕我们如今还是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但德国作为欧盟的成员国,欧盟对我们加征关税,也会让身为成员国的德国不得不遵守。

美国更是首当其冲,美国一个国家的GDP就占全球GDP的31%,失去了美国市场,我们就失去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市场,这一点毋容置疑。

今年5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他将对我国价值18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180亿美元看起来不多,但换算成人民币也高达上千亿元了,除此之外欧盟的关税也蠢蠢欲动。

这几个国家联合在一起的贸易关税壁垒,应该说是相当惊人的。

在经贸关系决定着人们的就业、收入、以及对生活幸福感受高低的今天,经济问题大于一切,决定着一个普通人最基础的需求。

因此,这场贸易战不论最终如何发展如何演变,只要还在持续下去,对任何一方来说,都不会太好受,都会承受巨大的损失。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谁承受的损失更大,谁承受的损失更小。

损失更大的一方,自然就更经不起长时间的贸易摩擦,因为时间越长,也就意味着承担的成本更大也更高。

而我们,一定是损失更大的一方。原因其实很简单,首先就是我国14亿的人口体量,这个人口规模已经大于欧美日三者之和了,除此之外,我国的人均GDP更低,作为一个事实上的中等收入国家,普通人的抗风险能力显然是要弱于欧美日的。

更重要的是,由于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薄弱,因此贸易战如果双方真的打到上头的地步,那么关税壁垒的成本,商品卖不出去的成本,最终承担代价的,一定是普通人的收入、就业和对未来的压力。

从博弈的角度来看,不论欧美出什么招数,我们的代价显然要更高。

但代价高,不意味着我们应该露怯。

我们今天反制欧美日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让对方也感受成本,感受到代价,这可以很好为以后的谈判留下一些筹码和空间,为我们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但就目前来看,双方的贸易摩擦远远没有到落幕的时刻。

这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此前,欧盟已经对我国制造商是否在其市场上倾销补贴商品展开了多项调查,但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的加征关税还没有出炉。

欧盟去年10月启动针对我国进口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根据法规,此案需要在13个月内调查完毕,但启动调查9个月后便可针对我国电动车施加临时措施,外界预期欧盟很快就会对我国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

而这次我们启动针对欧美日的反倾销调查,其大概率应该也是我们已经收到“风声”,确定了欧盟会对我国一些产品施加关税,日本也是同样的道理。

今年2月份,欧盟还对我国铁路巨头中车公司的子公司“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展开调查,中车之后就退出了保加利亚火车项目的竞标。

今年4月,欧盟还针对我国太阳能企业竞标罗马尼亚太阳能发电园区进行反补贴调查,调查启动后,两家太阳能企业也撤回了竞标申请。

这些调查都是根据2023年7月欧盟实施的《外国补贴法案》启动的,根据该法案,企业有义务通知欧盟委员会,然后欧盟委员会必须评估补贴是否会让企业能够提出过有利的报价,进而对欧美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欧盟的这些调查显然引起了我们的不满,这也是我们对欧美共聚聚甲醛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贸易摩擦似乎越来越广,越来越深,最后如何收场我们几乎很难预料到,但从眼下双方都措辞强硬的步调来看,这场贸易战可能会以五年甚至是十年为周期。

这是宏观经济的周期性问题。

为什么欧美对我们老是不公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客观来看,过去我们刚刚引入市场经济,我们的确有资格先对欧美不公平,例如在我国投资的外资,51%股份必须由国人持有,也要提供所有知识产权,外资汽车品牌进来,也必须要提供技术成立合资品牌,以扶持国产汽车崛起等等。

到今天,这可能是欧美自身意识形态转变的一个重要抓手;过去我们引入市场经济,对我们的扶持和一些技术转让,是得到了大家的共识。

但随着欧美保守主义的崛起,这一行为不再变得被那么接受,当对等原则被提及越来越多次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慢慢去接受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再无特殊可言。

升温的贸易摩擦,崛起的保守主义,这个世界终究还是变得太颠了。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2 阅读:486
评论列表
  • 2024-05-20 23:50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2024-05-21 06:25

    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外,。中国人民是勤劳旳民族。只要团结,没有过不去的坎。加油。国人们。

  • 2024-05-21 14:26

    坚持就是胜利,再难也要去面对,去打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让人民有吃苦的心理准备。

罗sir职话

简介: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