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培养智能焊接“特种兵”

新湖南 2024-05-22 14:21:13

对照国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要求,智能焊接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但学生出于对焊接工作环境恶劣的固有印象,对于焊接类工作就业意愿低;企业智能焊接产线价格昂贵且生产任务繁重,难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且成熟的焊接工艺是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也不愿为学校提供真实的焊接实例项目等难点问题亟需解决。

2021年初,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焊接技术骨干转型难、智能焊接新员工招聘难的困境,瞄准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对智能焊接技术的迫切需求,学院以现代学徒制为载体,大力开展智能焊接人才培养。

双主体共育智能焊接“准职工”

学院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企业参与学徒制班招生,学生入学即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成为企业校“准职工”。校企双方以企业智能焊接现场工程师岗位要求为培养目标,从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职业发展等多个维度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共同探讨出了一套校企双方认可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双主体育人”和“招生招工一体化”式培养,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统一。

▲校企共订人才培养方案

特色课程助力智能焊接人才“校企合一”

校企双方合作提取企业智能焊接岗位中焊接技术应用、焊接工艺编制与实施、焊接自动化及智能化设备的操作使用与维护、焊接质量检测与分析、焊接生产管理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融入教学课程体系,为学徒制班打造智能焊接特色专业拓展课程包,将企业、行业标准与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充分融合,转化为培养过程中的专业课程体系标准,进一步推动校企培养目标统一;并在课程中引入企业的智能焊接发展新理念、大师工匠成长感悟、优秀员工事迹分享等“接地气”思政元素,加强学生智能焊接岗位的就业意愿。

互聘师资提供智能焊接人才“双源头”

学院突破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固有模式,探讨校、企导师“联合培养、互聘共用”的共赢式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同步解决学校与企业对于智能焊接技能培训师资的缺乏;企业协助学校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和团队,更好培养新员工,学校通过互聘合作,反哺企业传统焊接岗位职工的转型培训,为企业提供智能焊接人才“双源头”。

同时,学院引入企业设备资源,校企双方共同进行实训中心建设,实训资源互通共享,提升实训设备使用价值,解决学校实训室建设资金困难和企业员工培训困难的痛点问题。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创新多层培训补全“最后一公里”

针对企业生产忙,难以专项培训学生技能的痛点,学院创新性引入第三方技能培训机构,形成学校培育基础技能与人文素养,打好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三方培训机构通过和学校、企业对接,培养手工焊接、机器人焊接专项技能,补全校企衔接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学生对应工作岗位的基础技能,并考取相应职业技能证书。

企业开展顶岗实习,训练特殊工艺和岗位技能,形成多层次的技能培养模式,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高质量智能焊接人才培养;以学校为纽带,达成学生与企业的服务协议,实现学生接受高质量培养不花钱,企业培训经费不再“打水漂”的互利局面。

▲学院学子在第三方机构参与焊接培训与考证

近三年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已累计向企业输送200余名智能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中唐卫红、李志伟等多名毕业生被聘为企业现场工程师,学生智能焊接岗位一年后在岗率超80%,并伴随中联智慧产业城的建设和投产共同成长,被企业称为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中的“特种兵”。

▲学院学子参与中联重科现场工程师聘任

学校依托深度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立项了多个相关的湖南省社科基金、湖南省教育厅课题;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展现学徒制特色,获评湖南省优秀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参与机器视觉、机电一体化等职业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4项。湖南省教育电视台、三湘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对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智能焊接人才进行了专题报道。(周玉甲 袁佳健)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