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孙子两万红包,小孙子却一分没给,公公:我只认跟我姓的!

彭秋润闲聊 2023-04-05 21:17:54

前言

“就算他是我儿子亲生的,我也不会疼他,我只会待见我的大孙子!”

大年初一,春晓带着两个孩子跟丈夫一起回家过年,本该是一番团圆和气的景象,但春晓却因公公的偏见感到了不满。

在给孩子们发压岁红包时,公婆将两个红包都给大孙子,里面整整两万块钱,而小孙子却一分钱也没有。

都知道,爷爷奶奶都很爱自己孙子孙女,明明都是亲生的,为何公婆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酒席风波

自古以来,就有办满月酒这一说法,孩子的出生就代表家里添丁了,家长们通常会举办酒席来庆祝孩子的降世。

而春晓娘家也不例外,伴随着第二子的降生,他们欢天喜地给孩子办起了隆重的满月酒,只因这第二个孩子跟的是女方姓,所以娘家人格外重视。

“这孩子也忒可爱了!”

“跟你姓啊?那挺好的。”

春晓抱着孩子,丈夫张一也满脸欢笑,娘家亲戚在他们身边围满了,个个都在夸孩子长得可爱水灵。

但可以发现,这场酒席里只坐满了娘家亲戚,而婆家人却一个人也没来。

就在快要结束的时候,春晓的公公竟带着一堆人前来闹事,手里还拿着自己的户口本。

那户口本上,这位大爷的二孙子竟然不姓张,而是别的姓。

公公上来就提出自己的来意,让自己的孙子随母姓,儿子又不是上门女婿,凭啥要跟你们女方?

一旁的婆家亲戚自然是向着张家人的,也纷纷提出这种做法不合适。

春晓知道生二胎的时候提出随母姓的时候,公婆的脸色明显不好,以为过几天他们或许就能接受了,没想到还是不愿认可。

见公公来势汹汹,春晓连忙解释:

“在生孩子的时候,我跟张一在结婚前就商量好了,第一个随父姓,第二个随母姓,现在生出来了为何不能了?”

而站在一旁的张一默不作声,对于春晓提出的这个要求,对张一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孩子跟谁姓都只不过是个小事,毕竟始终是自己的孩子,这个事实改变不了。

见儿子不说话,公公又把张一拉到身边,“儿,你怎么想的,难道你也同意让我孙子随母姓吗?”

这样一问,让张一顿时语塞,思索半天最后说:“爸,你别气,我觉得孩子跟谁姓都一样,毕竟之前我也答应过春晓。”

公公瞬间就恼火了,对着儿子上去就是一巴掌,劈头盖脸一顿骂:

“你们出门打听打听,谁家孩子是随母姓的,你们这样让我以后出去怎么见人,我告诉你,如果小孙子不跟随父姓,那以后我不会疼他分毫,也不会把他当孙子看待。”

说罢,公公便气哄哄地走了。

春晓委屈极了,毕竟一开始就是商量好的事,到现在公公却不愿意了。

张一也并没有将父亲的话放在心上,在他看来,父亲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孩子依旧是他的亲孙子,等生气的劲过去了也就好了,他总不能真的不疼二孙子,毕竟孩子身子里流的还是张家血脉。

经丈夫安慰,春晓也能理解,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随父姓这是世代传下的规矩,不那么容易被打破,只要给公公时间,他会慢慢那接受的。

但之后的日子,公婆之后的行为让春晓越发觉得公公的那句“我不会再疼他,也不会把他当亲孙子看待”是真的。

每次寒暑假,公婆总会邀请大孙子回老家玩耍,却从来不过问小孙子。

平常有什么吃的好玩的,公婆也从来不会想起小孙子,好像在他们眼里,就没有小孙子这个人存在似的。

直到过年回家,彻底激发了春晓心里的不满。

公婆的偏见

大年三十,张一跟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回家过年。

春晓买了很多年货和礼品,还特地为家中的两位老人买了一身新年衣服,希望这次趁过年团圆的日子,将这件事情彻底化解开。

当走进家门后,公婆迎面接住了跑过来的大孙子,而一旁的小孙子却落了空,春晓见状,便赶紧说道:

“爸妈,你们看,老二也要给你们拜年哩。”

只见孩子笑着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做起了拜年的动作,然而,公婆却默不作声,只淡淡说了句:

“走吧,进屋吧。”

这么久了,公婆却还是这个态度,这让春晓打起了退堂鼓。

走进屋,公婆只管询问大孙子:

“最近长高了没有?长胖了没有?”

而一旁的小孙子每当跑到爷爷奶奶跟前时,他们总是把他推到一边,似乎很抵触跟小孙子接触似的,这让春晓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吃过年夜饭后就到了发红包环节了,大儿子首个上前,向爷爷奶奶表演了一番,逗得公婆哈哈大笑,直接拿出了两个红包交给了大孙子,里面装了整整20000块钱。

而轮到小孙子时,婆婆却说:“孩子还小,没有准备。”

站在一旁的公公更是直言不讳:

“我只给跟我一个姓的,老二又不跟我姓,我为什么要给他?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这种不公平对待让春晓彻底愤怒了,“我的父母对待两个孩子都是公平公正,虽然每个孩子只有1000块的红包,但是没有丝毫偏袒,都是平等对待,你们这样对孩子,等他长大会怎么想?”

见场面如此不睦,张一连忙将妻子请回房中,之后找到父母询问,毕竟他也觉得父母此事做的确实不太妥。

但公婆却依旧态度坚决,大言不惭地说道:

“我就是只给跟我一个姓的红包,那两万就是给大孙子准备的,而小孙子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外人,入不了我家族谱,我自然不会认。”

面对父母这样顽固的思想,张一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起身去安慰妻子,而春晓怎么也想不明白,公婆最初本不是这样的,为何只因跟娘家姓,会闹到这种地步?

随父姓?随母姓?

春晓与张一高中的时候就认识,但当时只不过是同学关系,后来两人考上了一样的大学。

期间他们都暗生情愫,大学毕业的时候,张一勇敢迈出了第一步,两人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交往几年,当两人工作都稳定的时候,他们便结婚了。

因为上高中的时候张一跟春晓就认识,两人决定他们的从相遇到结婚简直是一种缘分,对方绝对是自己的命定之人。

结婚后的生活比恋爱时期还要甜蜜,但没过多久,公婆便开始催促春晓生孩子。

想到张一对自己这样好,要是为其生个孩子,他也会很高兴的吧。

而且公婆对自己也很好,并且承若春晓生了孩子后,不用她费心费神,公婆帮你带孩子。

于是春晓便开始准备备孕了,没多久,她就如愿怀上了孩子。

为此,张一高兴坏了,全家上下都尽心照顾着春晓,就连春晓的父母因不放心女儿也专程从老家赶来了。

而最欢喜的自然是婆婆,在春晓刚怀孕的时候,她就忙着准备起了婴儿穿的衣服、纸尿裤等等,可以看出来,一大家都十分期待这个小生命。

一胎成功生下,孩子呱呱落地,公婆抱着孙子高兴极了,在春晓坐月子期间,对儿媳也是百般照料,孩子也由公婆带着,不用她太过操心。

这让春晓坐月子的时候恢复得很好,她也打心眼里敬爱着公婆。

因为自己是独生女,丈夫是独生子,再加上公婆喜欢孩子,为了不让孩子以后有一人照顾四个老人的压力,春晓便跟丈夫商量,想要个二胎。

在怀二胎的时候,春晓就对丈夫提出,想让老二随母家姓的要求,因为自己也是独生女,她必须把自己家中的姓氏传下去。

张一也很体谅妻子,便同意了,但没想到,公婆会因为这件事耿耿于怀这么多年。

随后二胎出世,张一在没有提前告知父母的情况下,就给孩子上了户口,而二娃的姓氏正是春晓娘家姓。

知道这件事后,公婆态度强硬,说什么也不肯,而春晓也为此伤透了脑筋,才出现了父母偏心,过年只给大孙子发红包的场景。

自那以后,春晓便很少带小儿子再回婆家,公公依旧表示,不改姓绝不会把他当孙子,至此,一家人关系决裂。

随母姓的影响

自古以来,由于男性在生产过程中处于特殊地位,也是养家的主力干,孩子随父姓是十分常见的事。

随着时代发展,女性地位大大提高,也逐渐出现了孩子随母姓的现象,但依旧有些家庭始终接受不了这样的现象,尤其是很多老思想的老人们。

其实,随母姓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往往缺点也很多。

1、容易引起孩子们之间的相互猜疑

如果家中孩子比较多的话,那么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等孩子长大就可能会怀疑自己或者自己的兄弟姐妹跟自己不是亲生兄弟姐妹,为此产生隔阂。

2、公婆的差别对待

很多老人就会有“不跟我家姓就不是我家人”的想法,而春晓的公公就是这样。

3、男方容易被人看不起

如果孩子随母姓了,在很多外人看来,就会猜测这个男人是不是入赘到女方家的。

而在父系社会里,很多入赘者是特别被人看不起的,甚至直接给男方带起了有色眼镜,认为他不可能成大事。

4、生活受阻

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长大后要因为出行或者工作办证时,往往会因为跟父亲姓氏不同,而提供额外证明,十分麻烦。

结语

作为新时代中国人,二胎三胎也逐渐开放,随母姓的情况也随之增多,但为了不引起麻烦,在改姓之前,尽量和家人沟通过后再下定论,毕竟孩子的姓氏也关系很多。

而春晓或许正是没跟公婆提前打声招呼,才造成了美满的家庭为此不睦。

希望两家人能互相体谅,说起来,毕竟孩子才是无辜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0 阅读:412

彭秋润闲聊

简介: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