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杰演唱会怎么了?惹到了“消保委“,很多歌迷帮他声讨主办方

轻语话江南 2024-05-09 20:50:53

5月9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简称“消保委”)发布的文娱演出市场专项报告,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娱乐圈和消费者群体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报告中点名林俊杰演唱会退票政策不统一的现象,无疑将这位华语乐坛的巨星推向了风口浪尖。

退票政策作为演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然而,林俊杰演唱会的退票政策却因地区差异而显得错综复杂。这种“一地一策”的做法,不仅让消费者感到困惑和不满,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消保委”提到:演唱会开始前一周左右就不再接受任何退票申请,退票手续费动辄几百上千元,各演唱会退票手续费收取标准不统一、不透明等问题,无疑是让消费者提前支付票价的同时又限制了消费者退票的权利,加重了消费者退票的负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通过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加重消费者义务的行为应属无效条款。

从更深层次看,这一现象反映出文娱演出市场在规范性方面的不足。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跟着演唱会去旅行”等消费新现象不断涌现,但相应的监管和服务却未能及时跟进。退票难、虚假宣传、黄牛倒票等问题频发,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观演体验,也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退票难问题中,又包含以下几种问题:首先,是退票手续费高,同一演出不同城市退票政策不一致。依据文旅部和公安部共同出台的规定,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演出举办单位也应建立大型演出活动退票机制,制定梯次退票收费标准。但当前在实践过程中,阶梯退票政策仍存在退票手续费高昂,同一演出在不同城市的退票政策不相同的问题。

其次,是退票时间设置不合理。由于大多无条件退票基本限于首次售票后48小时内,二次售票时往往已过无条件退票时限,此时消费者无法享受完整退票政策,相较于首次购票的消费者,购买回流票的消费者虽然支付了相同的价格,却没有享受到同等的退票权利,可能存在同票不同权的情况

第三,因特殊原因申请退票困难。

强实名制下演出门票不能转让或转赠,如遇到突然生病、工作或考试时间冲突等不可预见的问题,消费者不能到场观演,需要自行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

为此会导致以下几点问题出现: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现象存在。

部分门票遮挡视野,消费者维权难。

黄牛倒票,扰乱市场秩序。

文娱演出不应该将相关成本完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盘点近期演唱会有2个案例值得我们深思:

1、有网友投诉称,昆山4月30日时光演唱会购票时只有三位歌手,实际来了两群不认识的串唱歌手和乐队,演唱时间宣传上135分钟,但实际三位歌手只唱了80分钟也没有,涉嫌虚假宣传。携带物品工作人员口径不一,宣传的时候不让带长柄伞,实际短伞也不让带,看台雨衣也没有,还淋雨。因为没买到票还加价买的大麦票,强烈要求退票。

2、4月22日在网上发布视频,称其花960元在大麦网购买了两张4月21日凤凰传奇常州演唱会的门票,结果到现场后会发现两张票都是“柱子票”。网友联系大麦要求退款,但大麦表示不符合退款条件拒绝了该请求。大麦网回应称4月23日已与用户达成共识,并开始申请相应的退票退款流程,4月24日10:00退款已全部完成,并对此次出现视线遮挡的问题深表歉意。

因此,对于林俊杰演唱会退票政策不统一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对主办方提出批评,更要对整个文娱演出市场进行深刻反思。只有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才能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推动文娱演出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够提高维权意识,共同维护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很多网友纷纷留言:支持“消保委”做出的点名批评,支持消保委整治演唱会市场乱象。但是错在主办方,演唱会退票机制是主办方的问题,与歌手无关。监管部门应该做的的演出行业统一退票标准!

有的网友说,这不是林俊杰的问题,是整个演唱会市场的问题。

还有的网友说,什么时候点名表扬他为了能让粉丝观众买到原价票做了哪些努力?

家人们,你们怎么看此次事件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一下,为了支持你的林JJ.

0 阅读:4

轻语话江南

简介:日常吃瓜,喜欢聊聊娱乐圈那些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