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冬至味,奶奶的荠菜圆子,鲜香诱人,从小吃到大的美味

呵呵笋的小煮艺 2023-12-20 22:37:27

又是一年冬至时,又到了搓圆子的时候,一年也迎来了尾声。

冬至,一个充满温暖的节日。

这一天一些地区有祭拜祖先的习俗。这起源于周代,那时人们向神明和祖先祈福,祈求来年没有自然灾害。到宋朝时期,冬至在民间更是堪比过年,正如记载“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冬至是藏在圆子里的团圆。北方的冬至吃饺子,而南方,冬至这一天吃汤圆偏多,“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圆”、“冬至团”。

作为老上海人的后代,冬至这一天除了向祖先祈福,诉说思念,保佑来年顺遂,当然还要吃团圆饭、搓圆子。

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上海本地人娶媳、嫁女,酒席间总要吃圆子,象征吉祥美满。上海本地人,常把“汤圆”这两个字分拆开来叫,有些人叫汤团,有的人则叫圆子。不管什么叫法,冬至吃汤圆的寓意总归是好的。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用糯米粉搓成的圆子,有甜有咸,大小不同,造型不同。一家人相聚一起,吃上一碗圆子就象征着家庭和谐吉祥、吉祥美满。

每年到了冬至时就会格外想念奶奶做的那一碗碗或甜蜜或咸鲜的圆子,荠菜肉馅大圆子又香又糯,黑芝麻馅圆子甜润适口,素圆子清爽饱腹,桂花酒酿小圆子甜蜜芬芳。

奶奶说∶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

感谢奶奶教会我“应时而食”的仪式感。在合适的时候吃上恰当的美食,就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台让人感到温暖。

冬至时节,荠菜刚刚冒出嫩芽,鲜嫩的很,那这个冬至就吃荠菜圆子吧。

食材

糯米粉、温水

荠菜250g、猪肉500g、生姜适量

生抽、白糖、盐、清水

步骤

糯米粉中加50-70度左右的温水,边加边搅拌成絮状。

不能用开水,面会完全烫熟,用温水和出来比较有粘性和弹性,吃起来口感好。

取一点絮状面团搓成小面团,放入锅中煮熟捞出。

再将这部分面团重新掺入大部分糯米团中搓揉,这样会让糯米粉面团更有粘性和弹性,这样做出来的团子才不容易碎裂,吃起来很Q弹。

直至揉成光滑的软硬适中的面团,盖上湿纱布,静置20分钟。

猪肉剁成肉末或用绞肉机搅成打成末,荠菜洗净后焯水去掉涩味,再切碎。

荠菜碎、肉末、姜末放入大碗中,加适量的盐、生抽、白糖。

可以稍微咸一点,因为包进糯米粉里混合糯米的味道会中和。

沿着一个方向混合搅拌均匀,可以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手抓均匀,静置10-20分钟,让肉馅更加入味。

在和馅的时候,如果怕味道掌握不好,可以在拌好的时候拿一点放微波炉热一下,几秒钟就熟了,尝尝味道就知道味道是否合适。很多老年人习惯直接用舌头尝尝,但是这样不卫生,不太建议。

取一小块面团,先搓成小团。

再搓成如图所示的下小上大的漏斗型。

将肉馅放入“漏斗”中,一般肉馅不超过圆子皮的高度即可。

按图中的手法慢慢往上聚拢搓圆子,注意左右手要一起搓,慢慢收口,在搓上方的时候,下方也要出力,不然下方很容易搓破。

收口处搓成尖尖的锥形,下方则为圆形的样子。

如果不会做漏斗状,可以压平面皮放入肉馅,再包起来,只要能包起来不露馅即可。

所有圆子搓好,摆放在放有干糯米粉的容器里,以免黏连。

搓好的圆子如果不马上食用可以撒上干粉防粘再放入冰箱冷藏,随吃随煮,不用解冻。当然也可以冷藏一会再煮,让糯米圆子充分定型。

起锅烧水,水开后,将圆子一个一个慢慢放入水中。

这时先不要用锅铲翻动,圆子刚入水,一翻动很容易破损或粘在一起。

可以稍稍晃动锅,使圆子不会粘在锅底。

锅中水煮大开后,加适量的凉水,继续大火煮。

这时可以用锅铲轻轻的翻动一下圆子,圆子已经基本定型,以免粘锅。

锅中水再次烧开,可再加一次凉水,煮至锅中圆子全部浮出水面。

煮圆子过程中加几次凉水可以使圆子煮的更透,容易煮熟,且口感较好。

圆子变得白白胖胖,即可关火出锅。

装碗。

圆子是用糯米搓成的,糯米不容易消化,老年人、小朋友和肠胃功能不健全者应适量食用。

荠菜跟肉馅的组合,总是能碰撞出新的火花,无与伦比的美味。

吃冬至圆时入口成双成对,以求吉利。

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

都说每一个让人害怕的灵魂,都是别人朝思暮想的人。那就吃一碗荠菜圆子满足的进入梦乡,期待奶奶入梦来,告诉她∶我好想她。

图文:呵呵笋

喜欢笋笋的菜,记得给笋笋点赞或留言哦。

点击关注,笋笋在这里期待你的故事。

简单又幸福

一个吃货的小世界

温暖你的心

感动你的胃

(^-^)V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