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寻芳:朱熹笔下的生命与希望

诗读百夜 2024-01-17 21:36:49

春日

朱熹

作者: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南宋时期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全诗寓理趣于形象,寓意深邃,耐人寻味,富有清新雅趣的特色。无论是写景还是暗喻,其情其景,诗境隽永。

其中暗含寓意思和孔子之道有内在的联系。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朱熹不曾北上,用的是春秋时孔子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的典故。

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暗喻教化,将春天和孔子之道联系在一起,赞美了孔子之道的深远影响和教化作用。

纵观全诗,自然透出了朱熹对孔子学说的赞赏和推崇以及他在泗水岸边会诸友、讲学论道的情景。同时让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以及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让我们踏上泗水河畔的寻芳之旅。眼前的美景在春天的洗礼下,显得分外娇艳,充满生机。那春天的阳光,仿佛赋予了大地新生的力量,让一切都显得如此鲜活、如此灵动。每一处景色都让人心生欢喜,仿佛生命在这个时刻,得到了最美好的绽放。

春风轻轻拂面,就像是母亲的手抚摸着脸庞,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亲切。它带来了生命的气息,也带来了春天的信息。春风如诗,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春天是大自然的诗篇,是生命的赞歌。在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里,我们更应该珍惜每一刻,感受生命的美好,感受春天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在春天的歌声中,寻觅花香,享受生命的美好。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