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台湾女孩,老家年轻人在工作后,都要给父母钱,名为孝亲费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5-14 22:24:38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831位真人故事

我是台湾小猫,19岁,来自中国台湾桃园,我是一名在家自学的高中生,就是没有去学校上学,称为自学生。

其实,我知道,我就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中国台湾年轻人。我的人生平淡无奇,没有精彩、没有波澜,没有曲折,在很多人的眼里,我的故事甚至不值一提。

但是我还是要向正在看我故事的你,道一声谢意,谢谢你来倾听这个没有多少价值的故事。

但是我的存在,就是代表我在这个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年轻,我可以自定义我的人生,因为,“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

(我19岁时的照片)

我的家里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台湾人,妈妈是大陆人。爸爸憨厚老实,性格蛮温和。妈妈性格外向活跃,做事能力强。

妈妈家住吉林长春,她在北京读大学,爸爸做旅行业务,妈妈学的是外文专业,她打算要做旅行社,爸爸带团的时候在大陆遇到妈妈,妈妈嫁到了台湾。

爸爸妈妈结婚之后在台湾住了一年,就去长春开了旅行社,不久我就出生了。因为赶上了行业风口, 旅行社的生意非常火爆,妈妈管理整个旅行社,爸爸做得比较少。

妈妈平日大多数时间待在公司,很少回家,周末才回来陪我出去玩,大多数时间是姥姥在照顾我。姥姥非常有爱心,平时会给很多流浪猫投喂食物,我从小就见到了很多流浪猫,因此喜欢猫的我大约就是受姥姥的影响。

(台湾宜兰海边)

小学之前我一直在吉林长春生活,我即将读国小的时候,全家人从长春一起搬回了台湾。

那时我们家住在乡下,没有那么多高楼林立,我就在附近的小学读书。乡下的小学人没有那么多,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很关心。

每天放学的时候,校长会出来跟大家打招呼。学校会办很多让你觉得很暖心的活动。比如说废电池,或者玻璃瓶要回收,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回收,10个废电池就可以换一支笔,小学生就特别喜欢。学校还会举行跳绳比赛之类的活动。

学校对学生也都很友善,会主动去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有辅导室,有健康中心,还有各种机构会帮助到学生。

学校还有一个小信箱,学生有想不开的事情或者是想要倾诉的话,都可以写信,会有很专业的辅导老师回复学生,跟学生聊天,开解学生的情绪跟遇到的问题。

(2011年,我六岁,第一天步入國小)

乡下同学之间的氛围比较好,大家都住得比较近,关系会比较好,比较紧密,我们下课会一起去附近游泳。我家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公庙,常常办活动,同学们就会一起去玩。在乡下我时常感受到的是满满的快乐。

乡下国小学生不用待到下午,吃完午饭就可以回家,也不用上补习班。因为有政府补助,乡下国小的营养午餐是免费的,学生学校吃午饭,是为了避免有的学生父母下班比较晚,或者是家里不方便,这样子就可以确保每个小孩子都有饭吃。

旅游行业的黄金期犹如昙花一现,急剧衰退的时期到来了,我家的旅行社也跟着倒闭了,爸爸变得一蹶不振,每天晚上喝酒,再也没有出去工作,其实我蛮讨厌他这些坏习惯。

爸爸喝酒后,脾气非常差,跟妈妈经常吵架,两个人渐行渐远,在我国小5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离婚了。

(很难得的一张全家福)

父母离婚这件事对我没有影响,从小我和爸爸的关系就不是很亲,跟爸爸关系就没有那么好,妈妈跟爸爸离婚,我一直都是支持妈妈的。

我跟妈妈从乡下搬到桃园。桃园市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大圆尖山遗址”,文化类型属新石器时代的圆山文化晚期。早年间,因为移民于此遍植桃树,桃花齐开时节,花海如云,乃改称“桃仔园”,此为桃园市市名之由来。

桃园的学校整体规模很大,学生也比较多,由乡下一个班20个同学变为28个同学。乡下的学校我认识每个老师和同学,乡下的每个老师也都知道你是谁,跟老师打招呼,都会很热情地回应你。

但在桃园国小,很多老师的面我都没见过,我根本就不认识他们。跟他们打招呼,他们也不会很热情地回应,感觉比较冷漠、比较生疏。

(我小学时和妈妈出去旅游)

乡下的国小每天放学都可以见到校长跟学生说bye bye,但到了桃园国小之后,我读了一年多的时间,几乎连校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在乡下国小学生如果请假,家长跟老师说就可以了,以学生跟家长方便为主。

但在桃园国小做什么事情都是要按照规定来做,比如请假条流程就很繁琐,办任何事情就会变得很制式化。

我在乡下国小成绩大概是前五名、前三名,但是到了桃园国小我的成绩大概就是五名以外,十名以内。

乡下国小和桃园国小教育理念不一样,乡下国小施行的是快乐教育,放学了大家都欢快地出去玩;桃园国小比较严苛,学生上课之后,课后大家还铆足劲儿在那儿拼,上各种补习班,远没有之前的那种快乐。

乡下国小的学费,一个学期才人民币几百块钱而已,而且这是全部的费用。桃园国小的费用要高些,而且中午也没有免费午餐,午餐学生自己回家吃。

(乡下国小,每天都有的快乐营养午餐环节)

台湾的学生要升入初中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教育局按照学生居住地区,直接分配到离家近的国中;另一种是学生参加私立学校自己的考试,通过考试了就可以入读私立学校。

考私立学校的人一般来说比较少,没有政府的补贴,收费也高,学校的实力当然也很强。我考入了桃园一间私立学校读初中,一学期费用大概人民币1万元。

私立学校的教学品质比较高,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会比较高,因为学生都是从参加考试升上来的,大家都是以读书为目标。私立学校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人都会直升本校的高中,只要成绩达到了标准。

高中我也是直升本校。高中以前我是比较乐观的人,高一我认识了一个朋友,我们最初关系还蛮好的,但是她的思维方式很特别,她会很在乎别人想什么,又很喜欢去分析别人心里的看法。所以我们两个人每天聊天讲话,大概有五成以上的内容都是在探讨一些人际关系。

(初中时我的毕业典礼照)

高一的时候大家都无忧无虑,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没有别的什么事。

然而,我们两个每天却要来讨论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讨论不该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关心的事情,这些沉重的话题,让我感觉跟那个朋友在一起生活得非常累。

那个朋友情绪变化非常大,她会在别人面前演戏,喜欢装模作样。比如说她前一秒跟我讲一件她很难过的事,她奶奶去世了,她跟我讲她的难过,结果下一秒有人跟她打招呼,她就突然笑容满面跟他说,hello,今天天气很好啊,让我觉得这一切很魔幻。

我问朋友,你不是很难过吗?不然你为什么要跟我讲这些?她的想法也是多变,左右摇摆,让我完全不知所措。她今天说我要好好读书了,明天又说我又不要读书了。

(高一时我和朋友在海边)

那时候我们班的环境也不是很友善,带班的老师也算是稍微比较松,班级又有大姐头的人物,很会交际,而且很有影响力,表面上可能跟你还不错,但其实背后一直讲你坏话。

我身处的校园环境本身比较复杂,又认识了一个思维很复杂的朋友。而且自从认识了那个朋友之后,我就变得很容易焦虑,焦虑我是不是长得不够好看?焦虑别人是不是偷偷讲我坏话。

这个朋友又跟大姐头两个强强联手,联合说我坏话,搞得我差点抑郁,每天的心情很不好。

遇到这种情况,我不知道怎么解决,寻求妈妈的帮助,但是妈妈好像也脱离高中阶段太久了,她也给不出好的建议,因为妈妈给出的建议,没有什么作用,没有解决我的问题。

(高一时和同学们搞活动)

因为在高一的时候,吉林长春的亲戚生病,妈妈想要回去照顾,我不太想自己一个人待在台湾,就申请了休学,在家自学,跟妈妈回到了长春。

后来,再加上学校这些不愉快的事情,我高一休学之后,就没有再回到学校,跟那个朋友也没有联络了。

高二、高三我继续申请在家自学,实际上这是因为台湾教育部的“非学校形态实验教育”,我才能在家自学。

台湾有一个政策,学生在国小到高中之间,即小学到高中之间这段时间,如果你不愿去学校上学,而且你又能做出一个自学的规划:“你每天的规划,你要做什么”,你可以跟教育局去申请,就可以不去学校上课。这个政策叫做非学校形态实验教育。

一般国小都是家长代为申请,因为小学生没办法自己申请,但是初中高中学生可以自己申请,但是也需要父母同意,需要父母协助。非学校形态实验教育不用去学校领书,不用交学费。

(我的自学报告)

这种政策适合一些特殊情况,无法去学校上学的学生:比如说有特殊才能愿意在家自学的;或者有些学生有身心障碍,比如抑郁症,没有办法去学校;还有些学生是单纯不喜欢学校的环境;或者还有些学生在学校被霸凌。

就是只要你有你的理由,只要你没有想要去的学校,只要你写出在家自学的规划,你都可以申请。

非学校形态实验教育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跟一所学校合作,学生要定期去参加学校的考试,平时不用去学校,毕业时可以拿到这个学校的毕业证书。

另一种模式就是不跟学校合作,学籍直接挂在教育部。我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我跟任何一所学校都没有关系。

这种模式不用定期考试,但是教育部每年会有审查,会定期让学生交一份报告,报告的内容就是学生这一年做了什么,一学期有一年一次的家访。

(台湾的彩虹眷村)

我高中自学结束之后,我一样可以拿到教育部颁发的高中同等学历证明。用这个证明去申请大学都不会任何影响。

台湾申请大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参加学测考试;一种是参加特殊选材,学生不需要参加考试,学生递交资料的同时,还得把自己做过的很棒的事情写成材料递交给大学,到时会接到面试通知。如果面试通过就可以直接进入这所大学学习。

特殊选材名额比较少,竞争比较激烈,需要特别优秀的才艺才有机会通过。

我在家自学,平时也有规划去补习班,我报的是针对学测的整体复习,就是学习学校的知识,因为我以后上大学要参加考试。申请台湾的大学首先是成绩要到位,还要去大学面试,递交资料。

有时我也在学骑马,也在网络平台上做自己的账号。妈妈在做股票,她也想要教我做股票。

(2021年我参加马术比赛)

2018年,妈妈带我去埃塞俄比亚旅游,十几个人在同一个团,每个团都会配有一个导游、一个厨师,还有一个就是拿着Qiang的保安,去保护整个团的成员。

我们在印度旅游的时候,遇到酒店办婚礼,婚礼非常盛大,持续很久。

婚礼邀请到很多人去参加,我们作为酒店的旅客有幸被邀请,即使是经过的路人也被邀请,不会问你有没有入场券,不会问你是新郎还是新娘的亲戚,你都可以进去共享盛举。

桃园曾邀请大陆的一个汉服文化组织来台湾参加灯会主题活动,我去参加了这个活动,穿着汉服演绎明代的婚礼。我觉得这个活动办得很好,让台湾人了解传统文化。

台湾有很多眷村,是台湾老兵居住的地方,随着眷村居住的人越来越少,很多眷村变成了文创景点。

(我和妈妈去旅游)

其中有个彩虹眷村很有名,是一位90岁的老爷爷一笔一笔画上去的,地板墙壁上面都是老爷爷精心绘制的彩虹的涂鸦。大约在老爷爷的心中,那回不去的家乡永远都是一个彩色的梦吧!

我的男朋友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25岁,在台湾长庚大学中医系就读,中医跟西医都要学,不像大陆的中医系分得那么细,中医系就只学中医。

男朋友憨厚老实,我性格活泼,我们是两个对比鲜明的人。台湾法定的结婚年龄也比较小,女生16岁就可以订婚,18岁就可以结婚,在大陆看来,是妥妥的早婚了。

台湾的年轻人工作后,都要把自己赚的钱给一部分父母,名为孝亲费。即使父母经济条件好,也要给父母,孝敬父母的养育之恩。

未来,我希望自己考上理想的大学,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像树一样在不确定中努力成长”。因为这世上“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

【口述:台湾小猫】

【编辑:风禾】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