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大梁当先锋作表率|对话南阳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郝以昆:尽责担当以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2024-05-14 08:41:17

今年是我市争创国家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的关键一年,如何以稳就业来稳预期稳增长,以民生改善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日前,记者专访了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郝以昆。

郝以昆表示,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锚定目标、尽责担当,抓重点、破难点、疏堵点、创亮点,全力以赴稳就业,有序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持续扩大人才集聚效应,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着力打造人社服务品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新的人社力量。

保障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记者:就业乃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我市是人口大市,让劳动者能就业、好就业,事关社会大局稳定。人社部门如何倾情尽责把就业这项大民生工作抓得更细、更实?

郝以昆:我们始终把稳就业、保民生就业摆在首要位置,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着力在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上求实效。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就业补助资金,力争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6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抓好重点群体就业。鼓励引导企业、公共部门扩大招聘规模,继续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等,为6.5万名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2万人。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持续完善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和创业服务“四位一体”创业扶持体系。全年开展创业培训0.99万人次,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64亿元,新增返乡创业1.58万人。

健全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优化四级就业服务体系,逐步构建覆盖范围更广、人岗匹配更准、就业质量更高的就业创业工作格局。联合南阳人才发展集团做好“诸葛英才”人力资源产业园主体园区建设。

实施全民参保攻坚行动

记者:生有所依,老有所养,这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社部门如何发挥好社会保障“安全网”作用,守住人民安康“幸福线”?

郝以昆:我们将持续强化兜底保障功能、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更好改善和增进民生福祉,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展全民参保攻坚行动。以小型、微型、新业态企业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及务工农民、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实现应保尽保。全年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52万人、88.52万人、71.1万人。

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清算模式改革,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年退休“中人”正式待遇核算率达到95%以上。

提升社会保险经办能力。持续扩大“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社保服务圈,继续增加“社银一体化”社保服务网点,整合打包业务事项,推进便民服务提质增效。

预防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探索乡镇(街道)调解组织新模式,建立调解仲裁与劳动保障监察协调联动机制,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力争全年实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保持在60%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0%以上,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均达到99%以上。

构建聚才留才全链体系

记者:人才聚,产业兴。建设副中心城市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人社局的职责所在,如何千方百计育更多人才,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更好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郝以昆: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将从人才“引育留”等关键环节着手,创新举措,积极构建聚才留才全链体系,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加强专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年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5万人次。开展博士后招引培育“双提”行动,全年招引博士后等青年人才83人。深入推进实施“诸葛英才计划”,大量吸引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专业人才、青年才俊来宛就业创业。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全年新增技能人才13.2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7.8万人,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8.7万人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5万人次。评选“南阳十大杰出工匠”、30名“南阳优秀工匠”、100名“南阳工匠”。

优化各类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实干出彩关键在于党员干部。我们将结合“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同步开展“零投诉”工作机关争创活动,推行“有诉即办”机制,聚焦主责主业,下沉服务重心,持之以恒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全媒体记者 陈琼)

编辑:杨芳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