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减产石油,美国人最不想面对的事实:这张“虎皮”吓不到人了

星斗观天下 2023-04-11 11:11:31

这2023年的第一季度刚过,“大戏”是一场接着一场上演。根据彭博社报道,4月初,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成员国,纷纷宣布减产石油。尤其是沙特,宣布自5月起,每日减产50万桶。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也宣布了石油减产计划。

这样做的后果,那就是造成全球性油价上涨,进一步引爆全球性通货膨胀危机,尤其对于西方国家来说,问题更加严重。

而美国除了自身国内通胀危机“高烧不退”,全球市场的动乱,对美国构建的金融体系的打击,也是难以估量的。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美国也有页岩油,可以通过增产来对抗其他国家的减产。但是,要重新钻探页岩钻井平台,成本也是相当高。除非美国石油商认定,油价会一直高下去,不然也不敢冒这个险。说白了,全球石油市场的价格,依旧把控在欧佩克手中。

那么问题来了,明知道美国作为“全球霸主”,手段不少,为啥这些石油生产国依旧敢“忤逆”美国的意愿,减产石油?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美国自己的所作所为,惹了众怒。美国为了抑制本国的通货膨胀,不断给美元加息,而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将通胀的压力,转移到其他国家,尤其是极度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

这里面的逻辑就是,美联储加息,其他国家的人更愿意抛售本国货币,抢购美元。而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宏观调控政策,抛售的他国货币多了,这些货币相对于美元就会贬值,美国就借此收割了其他国家。

而要应对这样的情况,无非两种方法。其一是用另一种货币,来替代美元的外贸作用;其二是减少出口,降低美元的流入对本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因此,多国削减石油出口量,与此前一些国家采用人民币结算来替代美元结算,本质上都是规避“美元风险”的一种手段。

并不是说,这些国家都有意给美国使绊子。实际上,美国在承受自己种下的“苦果”。

当然,在表面之外,一个深层次的因素,也不容忽视,而且这也是美国人最不想面对的事实:自二战后,美国构建了一套“全球霸权”体系,试图牢牢掌握其他国家。而如今,“全球霸权”这张“虎皮”,吓不到人了。

再看这一次欧佩克石油减产事件,欧佩克国家与俄罗斯关系“暧昧”,加上近段时间与中国签署了一系列协定,这无疑就是没有给美国面子。

美国宁愿冒着“两败俱伤”的风险,也要和俄罗斯打“能源战”,与中国打“贸易战”,此时欧佩克的行为,无疑就是在美国背后“搞小动作”。

另外,很多人可能也联想到上世纪70年代,沙特等国为了抗议西方对以色列的支持,通过石油减产,导致西方金融危机。而当时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手段,通过对内进行能源政策优化,对外加强全球市场监管,以度过危机。

但是,今天的拜登政府显然还要面临另一个糟糕的情况,如今美国无论是对内的治理能力,还是对外的影响力,都不比从前了。这一次,上帝还能保佑美利坚么?我看难。

0 阅读:63

星斗观天下

简介:多年从事军事外交,智库高级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