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干则一流”精神引擎,青岛华夏职业学校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

半岛都市报 2024-05-17 11:20:55

近日,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治理暨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活动在青岛市举行,青岛华夏职业学校作为中职学校代表之一,围绕“现代治理促发展 文化引领强内涵”交流了现代学校治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经验。

弘扬“干则一流”精神, 凝聚文化共识,为师生谋幸福

结构、制度和文化是治理的“三大要素”,文化共识是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的关键。三十年来,五任校长不忘总理嘱托,积淀了学校“精致管理、内涵发展、敢闯敢试、争先领先”的文化底蕴,形成“华夏红”校园文化品牌。学校文化以“干则一流”为精神内核,以“为学生终身职业素养发展奠基”为办学目标,以“允德允能 至精至美”为校训,以“三精三美”为行为导向。学校成立15年黄炎培雕像落成,20年“职业生命之源”雕塑、诚石(实)、信玉(誉)落成,30年“华夏红”旗帜落成。“干则一流”精神浸润传承,成为德技并修、思创并举、又“红”又“专”、自信自立的华夏人干事创业的驱动力。

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代表刘娟,是学校2003届毕业生,就职于招商银行。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她的业务考核成绩并不出众,曾任学校卫生部部长的她已将“干则一流”的韧劲融入血脉,在操作规范上狠下功夫,公交车上练点钞、下班路上练速记,不到一年业务考核便勇夺第一。入职4年,将原本用时120秒的1万元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缩减至30秒,于是“刘娟流程”诞生并在全国推广。依托“优秀毕业生大讲堂”活动,刘娟的事迹感召着华夏学子去奋斗、去创新。2006届毕业生王瑾敏创新“适老服务法”,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还有“600万珠宝完璧归赵”的青岛“红飘带”精神代表、山东省第一届道德模范莫立斌……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干则一流”的华夏精神,成为展现“诚信、博大、和谐、卓越”青岛城市精神的一朵浪花。

一流的学校一定是师生鲜活成长的命运共同体。多元共治,首先要关注师生诉求,激发参与热情。学校开设“华夏直通车-校长电子信箱”,对来信逐一回复落实。搭建“华夏红•答案”一站式事务中心,以“线上解答流转+线下直接办理”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为学生家长服务。连续十六年评选“感动华夏”十大人物,校长亲自撰写颁奖词。持续改善办公、住宿、就餐环境,获评山东省绿色校园、星级图书馆、星级食堂等。开展职业礼遇、假期亲子托管、健康问诊、牵手导师送温暖等活动,为宿舍区配备吹风机、洗鞋机等生活设施,细致入微的暖心行动成为幸福因子。学校关心教师、教师关爱学生、学生热爱学校成为幸福校园的应有之义,学校成为师生发展的沃土。

聚焦争一流目标定位, 提升治理能力,为学校谋发展

立项山东省重大招标课题,结题出版《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2018年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作序)。树立以法治为保障、以共治为路径的现代治理理念,革新“顶层设计、结构优化、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数字升级”治理模式。

学校聚焦数字虚拟、现代金融等青岛重点产业链,明确提升五年制办学能力,推进“职普、中高、产教、职继”四个一体化建设,打造一流智能财税和数字艺术专业群。率先将人社局“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引入校园,为高职段学生提供求职登记、岗位推荐、创业孵化等公共服务。组建专家智库,成立校务、学术等5个委员会,设置校长学生助理,实现教师学术自治、学生自我管理。引入PDCA质量管理模式,设立高质量发展研究与评价中心。实施5大类35项管理权限清单,完善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信息智能化的内控制度。架构信息化交互“大平台”,打通“部门+项目”OA模块的底层逻辑,建立云课堂、智能研修、综合评价等六大数字平台,实现校园治理信息化。首创校园安全管理顾问制度,构建双重预防安全管理新模式,研发安全巡检小程序,涵盖29项316个排查点,实现治理服务模式创新。学校荣获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山东省书香校园称号。

学校完善扁平化、项目化工作机制,以工作任务、攻关项目为中心,组建跨部门合作团队。提升专业组、年级组、名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的职能作用,力争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制度修订等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打造学生自主成长德育模式,实施德育目标分层教育,开展“双三十”教育行动,建设25门德育课程,搭建贯通学科教学、德育管理、实习实训的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强化学生的自我认同、自主成长。

学校成立跨学科创新团队,打造“专业理论+数字技能”的课程体系。成立教学改革研究团队,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方法探索、骨干教师培训等方面培育教育教学成果。成立课程开发团队,建设网络课程平台,打造由必修、选修、社团、网络、企业课程组成的“课程超市”,实现一生一课表。近年来学校公开出版“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荣获国家教材建设二等奖1部。7名教师获评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齐鲁名师名校长等称号。

树牢新职教发展理念, 激发创新活力,为职教谋新局

学校以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多路径成才通道为目标,以“集团办学、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互融互通”为理念,率先与青岛66中、16中探索联合办学新模式。成立职普融合育人联盟(财经商贸大类),涵盖省内40余家联盟成员,打造融初中、高中、高校纵向贯通,行业、企业、学校横向融通的育人生态圈。成立联合工作委员会,建立课程规划、德育管理、教学诊改、师资培养的协同机制,建立月工作联席会议、周联合教研集体备课和日学业反馈制度,共享课程资源、优质师资。2022届金融专业32名学生全部升入山东政法学院本科学习,为职普融通办学树立了信心。

学校以“和合共生,守正出新”为办学理念,塑造链接新产业、升级新专业、培育新技能的教育生态。作为“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牵头校,参与9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联合体,引入完美世界等3家上市头部企业入校,打造集“教学、实训、竞赛、双创、就业、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学校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共建电商、财税、文创3个数字产业学院,先后建设8个名匠名企工作室。承担首批混合所有制、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等试点任务,不断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迭代升级。

打造校企双元实战育人链式发展新范式,与200余家企业、18个校外实训基地紧密联系,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提供优质平台。近一年,师生参与校内生产性实训项目27个,经济效益近百万元,人才培养实现“校企零过渡,上岗即上手”。聚焦校企“真融合、真产出”,实践“六协同”学徒制育人模式,引进全流程实战项目,共同开设云智能财务、网络直播、店铺运营、动漫制作等项目课程。开展订单项目实战培训,专业学习和轮岗实训循环递进,助力学生就业创业。学生在1688国际站独立运营店铺,团队首月销售额突破3万美元,师生参与完美世界《新神魔大陆》游戏项目部分模块的研发设计和制作生产,上线月流水即超4亿元。

文化引领强内涵,现代治理促发展。学校传承“不干则已,干则一流”的华夏精神,将思想力升华为变革力,驱动现代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