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的电动化平台,反向合资才是最终解?

AutoLab 2024-05-20 22:11:29

奥迪和上汽在 520 这天秀了一把恩爱。

去年 7 月份,在小鹏和大众达成合作的同一天,奥迪也官宣了和上汽的合作,当时双方设想联合打造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而在 10 个月后,这个想法终于落地了。

今天下午,上汽和奥迪正式官宣,基于新一代电动车平台的首款车型将于 2025 年上市。

反向合资,最好的出路?

早在去年奥迪和上汽宣布合作之前,德国《汽车周刊》就曾爆料奥迪会购买智己的星云平台打造新车。

在过去一年里,基于星云平台开发的智己 L7/LS7/LS6 在技术方面也证明了上汽的实力,所以直接开发一款挂奥迪标的新车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在今天的发布会上,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却否认了这个传闻,他表示之后联合开发的全新平台并非上汽的星云平台,而是一套更强调数字化体验的电动车平台,命名为 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ADP 智能数字平台)。

虽然是从零开始研发,但这套全新平台的落地速度并不慢,据上汽奥迪表示,合作车型将覆盖 B 级和 C 级市场,首款产品预计将于 2025 年上市,比大众下一代纯电平台 SSP 还要快一年。

最关键的是,全新的 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 在硬件架构之外,还会采用最新的软件平台,以及搭载中国的软件生态,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也透露,在软件方面将会迎来全新的生态合作伙伴,几个月后就会公布。

从全新平台对于软件的重视程度上不难看出,上汽奥迪已经认识到了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中,出色的电动化技术只是基础,智能化和软件体验更是关键。

而基于此前奥迪与华为的多年合作,以及前段时间上汽智己与华为在智驾系统方面的合作,我们或许可以大胆猜测,上汽奥迪所说全新软件生态伙伴将会是华为。

也就是说,之后奥迪新车采用华为的智驾和座舱技术,并非不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发布会上,上汽奥迪还提到了 ADP 智能数字平台与一汽大众 PPE 平台车型的差异。

具体而言,PPE 是面向全球的高端电动车纯电平台,而 ADP 则是专门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车型,并且在产品定位上会有所区别,言外之意就是 ADP 在智能化方面表现会更突出,而且价格很可能有惊喜。

作为参考,在前段时间的北京车展上,一汽奥迪已经发布了基于 PPE 平台打造的 Q6L e-tron 车型,年底将会在长春投产,预计售价在 50 万元以上。

奥迪电动化平台三次变迁

过去几年来,虽然奥迪的新能源车在销量成绩上不算特别出色,但在电动平台的迭代上,背靠大众集团的奥迪其实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慢慢追赶。

首先从大众的 MEB 平台说起,奥迪 Q4 e-tron 和大众 ID. 系列一样,同样都基于 MEB 纯电平台打造,MEB 平台更强调低成本生产,主要面向日常家用车,所以在性能方面,MEB 平台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只能算刚刚够用。

而在配置方面,MEB 平台同样相对落后,例如奥迪 Q4 e-tron 采用的前麦弗逊悬挂和后轮鼓刹就一直被吐槽。

除了 MEB 之外,奥迪还与保时捷联合开发设计了 J1 平台,J1 平台源自于大众集团顶级车型 MSB 燃油平台,经过电气化改造后成为高性能纯电平台,目前只有保时捷 Taycan 和奥迪 e-tron GT 两款车型基于此平台打造,且没有后续车型,算是过渡产物。

虽然 J1 平台比较老旧,但面向高端车型的定位决定了它的上限更高。相比 MEB 平台,J1 平台采用前双叉臂式独立悬挂,同时可以配备空气弹簧、后轮转向、弯道扭矩控制等技术含量更高的配置,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

而就当前来看,大众的 PPE 平台将是未来的方向之一,PPE 主打高端电动车,采用了当下流行的 800V 电压平台,在落地车型上,奥迪 Q6L e-tron、保时捷 Macan EV 都基于 PPE 纯电平台打造,并且在北京车展期间已经亮相。

不过站在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来看,PPE 车型只是在电动化技术方面补齐了差距,在智能化方面并没有展现出太多成果。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奥迪和上汽联合开发的 ADP 平台,会把软件和智能化当作重中之重。

写在最后

自从小鹏和大众、零跑和 Stellantis 展开合作后,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认识到,与中国车企深度合作不仅是一种捷径,更是巩固市场地位、凸显品牌价值的有效手段。

不过,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依然在持续加强,对于奥迪而言,反向合资的步伐还需要再快一点,毕竟技术与实力只是第一步,未来要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

1 阅读:33

AutoLab

简介:专注在新能源、车联网、后市场、汽车电商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