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汉代起不用儒家,而是用道家,历史会如何发展?

罗sir职话 2024-03-23 11:58:09

为什么董仲舒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汉武帝却欣然同意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就需要知道的是,儒家和道家在根本上有何不同?

在社会治理上,道家强调的是自然和个体的自由,以及“无为而治”的理念;而儒家呢,强调的是君臣规范,孝忠礼仪。

在教育体系上,道家倾向于追求内在的道和自我修养,而不是儒家所强调的对经典和礼仪规范的学习,在文化价值上,道家更注重内心修养和自然谦虚,而不是儒家所强调的社会关系和道德规范。

换言之,儒家思想更适合用来规训人,道家则更适合用来追求个体的发展,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知道,为什么汉武帝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因为站在他的角度来看,如何维持汉朝的万年世袭,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儒家也不是没有优点。

春秋时期,以儒家最为突出。孔子周游列国,不留恋高官厚禄,不屈服于任何权威,只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但后来呢?

随着儒家被独尊,慢慢也就失去了这种文人风骨,以清朝为例,但凡那些不剃头的文人学士,具有风骨的儒家大拿,基本上都被砍光了。

对统治群体而言,道家其实也开始也受到了青睐,但道家的无为而治,其最核心的理念,就受到了许多人的抛弃,尤其是想要名垂青史的汉武帝等人。

秦国从最早建立邦国到最终统一天下,用了几百年时间,但大秦只存在了15年时间,这说明秦朝采纳的法家是有严重问题的。

法家是一种绞肉机文化,是一台没有安装刹车的列车。

通过杀妻求将,吴起把自己异化成了一只权利野兽,他精明至极,算计人心,但支持他的楚悼王一死,吴起就被射死在楚悼王的葬礼上。

商鞅也是类似,他把一切人都当成了他成功路上的棋子,结果在变法成功后,复仇者杀掉了商鞅全家,包括他的老母亲。

商鞅本人被秦国贵族追得走投无路,出逃到一家客栈投宿,客栈主人却说:“商鞅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商鞅最后被捉住,车裂而死。

韩非子提醒秦王,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人都是阴险、自私贪婪的,秦王也确实贯彻了韩非子的思想,怀疑韩非子来到秦国是一个阴谋,因此把他投入监狱,后来韩非子被李斯毒死,也是死而其所。

道家不管,显然对统治者来说不管是不行的;但法家管的太严苛,动不动就要连坐,赋税也特别重,百姓苦不堪言,因此儒家是一个最好的思想,是拿来就可以用的。

所以秦末起义的时候,人们纷纷大喊天下“苦秦久已”。

那法家的受益者是谁呢?可能只有秦国的王族,但他们的下场也很凄惨。

扶苏自杀、秦二世继位后,在咸阳杀死公子12人、在杜县车裂公主10人,最后秦二世自己也被迫自杀,骨肉相残,秦二世演绎的淋漓尽致。

李斯被处以极刑、赵高被扶苏之子子婴诛杀,子婴又被项羽诛杀,在秦朝灭亡后,秦始皇所有的子孙后代,都被杀光了。

商鞅变法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输了,没有赢家。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汉武帝没有采取法家而是独尊儒家的根本原因。

这是赤裸裸的前车之鉴,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朝代,会比秦朝的下场还要凄惨。

但秦始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后面那么多朝代骂他暴君,但他发明的皇帝制,却得到了后世一致的坚决拥护。

汉朝皇帝都骂秦始皇,但没有一个人提出要废除皇帝制,因为这个皇帝制的利益太大了,所以汉朝需要做的,就是用儒家去修缮这个制度。

汉代初年,尊奉黄老之术,也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要大幅度降低税赋,从50%降到6%,同时改革法律,废除很多残酷的刑罚,不能动不动就把人关进监狱,砍手砍脚。

然后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作为汉朝的门面工程,让老百姓相信,汉朝王族是为他们服务的,让儒术成为汉朝所有知识分子的信仰系统,在思想上完成真正的统一,这是一个比道家“无为之治”影响更深远的举措。

而汉武帝这个人的性格非常强悍,非常想大有作为的皇帝,他的性格、做事方式都跟秦始皇非常像,但当时的法家思想已经臭名昭著了,这没法用。

但儒家自身也是有反骨的,这里的儒家指的是最早的儒家。儒家首创“民贵君轻”之论,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甚至说出“君视臣为草,君视臣为仇”这样非常大胆的话。

那为什么后来的朝代都用儒家作为核心呢?

答案很简单,把儒家改良一下,让儒家变得更容易适合维护自己的统治正当性。

这就是董仲舒的核心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一番偷天换日的根本改造;例如三纲五常,这个是最早法家的说法,但后来被儒家拿来用了,而后面所有朝代用的儒家,实际上都是外表是儒家,骨子里是法家,是法家化了的儒家。

董仲舒对儒家的改造,优点是保留了儒家以天命恐吓君主的理论,通过上天、占星来判断上天对皇帝是否满意,也就是所谓的“天命”。

通过上天示警来约束皇帝。

但与此同时,又强化了皇帝的地位。“民之从主也,如草木之应四时也。”天下臣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皇帝。

董仲舒还继承了韩非子的法、术、势思想,强调要树立权威,三纲五常也就变成了吃人礼教。

所以,后世改良版的儒家,一方面让皇权获得了仁义道德的外衣,对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约束,另一方面又不妨碍皇权的实际运作。

而道家的无为,显然是被统治阶级瞧不上的东西,毕竟皇帝在于“统治”,如果都无为的话,还要皇帝干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会出现用道的原因,从人类历史上来看,道家也是独树一格的存在,西方也没有发展出类似的宗教或者思想体系成为主流。

这是有原因的。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0 阅读:68

罗sir职话

简介: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