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文:贵港大南门见证了消失的“贵县城”,崛起的贵港城

桂临塞上聊历史 2024-01-23 18:30:01

广西贵港,大南门见证了贵县城的消失,更见证了贵港的崛起!说起贵港城区的古迹,很多人都会提到“大南门”,也必定会提到“大南门”。可想而知,大南门在贵港人的心里,历史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贵港的历史悠久,但是,如今的贵港城区最终的落定,却是在唐朝元和年间,那时候叫“贵州”。

之前先是在怀泽山,后来逐步往郁江边上靠。到了汉末三国初,陆绩来当太守,才把贵港城搬迁到郁江南岸离江三里的地方,如今称之为“汉吴陆绩故城”。

而到了元朝至正年间,“贵州”由土城变为石头砌的城,开五城门;

到了明朝,“贵州”降格为“贵县”,可是城墙却由石头砌变为了青砖砌,并且增高加宽。越发高大上起来;

清朝康熙二十五年,贵县城重修,到了康熙五十九年,由于百年不遇之洪水浸城墙导致崩塌,时任知县林兆惠重修;

到了咸丰年大成国兵灾期间,贵县城遭遇浩劫,史称“基址尽平,仅存旧迹。”

一直到了光绪初年,才由知县何昭然倡建,接着在后继五位知县的接力之下,历经将近十七年,才最终把贵县城的城墙重新围拢起来。

然而,等到细节完全完工,却是到了光绪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894年,第七位接任的知县徐炳文才最终接力完工。可想而知建城的不容易。

可是,贵县城还没有变旧,就来到了民国时期。

这时候,贵县由于地理位置逐渐显现,商业也变得兴隆起来,一时间人来车往,江上舟楫接踵,贵县城的发展已经由城内扩张到了城外,这时候气派的城墙倒变为了枷锁一般,于是拆城墙的呼声渐起。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贵县城终究是迈出了拆城的第一步。

时任县长李萌唐拆东北城垣,以建第二市场。那时候主要是拆城墙顶上的一千五百多个垛口。使得看上去城墙显得平平的,没有了美感。那时候编修新一期《贵县志》的龚政就感叹说:“非复旧观矣!”

九年后,时任县长黄绍耿把五个城门之间连接的城墙都给推倒。

就这样,贵县城的城池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开放的县城。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贵县城的幸运?

新时代到来后,大南门孤寂了一段时间,到了如今,它被重新重视起来,成为了贵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贵县城的幸运?

虽然说大南门是贵港城区内仅存的唯一建于清代的比较完整的古建筑,但在大南门这个名字里,其实承载了贵县城的厚重历史。

比如,它见到过苏轼,徐琦,徐霞客,民国那些大佬等等。

只是如今少有人知道了!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叔,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2 阅读:1239
评论列表
  • 2024-01-25 11:42

    大南门在哪?是以前贵县客运码头那边吗?

  • 2024-02-10 15:46

    够假的[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桂临塞上聊历史

简介:喜欢历史,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