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有奔头:步步为“营”,按下优化营商环境“快进键”|两会同期声④

新黄河 2024-01-25 15:40:38

北京、天津、河南驻马店……从1991年到2005年,李佳玲走过了不少城市。2006年她将企业落户山东菏泽,18年来,企业从产值50万元到纳税超过千万元,成长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山东的营商环境真是太赞了。”1月24日,来自台湾的省人大代表、嘉宏脱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佳玲如是说。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无疑给企业家吃了颗“定心丸”,一系列优化举措实施将有力激发市场活力,让企业家有干头、有奔头。

环境好是向心力更是吸引力

山东是民营经济大省。从2015年至今,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撑起了山东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更为GDP迈上9万亿元台阶作出了有力贡献。

图注:省政协委员、山东曙岳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岳增才

“民营经济潜力巨大。”谈到山东的营商环境,省政协委员、山东曙岳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岳增才向新黄河记者回忆他的创业经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岳增才是土生土长的山东梁山人。1987年,22岁的他开了一间修理铺,从一把焊枪开始,带动梁山成为全国最大的专用车产业集群。岳增才30多年的创业史也是山东营商环境逐年之“变”的生动注脚。

好的营商环境是向心力,更是吸引力。

李佳玲为记者讲述了一件亲身经历的故事。去年,她的公司与客户签订了新产品供应合同,需要办理生产线改造和生产许可证。得知此事后,菏泽市定陶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组织服务专班,主动上门察看项目进展,了解投产计划等情况,从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到管理制度都作了详细说明。有了充足的前期准备,办证效率一下子提了上去。“现在说起来还很感动,从受理到发证只用了3天时间,这是我见过最快的办证速度!”李佳玲不停地为当地营商环境点赞。

图注:省人大代表、嘉宏脱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佳玲

近年来,山东连续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最好省份,无论是外省籍企业家,还是本土企业家,还有更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为山东营商环境“点赞”。在他们看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就是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土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近年来,山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足了硬功夫。

单说2023年,4月,在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林武向参会各级领导连发六问,为民营企业撑腰鼓劲;9月,山东印发“38条”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高规格文件;12月,高规格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

图注:省政协委员、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郭振栋

在省政协委员、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郭振栋看来,2023年以来,山东通过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等系列政策,支持、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的确,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图注:省政协委员、山东法策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法水

“近一年来,国家和我省层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省政协委员、山东法策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法水认为,为有效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有必要在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些重要方面深化改革,做做“大手术”。他建议,要树立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省政协委员、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潘荣庆谈到,近年来,山东营商环境的变化是切切实实能感受到的,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到了优化营商环境和民营经济的服务机制问题。他认为,在市场机会和生产要素的获取这两面,“仍有进一步改革的空间。”

以环境之“优”谋发展大势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向10万亿元目标迈进,守护好山东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至关重要。

围绕深化行政执法领域改革,张法水建议,各级执法部门应该切实贯彻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各地、各部门要及时制定公布轻微违法行为不罚清单和首违不罚清单,广泛覆盖各个执法领域,大力推行柔性执法,鼓励当事人主动纠错、自我纠错、主动消除或减轻社会危害,让行政执法更有温度、更具人性化,让企业发展有良好的执法环境。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修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畅通“面对面会商”“省长直通车”等渠道……不断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获得感。

图注:省政协委员、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潘荣庆

“报告从市场准入、资源获取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潘荣庆认真阅读报告后说,在工业发展方面,山东要建立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库,降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在融资机制方面,建立融资伙伴关系,培育更多的民营企业上市,等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民营企业更有信心,民营经济也将有更大的进步。”

“2024年我们既充满信心,又充满期待。作为一名企业代表,今年会进一步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努力把企业做优、做大、做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从去年开始,李佳玲不断加大在山东的投资,今年还将建立全自动化高科技立体车间,以及3800平方米的智能冷库。

新的一年,对李佳玲来说,将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对所有在鲁和即将来鲁投资兴业的企业家来说,将是一场“双向奔赴”;对乘风而上的齐鲁大地来说,更是一场逐梦的新征程。

齐鲁风潮涌动,奋进正当其时。

相关链接:

深读两会 | 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山东如何发力?

编辑:曹梦佳 记者:张成地 记者:刘杰 记者:杜亚慧 摄影:郭尧 摄影:张成地 校对:杨荷放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