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不当十八路诸侯盟主?思来想去,原因只有一个!

虫子天下 2024-05-22 18:33:24

嗨!大家好!我是虫子天下,关注我,持续更新更多关于文学故事的点评!

为了反对董卓,曹操在一番操作之下,包括自己在内,一共汇集了十八路诸侯,可谓是声势浩大。而当十八路诸侯汇聚在一起的时候,谁当盟主,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于是,在曹操的建议之下,在众人的推举之下,袁绍成为了十八路诸侯的盟主。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这段故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曹操自己为何不当十八路诸侯的盟主?

要知道,为了聚齐这十八路诸侯,曹操可谓是煞费苦心,也经历了不少的磨难。

首先,曹操冒死去行刺董卓,失败之后,又被董卓发出海捕文书捉拿,性命可谓是朝不保夕。

其次,为了反对董卓,首先发出矫诏的是曹操,而花费诸多钱财招兵买马的也是曹操。

虽然十八路诸侯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自己的粮草,但是当大家都聚在陈留这个地方的时候,带来的粮草根本就不够用。所以,几万人的吃饭问题,也是曹操帮助解决的。

最后,曹操的名望也有了。

毕竟,首先发出号召的是曹操,除了十八路诸侯闻声响应之外,曹操自己也聚集了不少的人才。比如后来著名的乐进、李典、夏侯淳、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就是这时候来到曹操身边的。

可以说,罪受了,钱花了,名有了,十八路诸侯的盟主之外,按理来说,就应该是曹操的。

另外,从故事情节来看,曹操至少在三件事上,完全具备当盟主的资格:

其一,有识人的眼光。比如,是在他的力主之下,关羽才能完成温酒斩华雄的壮举。如果没有曹操,估计关羽的不会这么快就被人所熟知。

其二,被所有人所信任。

当十八路诸侯与董卓开战的时候,是曹操往来救应。也就是说,十八路诸侯是把自己的后路,完全交给了曹操,如果不是被所有人信任的话,曹操绝不可能做这件事。

其三,曹操在,十八路诸侯就在,曹操不在,十八路诸侯也就烟消云散。

在书中,当曹操因攻打董卓失败,斥责袁绍不一起行动之后,就带着自己的人,离开了所谓的诸侯联盟。而当曹操前脚离开,公孙瓒就跟着离开了,其他诸侯见势头不对,也纷纷选择离开。

也就是说,曹操是十八路诸侯的主心骨,有他没他,情况完全不一样。

既如此,曹操为何不当十八路诸侯的盟主呢?

在仔细阅读小说之后,虫子天下思来想去,觉得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当时的曹操,确实不具备当盟主的实力。

虽然说,首先发出矫诏的是曹操,首先号召大家聚在一起的是曹操,但是从身份和地位而言,曹操最多也就只是一个校尉而已,连诸侯或者刺史都不是。在那个以地位和身份为主的年代里,曹操显得人微言轻。

虽然说,出钱最多的是曹操,名气最大的也是曹操,但此时曹操的手里,并没有多少精兵强将。

虽然此时有乐进、曹洪等人加入曹操的阵营,但是与袁绍手下的颜良、文丑相比,与公孙瓒手下的赵云相比,甚至与孙坚手下的将领相比,曹操都不占优势。

所以,曹操是个聪明人,虽然他具备可以当盟主的资格,但由于实力不足,便主动让出盟主的位置,从而更好的显示自己是个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

你们觉得,虫子天下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情况呢?请留下你的评论!

下一期,虫子天下想和大家继续聊聊《三国演义》中关于袁绍的故事!欢迎关注虫子天下,看更多文学故事点评!

0 阅读:2

虫子天下

简介:虫子阅读,发现不一样的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