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摔倒老人,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逐日的蜗牛 2024-05-04 20:18:56

近日,一段关于老人摔倒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讨论。视频中,一位老人在街边摔倒后向过往的录像女子求助,女子虽然关心地询问老人的情况,却犹豫再三表示不敢上前搀扶,引发了公众对于“扶不扶”问题的深思。

事件回顾:4月23日,北京一位女子在街边目睹了老人摔倒的场景。她打开摄像头走上前去,与老人保持一定距离,询问老人是否需要帮助。老人表示希望女子能扶自己一把,但女子却多次拒绝,称“没人敢动您”、“我不敢扶您”,显然是担心被老人讹诈。幸运的是,老人最终自己站了起来,并表示没有大碍。

网友热议:对于女子的行为,网友们并没有一味地指责,反而表示了理解和认同。许多网友分享了自己或身边人扶老人被讹诈的经历,如“之前扶一个路边摔倒的老太太,一下子扶进去28500,到现在都觉得心是凉的。”这些经历无疑加深了人们对于“扶不扶”问题的担忧和顾虑。

法律与道德:

曾经的“彭宇案”的确伤了大众的心,让很多人对扶起路过的老人的行为心存忌惮,再加上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上还存在很多恶意碰瓷的现象,更使得人人都觉得“好人做不得”。

虽然《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为见义勇为者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消除了人们承担责任的部分担忧。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负面事件的影响,许多人在面对摔倒老人时产生了犹豫和顾虑。

社会正能量:但是,在这股讨论声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正面的案例。

例如,在重庆科技大学附近摔倒的老妇人得到了两位学生的及时帮助;城管周猛在上班路上扶起摔倒的老人并拨打120;沈阳一女子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扶起受伤的老人并帮忙联系家人……这些善举不仅温暖了人心,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正能量的力量。

正如小品《扶不扶》中所说:“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结语:“扶不扶”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德选择,更是一个涉及社会道德、法律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问题。

在面对摔倒老人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国家也需要加强对于法律、道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文明素养和法律意识。

尤其是加强道路的监控管理,加强多好人好事的宣传和奖励,同时对于恶意碰瓷者、以及诬陷好人的摔倒者,给以强有力的惩戒。

让更多的好人可以在阳光的见证下,敢于做好事,勇于做好事,不怕做好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社会环境

你对“扶起摔倒老人”这一社会话题怎么看呢?

你在路上见到摔倒的老人会主动帮扶么?

你觉得社会应该做哪些事情,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扶起摔倒的老人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50
评论列表
  • 2024-05-04 22:54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绳。

  • 2024-05-04 22:58

    不凑热闹,不好奇,安安心心又一天

逐日的蜗牛

简介:尽自己的全力,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