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来相城心想事成|O.o相城“显眼包”,藏不住了!

文旅中国 2024-05-21 09:58:28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的“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在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

该展汇聚了全国240余组最新考古出土文物,其中,来自相城的9件“宝贝”金砖、澄泥砚、灰陶龙纹鼎灰陶灯、灰陶佛像模具等亮相!

此次展出的9件文物分别出土于元和塘古窑遗址与陆慕宋泾桥南遗址,元和塘古窑遗址位于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元和塘两侧。在2016年、2019年的前期考古发掘,以及2021年至2022年的连续考古发掘中,该地块已揭露出大型古窑遗址和水井、水池、灰坑等文化遗迹,出土各类遗物数百件(组)。

元和塘古窑遗址

2023年3月,元和塘古窑遗址被确认为南宋“平江官窑”所在地,既是苏州考古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对苏州“江南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考察元和塘古窑遗址

陆慕宋泾桥南遗址

陆慕宋泾桥南遗址位于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齐门北大街西、润元路北地块,于2023年末启动了考古任务。在最新考古进展中,该遗址发掘的部分古窑炉出土了泥塑“磨喝乐”,为学术界首次发现“磨喝乐窑”窑业遗存。

陆慕宋泾桥南遗址发掘区局部航拍

磨喝乐

磨喝乐,亦称“摩睺罗”,即以童子、佛道神仙、建筑、动物等世俗风物为题材的泥塑儿童玩具。南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曾写到:“磨喝乐,南人目为巧儿,……惟苏州极巧,为天下第一。”

磨喝乐(元和塘古窑遗址出土)

“磨喝乐”曾在苏州、杭州、镇江等地的宋代遗址内出土过数批,但均未发现相关窑业遗存。本次发现不仅印证了《岁时广记》等宋代文献的记载,而且基本解决了宋代“磨喝乐”的主要产地、运输流转及烧造工艺等问题,填补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空白,为进一步研究和探源陆慕窑业的发展,乃至宋代平江窑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资料。

宋 泥塑童戏像 镇江博物馆藏

泥塑童戏像,一组5件,1976年出土于江苏省镇江市区一处宋代遗址中。童戏像均为泥塑,经过烧制,外表无釉,个别地方略施彩绘。泥孩儿神态各异,充满稚气,天真活泼,栩栩如生。童戏塑像的背后有清晰可见的楷书阴文戳记“吴郡包成祖”“平江包成祖”“平江孙荣”,向我们提供了泥塑的产地、工匠的姓名,也印证了作品的时代。

此外,发掘区还出土了蟋蟀盆、澄泥砚、陶缸、花盆等小件日用器,以及陶狮、金砖、城砖、筒瓦、瓦当、板瓦等建筑构件,均为明清时期陆慕地区窑业相关产品。

蟋蟀盆盖残件

明“正德”款金砖残件

千百年前,陆慕地区是什么样的?那时的人们进行着怎样的生产劳动?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这层神秘的面纱正缓缓被揭开持续期待!

(来源:今日相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镇江文旅)

责编:武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