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被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军阀?

旧时堂前 2024-04-26 12:29:29

公元前229年,在前线与秦军灭赵大军苦战的李牧、司马尚突然接到赵王迁的命令,要求李牧、司马尚交出边军的指挥权,李牧拒不受命,赵王迁震怒,设计捕获李牧并将其杀害。李牧死后,赵军无力抵抗王翦大军,赵国灭亡。

那为什么赵王会执意杀害李牧呢?因为李牧的军队已经有了军阀化的倾向。

李牧的成名之战是在赵国代地对匈奴的防御作战,当时的赵国边境,匈奴部落已经崛起。匈奴骑兵利用其强大的机动性抢劫赵国边境,常利用小股部队骚扰赵军,当赵国主力追击时,又追不上机动性强大的匈奴骑兵,打的赵国守军十分被动。李牧冷静分析敌我的优势劣势后,决定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利用匈奴资源不足的劣势,减少匈奴抢掠的收益,提高其成本,迫使其集中更多的兵力南下抢掠,给赵国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机会。由于赵国的装备远优于匈奴,阵地战匈奴完全不是赵国边军的对手,赵国大败匈奴,彻底解决边患,李牧一战成名。

李牧击破匈奴之战

为了成功击败匈奴,李牧向赵王要了很多特殊的优惠政策,比如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也就是授予李牧自主的人事任免权和财政自主权。代地的军队几乎成为李牧的私人军队,这也不难理解李牧的边军战斗力那么强,相比于赵国边军职业化的军队,秦军这种临时招募的军队很难是职业化李牧边军的对手,但也为赵王杀害李牧埋下伏笔。

那么赵王为什么能同意李牧这种过分的要求呢?由于太行山的阻隔,赵国领土被分割为两个部分,一个以代地为中心的赵属山西地区,一个以邯郸为中心的赵国本土地区。由于太行山运输的不便,以代地为中心的赵属山西地区,一直以晋阳为后勤基地供应代地边境的物资,但随着秦军不断蚕食晋阳地区,晋阳失守,邯郸与代地交通不变,代地逐渐成为远离赵国本土的飞地,赵国中央政府很难及时支援代地,这为李牧的军阀化打下了基础。

红色线为赵国本土进入代地路线

古山西山川河流与太行八陉图

当秦王嬴政发起统一六国大战时,李牧的边军南下支援邯郸。但由于赵国已基本丢失了对山西高原的控制权,为防备秦国的入侵,赵国必须长期保持备战状态,虽然赵国还控制华北平原北部的富庶之地,但以邯郸为中心的赵国本土成为了前线战场,加上战国时期深耕技术还不成熟,土地为了保持肥力必须实行轮耕制度,赵国狭小的国土做不到长期维持一支职业化的军队;因此当战争进行到相持阶段时,赵国无力支持李牧边军长期的消耗,赵王必然要考虑插手李牧的军队,李牧与赵王的关系已经开始不可调和了。

赵国灭亡前疆域图

另外一方面,赵王迁是赵悼襄王废长立幼上位的,前太子赵嘉在赵国依然拥有强大的政治势力,对于拥有强大边军的李牧很难保证不会拉拢,这进一步加重了赵王对李牧的忌惮;李牧的副将司马尚又是中山国的旧王族,赵国中央政府对于中山王族一直保持警惕之心,李牧与司马尚关系良好必然加剧赵王对李牧的猜疑,这一系列的原因最终酿成了李牧被杀的悲剧。

李牧被杀

赵国军队的实力不弱于秦国,但经济基础的薄弱导致赵国军队无法发挥出全力,又一次发生长平之战时廉颇的悲剧。

0 阅读:86
评论列表
  • 2024-04-26 16:34

    一个皇帝是不可能那么轻易剥夺一个军阀的兵权的...

    旧时堂前 回复:
    所以一开始赵王没成功,李牧不从命,赵王是想办法才杀掉李牧的

旧时堂前

简介:历史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