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一电报员被俘后投靠美军,归队后却成为全军的英雄

云史长安 2024-03-08 22:41:1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51年5月,志愿军180师遭遇美军伏击,伤亡惨重,共有将近5000人在分散突围中被俘虏,其中就包括一位名叫张文荣的报务员。

张文荣

被俘之后,张文荣因特殊的经历脱颖而出,被美军委以重任。没承想,他之后却狠狠摆了美军一道,为志愿军立下大功。

张文荣为何会从一众俘虏中脱颖而出,受到美军的器重?他“投靠”美军后又完成了怎样的壮举?

浴血突围,不幸被俘

1951年4月,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较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一方面,我军逐渐掌握了以劣势装备对抗美军先进武器的斗争经验,对各项战术的运用炉火纯青。

另一方面,联合国军的统帅由麦克阿瑟换成了李奇微,后者在深入分析志愿军的作战表现后,提出了所谓的“磁性战术”,并以此为基础全力发动“绞杀战”,给志愿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为了应对联合国军的变阵,提高志愿军的整体战斗力,中央军委对作战部队进行了调整。

他们将一部分早期入朝作战的队伍换了下来,调派第三、第十九兵团等生力军加入战场,其中就包括180师。

轮换完毕后,为了夺回战场的主动权,中央军委于1951年4月22日发起了第五次战役。

战役打响后,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联合国军展开猛攻,很快便打穿了敌人的防御。

其中180师的表现非常亮眼,他们全程作战勇猛,对各项战术的使用也得心应手,给联合国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但是,过快的推进速度也导致战场间距被迅速拉大,后勤补给的压力迅速提升。再加上各部队的推进速度并不一致,彼此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薄弱。

李奇微迅速抓住了漏洞,他命令两个机械化师在10小时内完成了100公里的穿插,迅速封锁了联合国军的防线缺口。

随后,联合国军纠集13个师的兵力发动反击,试图利用机动性和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将志愿军分割包围。

无奈之下,我军只能选择分批撤回三八线以北,避免落入包围圈。

但敌人也不是吃素的,不可能坐视志愿军安全撤离。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站出来拖住联合国军,争取撤离时间。

而180师就是负责掩护主力撤退的部队之一,这个任务他们完成得非常出色,但也因此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中。

面对5倍于己的兵力,180师抵抗得非常顽强,多次打退了联合国军的进攻。

令人遗憾的是,在关键时刻,180师长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他没能趁着联合国军立足未稳的机会选择全军突袭,反而让士兵们分散突围,结果导致了惨重的损失。

据统计,180师最终有将近5000人被联合国军俘虏,仅少数人突出重围、撤退到后方。

在这场突围战中,有一位电报员表现得非常勇猛,他不仅随部队奋勇拼杀。还在突围无望时,果断砸掉了电台,销毁了密码本。

这个电报员就是张文荣,据悉,他和战友们差点就逃出生天。可惜在到达包围圈边缘的时候,被敌军的炮火炸伤,昏倒在山林里。

阳文华的战俘档案卡片

第二天醒来后,张文荣还来不及行动,便遭遇了搜山队。最终,他和战友阳文华一起被联合国军俘虏。

张文荣之后又有怎样的际遇?为何他会获得美军的器重?

敌窟中的不断抗争

张文荣被俘后,敌人先是在前线对其进行了严酷地审讯。可无论对方使用什么手段,他始终都镇定自若,不发一言。

无奈之下,敌人只能将张文荣和其他俘虏一起送到了釜山战俘集中营,短暂停留后,又被转到巨济岛战俘营。

进入战俘营后,张文荣和所有俘虏一样,被严加看管,每天要做很多重体力活。

而且战俘营里不仅伙食极差,居住条件也非常恶劣。

为了更方便地对志愿军俘虏进行管理,美国人从台湾调来了大量的国民党特务,让他们负责日常事务。

据悉,国民党特务比美国人还凶残,不仅强迫俘虏做苦工,还动辄就打骂凌虐。

面对如此暴行,张文荣等人并没有屈服,他们一直在进行形式多样的英勇斗争。比如,这些人趁美国人不注意,掩护地下党组织烧毁了战俘营的美军物资仓库。

这件事发生后,美国人意识到不能再对战俘进行简单粗暴地管理,决定采用拉一派打一派、分化治理的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张文荣从一众战俘中脱颖而出,被美军挑出来进行了秘密的间谍训练。

之所以选中张文荣,是因为他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导致其得到了一众国民党特务的推荐。

事实上,张文荣最开始并非解放军战士,他曾经短暂地为国民党效力过。

1926年,张文荣出生在辽宁省辽中县,小小年纪就目睹了家园的沦陷和国家的衰亡,因此参军报国一直是他的梦想。

在好友的介绍下,张文荣于1948年8月考入了国民党成都陆军军官学校,成为了黄埔军校生的一员。

当时张文荣考入了通讯科,不到一年便熟练地掌握了电台的使用,成为了班里的尖子生。

在这个过程中,张文荣在老师和学长的带领下,接触到很多国民党将领。渐渐地,他对国民党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腐败无能产生了严重的不满,对共产党和解放军萌生了好感。

因此,当学校教育处长李永中准备举起起义大旗时,张文荣第一时间站出来拥护,并积极为之奔走。

起义成功后,张文荣在西南军政大学接受了为期半年的思想教育,随后被分配到基层部队。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张文荣和400名起义同学主动申请加入志愿军,审查通过后,他们被正式编入了180师。

进入战俘营后,张文荣的这段求学经历得到了国民党特务的认证,因此美军觉得他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面对美军的招揽,张文荣最开始是非常抗拒的,他根本不愿意背叛国家和组织。

但战俘营的地下党组织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他们想方设法劝说张文荣接受安排。

冷静下来后,张文荣也意识到自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想办法逃出去,把战俘营的情况报告给组织。

因此,张文荣痛快地接受了美国人的招揽,还作出一副对黄埔军校求学生涯非常怀念的样子。

那么,张文荣的计划成功了吗,他是如何反击美国人的?

炸机归队,立下奇功

因为有国民党特务的“保举”,所以张文荣的计划进行得很顺利,美国人在对其进行了一轮严苛地审查后,将其送往了东京的一所特务学校进行秘密的培训。

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张文荣接受了包括反共理论、轻武器射击、情报侦察、爆破刺杀和跳伞等科目的训练。

因为在通讯科目上有着极其出色的表现,张文荣很快就从一大批“潜在间谍”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美国人的器重。

随后,他又被送到了汉城接受进一步的培训,在反侦察、敌后破坏等课程上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参与训练的联合国军教官对张文荣非常认可,在这些人的推荐下,张文荣成功进入了最终的间谍名单。

1952年2月18日,包括张文荣在内的5名精心挑选的间谍被送到了前线的情报机关。

在这里,他们获得了携带袖珍收发报机、苏式步枪、美制小型手雷等高精尖武器装备,随后被送上了一架美C-46型运输机。

飞机上,情报部门的高官哈里森下达了任务,这些间谍将被“投放”到谷山郡地区,并在这里收集有关志愿军弹药库和粮仓的情报,为之后美军的轰炸提供目标。

据悉,当时哈里森还想办法搞来了十套志愿军的军服,进一步完善了这些间谍的伪装。

整个过程中,张文荣一直表现得非常平静,仿佛是在静静等待任务的开启。但实际上,他已经想好了报复美军的手段,就等着在关键时刻发动雷霆一击。

2月19日凌晨,飞机来到了指定区域,哈里森安排间谍人员跳伞准备。趁着所有人都在忙碌的空隙,张文荣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手雷藏进了棉手套里。

轮到他跳伞时,张文荣悄悄用手指抠住手雷的铁环。离开舱门的前一刻,他猛地拽开了手环,随后将手雷扔进了机舱深处。

就这样,张文荣跳下去后不久,飞机便发生了爆炸。而这一幕恰好被志愿军的巡逻战士看到,美军的间谍计划也就此破产。

落地之后,张文荣第一时间与志愿军取得了联系,不仅将美军发下的所有装备都上缴,还把事情的经过和盘托出。

很快,哈里森也落网了。原来在张文荣扔出手雷的时候,哈里森就意识到了不对,果断选择了跳伞。

只不过,他刚落地不久,便被巡山的志愿军战士发现并俘虏。在之后的审讯中,哈里森老老实实地交代了整件事,他的供词也为张文荣的英雄行为提供了佐证。

张文荣的这次壮举不仅直接破坏了美军的间谍计划,他传回的有关战俘营的情报,还为我国在之后的谈判中争取到了主动。

面对谈判代表列举出的一项项证据,美国方面无言以对,不得不在战俘问题上有所收敛。

可以这么说,张文荣的行动极大改善了被俘志愿军战士的处境,说他是全军英雄绝对实至名归。

本文由“云史长安战未央”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16 阅读:6902

云史长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