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山岛之行在芦竹园的芦苇江滩画上了句号,不过我们的故事还很长

爱写游记的江南小哥哥 2024-02-28 14:33:06

写在前面的话

接上一回,在鸟类的福地大伯墩湿地公园,兴奋地喊了声:嗨!螃蜞。这一次来到了最后一站芦竹园,终于如愿以偿可以在芦苇丛中撒野。芦竹园的尽头是一片空旷的江滩,铺满了石块,局部的路面很平整。回程途中,因为幸运的路线避免了拥堵,在对向车道再次见识了节假日高峰的机动车洪流。

双山岛之行完成了闭环,画上了句号。本着写工业产品的说明手册的心态来描述,所以也凑足了多贴多图,不想漏掉目光能触及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脚步还在继续,我们的故事还很长,也会在时间的陪伴下一直成长。

1.环岛过程中一路上的好风景

岛上的路线很多,穿行其中总感觉意犹未尽。就像眼前一样,岛内居民日常的出行道路,无论是道路的标识,还是路况的紧凑程度,和我们在都市里每日的出勤状况,相差无几。

游乐场永远是孩子最爱的地方,既可以愉悦自己,运气好的话还能结交到同龄的小伙伴。

沿着环岛公路,因为远离了居民区,加上整圈10多公里的绕行,减少了很多流量。一路上,道路的两侧景象对比很强烈,内侧都是常绿的植物,外侧则是一片芦苇的枯黄。

没有芦苇的地方,则是宽阔的江面,还有阳光照射在江面上的波光粼粼,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路上也会经过不少有特点的坐标。前方这个绝对高度数值不算大的建筑,因为周边没有其它能够接近的高度,在岛上却是出类拔萃的醒目。

偶尔也会经过这样的折弯,让驾驶过程增添了很多人工的参与感,路线变得不那么平铺直叙。

2.芦竹园让你可以在芦苇丛中撒野

到达了最后一个重要的景点芦竹园。芦苇在不同的季节都有着养眼的表现,春天芦竹青青,到了秋天开出了芦花,同时伴随着众多鸟类的栖息和飞翔,随即到了冬天,雪花和可能残存的芦花交相辉映,一时难以分辨。

入口处有一座六角凉亭,小姐姐背对着阳光,正在拍照打卡。亭子里依旧是没有任何落款。这也是此处的一个歇息点,其它地方都没有人工的座椅。

终于如愿以偿,这里最容易接近芦苇丛,可以钻进去穿梭,与芦苇比比高,还可以折一两支制作简单的称手兵器,在手中肆意地挥舞,毕竟爱玩是人类的天性。干燥的芦苇很粗壮,十分坚韧,有很高的硬度。阳光下,我的影子也被拉长,仿佛成为了巨人。

芦苇那边是江滩,从一个个缝隙看过去,这些都属于不同群体的画面。不管人多人少,有一点是共同的,每个人都快乐地嬉笑着。

一群人在一起,也多了不少资源。于是分工也很明确,有人负责组织,有人负责翻找,有人负责眺望,有人负责拍照,最终把属于大家的幸福回忆带回家。

铺装的地板到了这里就消失了,但继续走下去的决心没有变化。顺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应该能到达江边。地上满是芦苇的碎片,踩在上面咯吱作响。

芦苇丛消失了,眼前忽然一亮,整个江面浮现在眼前,走几步就到达了江边的石滩。

3.江边的好大一堆石滩

远远望去,江中有一道浅浅的石坝,仿佛一道分界线,一直延伸到中心。

石滩的面积挺大,看起来都是人工运输堆放的,十分整齐,并不是天然形成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怪石嶙峋的感觉。

根据大家的脚步,走到石滩上。从这个视角看,经过了人工的铺装,石滩的主路面相当的平整。

数码技术的普及绝对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功绩。少了胶片耗材的成本,加强了易用性,可以随意试错,纵容了随心所欲。所以,美景当前,拍拍拍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而且宁滥勿缺也变成了现实。

走到了接近水面的最前端,坝上的铁门拦住了大家的去路。毕竟,上面狭窄,如果一窝蜂都上去,存在着很多事故风险

看看全景的样子,左右两侧的石滩很长,上下方便,视野开阔,和芦竹园区域形成了很好的互补。

和人群一起返回,这一段路面就显得凸凹不平了。其实,来江滩的路线完全不用从芦竹园穿行,只需沿环岛公路继续行驶一段就能看到。前方能看到一排停在公路上的车辆,不过停车位的标识却是设立在芦竹园区域的。

4.这次暂时画上了句号,但我们的故事还很长

进入了离岛的通道,入岛和离岛的动线是彻底分开的。至此,绕行了环岛公路,到这里也完成了闭环。

无需思索,跟随着前面的车队前进即可。通向轮渡的时候,左侧能够看到正在排队的小伙伴们,正在兴高采烈地分享今日见闻。

滚装船一共有三层,只开放一层和二层区域。人群还是集中在二楼,一方面可以站得高看得远,另一方面,乘客休息室的座位都安排在二楼。

依旧是先安排机动车,接着非机动车和乘客,然后再补充机动车。这样,下面的甲板看起来很宽松,这些空隙还是会被后续的机动车塞得满满的。

因为长江已接近尾声,所以江水也朝着海水的色泽发生了变化。繁忙的码头,湛蓝的水面,若不是穿行的船只太精致小巧,完全有一种海港的既视感。

随着汽笛的鸣响,离开了双山岛。等合适的季节再来,一定有更加愉悦的体验感。当然也得有心理准备,时刻在人潮人海中。

离岛下船的流程变得更加笼统,所有的人员,包括两队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以及游客都挤在一个通道出去。这次也不用人车分离,车里的乘客可以坐在座位上一起离场。

看到张家港几个字,意味着一天的慢生活结束了,打起精神,迎接加速的生活节奏,还有走走停停的都市路况。

在春节长假的尾声,城市路况还显得比较正常,高速路况的话则喜忧参半。晚间的长江大桥显得很安静,这是远离长三角的路线方向,所以看起来很通达顺畅。

避免拥堵的方式之一,就是化整为零,尽量走短途线路,这样一般有严重拥堵时波及不大。就近从服务区下去,对向的多个ETC入口都已封闭,感觉到流量限制的巨大压迫感。

果不其然,在郊区道路上,迟迟上不了高速的车辆都堵在这里。鲜红的尾灯,也把漆黑的夜晚照得灯火通明。这一刻,深刻地体会到,假期快结束了。

0 阅读:5

爱写游记的江南小哥哥

简介:自由行,始终在路上。一边行,一边记录生活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