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集团军缩编,为何只有中部战区编列5个集团军的兵力?

过去捌卦阵 2023-07-16 11:18:46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以及更合理的分配国土防卫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在26年对下辖的18个陆军集团军进行了缩编和调整。

经过此次军改,原7大军区正式调整为5大战区,它们分别是“东部战区,西部战区,南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在这之中,只有东部战区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配置,仍管理原南京军区所属的第1、12、31集团军。

而之前隶属于成都军区的第14集团军则和原广州军区的41、42集团军统一合并为南部军区,原成都军区的第13集团军还和原兰州军区的第21、47集团军合并为西部战区。

原济南军区的第26集团军和原沈阳军区的第16、39、40集团军合并为北部战区。最后是原济南军区第20、54集团军和原北京军区的第27、38、65集团军合并成了中部战区。

从上面列出的详细变动情况不难看出,目前我国五大战区中,东、南、西三大战区只各自编列了3个集团军,而北部战区编列4个。但中部战区鹤立鸡群,单独编列了5个集团军的兵力,这又是为什么呢?

中部战区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从地理数据上来看,中部战区的面积在所有战区中排在了第4位。从名称上来看,中部战区顾名思义位于全中国最中心的那块位置,同时紧邻其它四大战区,变相被其它四大战区共同保护了起来。

此外,中部战区虽然在渤海方向也有出海口,但中部战区下辖海军部队的主要配置仍以护卫舰和反潜舰居多,不过分强调进攻能力,功能定义比较清晰。

所以,中部战区外海方向的安全目前交由北部战区下辖的辽宁、山东两地来共同负责,形成了一道坚实的海上门户。这样的位置设计,这样的职能划分,里里外外就突出了四个字——“滴水不漏”。

目前中部战区的最主要任务是扼守我国京畿要地。因为我国是“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所以解放军三军的总指挥权在中央军委,而中央军委又设立在中部战区的辖区内。

所以,中部战区在保卫我国政治中心安全的同时,也担任着保卫其它四大战区战略中枢与战术核心的任务,这当然需要额外的兵力配置。

不过,除了首都地区的防卫工作,中部战区也要同时负责天津,山西,陕西,河南,以及湖北的战略安全。

但由于中部战区的战区机关目前设在北京,陆军机关设在河北石家庄,二者在方向上都比较靠北,位置上也比较接近,所以中部战区对于兵力重心的分配要求比其他军区要高。

中部战区在配置上比东西南三大战区所多出来的那2个集团军,实际上就是用来保障军区以南地区安全的。

顺带一提,如果当初不是将山东省划成了北部战区里的唯一一块“飞地”,而是交由东部战区和中部战区负责,那么中部战区的兵力配置是肯定不止5个集团军的。

在分析完中部战区的地缘划分因素,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中部战区身上承担的细分目标究竟是什么。

首先,中部战区在具体职责和任务目标划分上也和其它战区有所不同,处于“主战”和“主建”的交汇点。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战术指挥、内部统筹、后勤运输等方面。

从组织和运输角度来说,中部战区需要负责国家进入战时状态后的内部稳定工作以及保障社会运行秩序,还要确保战时物资的安全运输和国内统一调度。

注意这里说得是全国,而不只是中部战区自身所涉及的省份。因为周边战区在进入战时紧急状态后,后方秩序的一部分实际会由中部军区进行接手。

又因为战时的后勤秩序保障是一项十分艰巨但又十分重要的任务,往往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进行保证,所以这也是中部战区的兵力配置全国第一的其中原因之一。

而除了上述职责之外,中部战区在战术支援方面的任务也同样非常重要。因为中部战区既是我国最重要的战时指挥枢纽,也是其它四大战区的一线后备力量所在地,更是国家安全的最后保障。

中部军区虽然不面朝任何方向上的敌人,但周边所有战区的敌人都是中部战区的打击对象。因为中部战区是中国目前能和所有战区都形成有效联动的战区,这是中部战区最独特的地方,也是中部战区独自坐拥5个集团军的重要原因。

在力量构成上,中部战区如何对接其他四大战区?

中部战区要做好和一线部队的联动,就不能“你靠海只会打海战,我靠山只能打山地战”,而是要确保全军种的均衡建设。

而部队建设想要做到全面,军事人员配置首先就得足够多,毕竟后备力量的第一要素是保持充足的人员编制和军种的综合性,这也侧面回答了中部战区“人多”的客观原因。

而想要回答中部战区与其他战区的联动问题,就要先来分析一下中部战区军事力量的具体构成是什么。

首先,中国陆军的三大王牌目前有两个都归属中部战区直接指挥,包括朝鲜战争中号称“万岁军”的38军(现为第82集团军)就在中部战区,还拥有解放军所有集团军里最多的合成旅。

正因为陆军的精锐大多集中在这里,所以中部战区还有着中国最大的陆军训练基地。当然,中部战区的重装甲力量也是所有战区里首屈一指的,因为陆军部队的联动需求是最高的,几乎不论什么情况都会用到。

在这方面,中部战区可轻易凭借自身条件来驰援周边所有地区,因为这个位置上的机动时效是最高的。目前除了特定的高原、丛林地形以外,中部战区与其它战区基本不存在联合作战方式上的明显差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都可以上场。

其次是中部战区海军,中部战区海军虽然没有配置航母,但舰艇类型组成却十分全面。其中就包括4A型护卫舰、2D型驱逐舰和5型大型驱逐舰,也包括各种新型的核动力潜艇、柴电潜艇以及潜艇护卫舰,属于是什么都有。

这其中,2D和5都是中国目前最先进的驱逐舰之一,具有强大的作战能力和优秀的防空、反潜性能,而这些属性正是航母打击群所必需的,不存在什么功能上的搭配困难。

而且,中部战区的海军自身是没有特定编队护卫对象的,平时多担任区域集中防空任务。

所以在必要的情况下,中部战区海军可随时随地进行拆分,配合东、南、北三大舰队的航母及两栖攻击舰等核心主舰来执行远洋联合巡逻、战时防空反潜、以及共同打击海上目标等任务。

总之,除了西部军区去不了,大陆1.8万公里的海岸线全都是中部战区海军部队的遨游目标,这点毋庸置疑。

接着是中部战区空军,中部战区空军不仅直接指挥一个信息通信旅,还在北京设有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重要单位,这是中部战区作为五大战区顶梁柱的特殊之处。而在具体机型构成上,中部战区也讲究一个“属性全面,素质优秀”。

主要配置目前包括歼-11、歼-16等多用途战斗机(相对较少)和歼-10、歼-20等空优战斗机(相对较多),也包括轰-6、轰-7等轰战机以及空警-2000、空警-500等预警机(数量仅次于东部战区)。

此外,中部战区的运-20、运-9等运输机的数量也非常多,因为中部战区空军自身有着严峻的保障运输任务,这个问题前面也提到过,此处不再赘述。

总之,中部战区保留如此全面的空中力量配置,并将空中防守作为第一目标,就是要在保证中央作战信息准时传达的同时,尽可能为其他四大战区提供空中全时联动,这就是中部战区空军的特殊之处。

说到这,既然已经分析了中部战区的陆海空部队,怎么能不提火箭军呢?毕竟大名鼎鼎的二炮部队的作战总部就设在中部战区里面,而中国火箭军的总指挥中心也在中部战区。

关于中部战区火箭军和其它战区怎么进行联动,这个问题从地理上就能解释清楚。因为中国南海之前发生中美对峙的时候,西部军区的部分导弹就曾集中运输到中部战区。

原因在于,中部战区所在位置受地球曲率影响,相较于其它战区更能够有效防范包括台湾“铺路爪”以及韩国“萨德”在内的大型雷达系统的探测,这就是国土面积大的优势。

除此之外,作为强调进攻能力的远程打击军种,中部战区火箭军和其它军区的交流基本就是及时共享坐标数据,直接把中部战区火箭军理解成其它四大战区的大后方战略导弹基地也是可以的。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中部战区在海军、陆军、空军、火箭军的具体建设方向上,都要做到同时跟周边四大战区形成战术信息联动、政治保障和后勤共享,所以中部战区的部队人员编制才是最多的,任务也是最复杂的,意义也是最重要的。

0 阅读:3

过去捌卦阵

简介:历史资讯,史事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