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国姓爷”,为何后世都叫“郑成功”而不是“朱成功”呢?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4-22 10:58:42

郑成功已被赐国姓,为何大家还称他郑成功,而不是朱成功?

究其根本,其实和清朝的做法有很大关系。

郑成功的本名叫做郑森,后来是被南明隆武帝赐给了他明朝的国姓朱,同时还赐给了他名字叫做“成功”。

他此后的名字就应该叫朱成功了,只是这个赐姓的行为太特殊,所以郑成功后来自从被赐姓以后,他一直是以国姓成功的方式来称呼自己。

比如说郑成功在后来起兵抗清的时候,就多次自称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

这里面之所以他自称为罪臣,就是因为他爹郑芝龙降清了。

西班牙这些西方国家进行交涉的时候,就自称为“大明招讨大将军国姓”,也就是说,国姓是他在自称的时候最常用的两个字。

只是在非官方的情况下,比方说在写些书信密函之类的时候,那落款到最后都是“朱成功”三个字。

这个叫法在当时,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东南的汉人都是一致的。

像当时南方的一些文人,比如说张岱,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提到郑成功的时候,都是称他叫“朱成功”。

在清廷文字狱最敏感的康雍乾三朝,民间百姓也大多数称他为朱成功或者是国姓爷。

那郑成功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是清廷对他的一种称呼。

出于对明朝朱姓的敏感,清廷在自己官方文件里面一直称他叫做郑成功。

最早是出现在清世祖实录当中,后来就成了清朝官方对于他的唯一指定的官方称呼。

在清朝自己的史料里面,会经常出现说逆贼郑成功,或者是海贼郑成功等字眼。

那为什么清朝一边使用他原来的本性,又要使用隆武帝赐给他的名字呢?

很简单,这其实是一种折中的办法。

是认可了隆武帝赐给他的名字成功,但是呢又很忌讳提到明朝的国姓朱。

毕竟如果是正规的明朝皇帝赐的姓,那清廷认了也就认了。

可是这个南明隆武帝赐的姓,清廷根本就不可可能承认南明是正统。

久而久之,所以才有了这种比较别扭的称呼。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

德叔谈史悠悠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